挖魔芋木薯番薯濾澱粉
我們小時候,只聽到大人說,炒菜時要「蔸」滴子豆粉去更嗚,打捶魚絲打魚浦也要用到豆粉。
但是,我就一直很納悶,根本就沒有看到誰會拿豆子去磨粉啊。
我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生產隊裡每年都要種好多谷田的荸薺。到了寒冬臘月,就請到手工刷荸薺的師傅來將荸薺「嘰咕嘰咕」用牙缽刷碎,再濾粉。
刷荸薺的師傅,全部都是挑著幾個大腳盆那樣大大的牙缽上工,具體工錢怎麼算,我沒有過問,所以也就不知曉。曉得的就是那些刷荸薺的師傅好辛苦,手指頭都被牙缽弄爛了,纏著膠布繼續幹。
所謂的牙缽,其性能跟擂茶缽一個樣,缽內在燒制的時候就鑿就了像銼鋒似溝槽,三個手指捏著荸薺摁在上面左右劃拉,將荸薺刷碎,一不小心,就會刷爛手指……
現在不種濾粉的荸薺了,而且牙缽也退出歷史舞臺,全部電動化了。
12月5日,去石芫鄉敬老院,參加一個贈送棉衣的的送溫暖活動,看到敬老院的老人們坐在暖陽下面,開心的削著魔芋的根系。魔芋,是用來濾澱粉的。老人們為自己改善夥食自願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魔芋,是一種綠色植物,其地下根莖飽含澱粉。春天種下,冬天就可以收穫,管理是很粗放的。不過,魔芋根莖有一種乳狀滲出液,弄到手上不容易洗乾淨,會導致手掌粗糙。過去的早幾年,孫子的奶奶到了冬天就要挖魔芋濾粉,一雙手很是粗糙,甚至有的時候會裂開口子來。
在我們贛南農村,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引進一種新型植物——木薯,可在田頭地角、山上荒土裡種植,其圓柱形地下莖經粉碎過濾可製作澱粉類食物——木薯粉。木薯粉是製作「玉蘭片」等果物的上等原料,但用來「打嗦粉」(粉條的一種)就沒有魔芋粉那麼好。
下面是我現場拍攝的一組照片,記錄了「山上種的木薯濾成粉」的全過程:
看著滿山遍野的木薯呈現豐收狀,我家侄兒毛仔臉上洋溢著喜悅:
木薯應在立冬小雪之際採挖最適宜
挖收回家的木薯要及時刮淨表皮
將去皮洗淨的木薯用電動粉碎機粉碎
粉碎後的木薯用蛇皮袋裝好經清水過濾
沉澱的木薯粉,經曬乾就成商品木薯粉嘍
遊德福
2019,12,07.
遊德福,男,1958年生,已退休歸隱田園,自詡「鄉土作者」。1979年在武漢軍區高炮71師644團當兵時便有鉛印文字見諸各類報刊,曾在「華夏青年文學大獎賽」、「芳草杯」全國精短作品大賽、「夏都杯」新詩大獎賽等文學大賽中獲獎;2005年評為《贛南日報》「關心熱愛新聞事業的十佳作者」;2016年聘為《客家搖籃》「特約主筆」。手機(微信號):13979759039。
請把本文轉發一下,讓更多人知道!
無論您有多忙,請花1秒鐘時間把它放到你的圈子裡!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