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安全】「假味精」、「毒澱粉」,鑑別一招先

2021-02-13 織裡警事

第二十七計——鑑別真假味精之「水溶嘗味計」:味精是廚房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之一,其質量也參差不齊。一般來說,味精摻假主要在以下兩方面:一是使用普通的味精標稱純味精或99%味精;二是在味精的銷售過程中使用摻假物,如食鹽、澱粉、小蘇捫、石膏等。選用優質的味精對人體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辨別味精的優劣呢?

民警老蔡來支招:「溶」——對於白色粉末狀的味精可取等量味精和食鹽用等量等溫熱水同時溶解來判斷,二者完全溶解速度不同,味精要快些,而澱粉遇熱水會發生糊化現象,從中可判斷出加入大量食鹽或澱粉的摻假品。「嘗」——可以取少量味精放在舌尖上,若舌感冰涼,且味道鮮美並有魚腥味的,為合格品;若嘗後有苦鹹味而無魚腥味,說明這種味精摻入了食鹽;倘若嘗後有冷滑、粘糊之感,並難於溶化,就是摻進了石膏或木薯澱粉。

第二十八計——鑑別毒澱粉之「冰凍現形計」:多地日常食用的澱粉產品中被檢測出含有「順丁烯二酸」,俗稱「馬來酸」,這是一種油漆原料,用來製作樹脂,長期食用會嚴重損壞腎臟。目前部分不法商家用這種澱粉製作粉圓、芋圓、板條、肉圓、豆花、粉粿及關東煮、天婦羅等魚肉煉製品。民警老蔡提醒,大家應學會識別這種澱粉及其製品,遠離毒害。

民警老蔡來支招:將食品煮熟後,置於冰箱過夜,第二天解凍除冰後兩者進行比較:食用玉米澱粉:透明,質地變硬;口感差些;解凍後出水,發粘;工業玉米澱粉:質地較柔軟,彈性依舊較好;口感不變,仍保持新鮮口味;解凍後不出水,乾爽,剝開後空隙大;並且,如果澱粉在低溫度保存一夜後仍保存很有彈性那就要當心買到「毒澱粉」了。

相關焦點

  • 被嫌棄的味精:致癌?化學合成品?專家告訴你,味精到底能不能吃
    雖然味精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最常見的調味品之一,但卻經常被人們嫌棄,人人畏懼。那它真的會致癌?會讓人脫髮?是化學合成品嗎?我們一起往下看看。在了解味精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種味道——鮮。在人的味覺裡,不僅能嘗出酸甜苦辣,還有「鮮」的味覺感官。
  • 院士提醒:不吃味精、雞精的人都看看吧!
    中國人做菜講究一個「鮮」,因此廚房烹飪少不了增鮮提味的「神器」比如味精、雞精。不過近幾年有關味精雞精會致癌的說法也是層出不窮,搞得大家都人心慌慌,那麼味精到底是害人,還是健康無害呢?下面一起來看看真相吧:首先說明一下,味精和雞精都是呈現鮮味的增味劑。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主要是用小麥,薯類和玉米澱粉水解後發酵提取出來的。
  • 11種方法幫您鑑別含有毒添加物的食物,太實用了!
    鑑別時,一是看,如果顏色非常白,體積肥大,應避免購買和食用;二是聞,甲醛泡發的食品會留有一些刺激性異味;三是摸,用甲醛泡發的食品手一握很容易碎。要選乾爽不粘手的。有的不法商販在蝦米發潮後,用氨加以處理,使其表面與一般蝦米無異。所以挑選蝦米一定要選乾爽、不粘手、味道清香、細聞沒有刺鼻氣味的。籽是白的別買。用了激素的西瓜瓜皮上的黃綠條紋不均勻,切開後瓜瓤特別鮮豔,但瓜籽卻是白色的,吃起來沒有甜味。
  • 你正在吃的鹽很有可能是假鹽,鑑別方法看這裡…
    遇到這種情況你要注意了,你買的很有可能是假鹽!近日,安徽宣判一起製販假鹽案,犯罪分子竟然用工業鹽冒充食用鹽!據肥東縣鹽務管理局副局長介紹,假鹽最明顯的一個地方就是假鹽包裝袋通常有摺痕,這是手工包裝的痕跡!
  • 【生活小貼士:味精的危害】
    味精是我們平時做菜經常用的一種調味品,它能夠讓菜變得更加美味。並不是所有菜都能放味精的,你知道味精的危害有哪些嗎?今天小編告訴大家5種家常菜放味精易中毒,一起來注意一下吧!一、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類中本來就含有穀氨酸,與菜餚中的鹽相遇加熱後,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穀氨酸鈉。  除了肉類,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
  • 你吃的安全嗎?這些方法教你在家鑑別食品安全(英漢對照)
    1 Chesse 奶酪鑑別工具:打火機processed chesse with
  • 假飛,假愛心事件,假處罰文件,請不要消費我們的善良!
    昨天晚上,一篇「飛行部關於對董越同志的通報批評」的所謂文件開始在各個業內微信群裡傳開,文件截圖如下:對於文件的真實性,航旅圈第一時間詢問了文件落款還蓋了章的「海航控股」多位權威人士,得到的回覆是,海航的飛行部文件的格式和寫法用詞根本不是這樣,鑑別海航飛行部文件最簡單的辦法是:有標準文號,全文雙語,隱私保護。
  • 規範含鋁食品添加劑使用 推廣健康安全土豆澱粉粉條
    為規範生產經營環節澱粉製品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大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從近期開始對全市土豆澱粉製品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專項抽檢。本次專項抽檢圍繞我市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必需的土豆粉條類產品展開,檢驗項目為鋁的殘留量,對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土豆澱粉製品加工企業將實現全覆蓋抽檢,對生產經營土豆澱粉製品的餐飲企業進行隨機抽檢。
  • 一千多萬片假「ABC」「蘇菲」「護舒寶」衛生巾流入市場,教你四招辨真偽!
    10月25日,施工人員正在為太原市桃園三巷鋪設最後一層瀝青。桃園三巷改造工程已進入尾聲,預計本周即可通行。一千多萬片假「ABC」「蘇菲」「護舒寶」衛生巾流入市場教你四招辨真偽如何鑑別真假衛生巾?1.視覺首先是看外包裝,真貨的印刷顏色更淺一點。
  • 安心宅家學做菜,有了這幾招把囤的年貨變美味
    不如我們就堅持「一宅到底」的宗旨,把家裡過年囤的食材拿出來做些好吃的安慰安慰自己吧。帶魚,估計大部分吃貨家裡都囤了。不過,大部分做法都是炸一炸就完事兒。今天就教大家幾招,輕輕鬆鬆做出一盤鹹鮮可口的——酥燜帶魚。白帶魚/蔥/姜/花椒/料酒/鹽/生抽/白糖/陳醋/老抽/澱粉/食用油/1.選擇光滑有彈性的白帶魚,清洗乾淨去掉魚鱗和內臟。
  • 浙江衛視《中國藍新聞》:好看又美味,義烏製造的可食用澱粉吸管上市!
    今天,吸管妞和大家分享浙江衛視《中國藍新聞》對可食用澱粉吸管的專題報導,一起來看看吧!戳視頻:全球首發!好看又美味,義烏製造的可食用澱粉吸管上市!為什麼「雙童」要研發一款完全環保、安全、健康的吸管?由於塑料製品對環境和動物造成的傷害,全球掀起了限塑熱潮!世界各國也都發起了「最後一根塑料吸管」運動,越來越多的機構都開始拒用塑料吸管……
  • 味精毒性分析報告:「中餐館味精症候群」是什麼?
    更不幸的是,據說這位朋友還有一樣更可怕的過敏源:味精。他曾不慎吃了味精館子、在家結結實實躺了一個禮拜。這種體質,在經歷過地溝油、塑化劑輪番蹂躪的天朝人民裡面比較少見,老外就可怕多了,已經到了談 MSG(味精)色變的地步,更有甚者,都吃死人了!我也不怎麼吃味精,偶爾一吃多也是嘴裡又幹又苦猛喝水的,其實也是身體在說:我不習慣吃這個,我吃得不舒服。
  • 黑髮偏方:一招治白髮,根治了50萬人的民間奇方
    黑髮偏方:一招治白髮,根治了50萬人的民間奇方
  • 【新技能get√】鑑別假幣有技巧
    最近一段時間,一種以「M3W9」號碼開頭的一百元假人民幣,因仿真度高引發關注。  記者觀察到,假鈔編號為M3W9開頭,鈔票的色澤和質感和真鈔較為相似,但水印模糊,頭像沒有立體感。  銀行工作人員:鑑別假幣有技巧  對這樣的百元假幣,如何鑑別,又如何防範呢?記者拿著百元假幣諮詢了銀行工作人員。
  • 美國又放「毒招子」了,老胡要提醒南海相關國家千萬莫上當
    「尼米茲」和「裡根」號在南海雙航母軍演疫情大大削弱了美國的國際行動力,現在很多國家都不讓美國人進,來了先隔離14天再說,而對中國人的到來則寬鬆得多。美國現在一天6萬左右新增確診病例,而中國本土病例零新增,想想華盛頓多生氣啊。哎,老胡要說,氣死它。美國國際行動力弱了,主要就靠蓬佩奧、奧布萊恩的那幾張嘴了。
  • 凱裡一市民買到假雞蛋,不僅重量輕,蛋黃還是橘紅色,8招教你識別假雞蛋
    ,不僅重量輕、蛋黃還是橘紅色,晃一眼看去真假難辨。據周先生介紹,假雞蛋是8月19日下午在街邊一流動三輪車上購買的,小販是名40歲左右的男性,三輪車上不僅銷售有雞蛋還有麵條。「一個雞蛋賣0.65元,當時就想挺便宜,加上現場很多人在買,我也就買了10個。」周先生說,當時他就發現雞蛋有些輕,但想到很多人都買了也就沒有在意。
  • 貴州凱裡一市民買到假雞蛋,不僅重量輕,蛋黃還是橘紅色,8招教你識別假雞蛋
    8月22日,家住貴州省凱裡市文昌路的周先生撥打本報黔東南記者站熱線稱,近日,他在街邊買到了假雞蛋,不僅重量輕、蛋黃還是橘紅色,晃一眼看去真假難辨
  • 內附鑑別指南
    還有許多人買到的3M口罩是散裝零售的,這種應該如何鑑別真假呢?除了官方發布的3M口罩鑑別方法外,網上還流傳著許多從細節方面判斷3M口罩的方法,但由於口罩淡旺季工期品控力度不同,所以小編提出這些方法僅作為輔助參考。
  • 珍愛生命 拒絕毒蘑菇
    對於路邊草叢的野生蘑菇,由於鑑別有毒無毒並不容易,請不要輕易採摘。不買賣     注意勿在路邊攤販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 南亞環氧樹脂簡易防偽鑑別方法
    樣品經分析確定為液態樹脂中摻入部分聚酯樹脂,假環氧樹脂色相較深,且略有異味,經常接觸環氧樹脂者可分辨差異,但不常接觸環氧樹脂者仍難以分辨,現提供簡易鑑別方法,供客戶分辨真假環氧樹脂。使用我司液態環氧樹脂的客戶,一般也會有固化劑,可進行小量固化測試鑑別:液態環氧樹脂與聚醚胺D-230按比例(3/1)固化,固化物澄清透明;假樹脂為兩種物質混合,固化呈不同相態,與聚醚胺D-230固化後會變渾濁(如下圖常溫固化),且固化溫度越高,差異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