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朋友對菠蘿過敏,於是大家沒事就喜歡穿個菠蘿在身上逗他(啊真是一群好朋友)。更不幸的是,據說這位朋友還有一樣更可怕的過敏源:味精。他曾不慎吃了味精館子、在家結結實實躺了一個禮拜。
這種體質,在經歷過地溝油、塑化劑輪番蹂躪的天朝人民裡面比較少見,老外就可怕多了,已經到了談 MSG(味精)色變的地步,更有甚者,都吃死人了!
我也不怎麼吃味精,偶爾一吃多也是嘴裡又幹又苦猛喝水的,其實也是身體在說:我不習慣吃這個,我吃得不舒服。我覺得呢,就是因人而異,程度輕重不同。
誕生自海帶的鮮味味精,被後世大批量人工合成、成為最濫用的調味料,更有甚者,缺了味精就不會燒飯了。是的,味精對身體無害,但為了追求過度鮮味的亂加味精,以致於吃不出食物本來鮮味,實在是莫大的遺憾。
少放、不放味精是一種選擇,
吃飯可以是果腹,也可以是一種享受。
好啦,今天就請到我一直非常喜歡的《Lucky Peach》雜誌中文版官方公眾號,「福桃九分飽」,來為大家講講味精和味精過敏的故事。
「福桃九分飽」是《Lucky Peach》中文版雜誌的官方公眾號,這本由米其林大廚David Chang和媒體人Chris Ying創辦的雜誌,在短短六年裡成為全球最富搖滾精神的美食雜誌。現在,這本雜誌終於來到了中國大陸!
在「福桃九分飽」裡,你可以看到洋氣的海派西餐、重口味的滷煮和徽州臭鱖魚和影響中國的食物系列.他們努力還原食物的本來面貌:拒絕濾鏡、拒絕過分擺弄造型、拒絕只有高級。他們熱鬧且充滿人情味——快去接地氣的「福桃九分飽」看看吧。
談到味精,你會不會也和我一樣的反應:
"啊!這菜裡有味精!" "吃完好口渴,這裡一定用味精!" "味精?!這東西致癌吧!"……
談味精色變的不只你和飽妹,歪果仁早就視味精為「毒藥」了……
美國文獻類紀錄片《1000種死法》裡有這麼一位不幸的兄弟,我們就叫他大邁克吧。一天大邁克來到了一家中國自助餐廳,他很喜歡中餐啊,這家餐廳又做得很好吃,於是他就吃啊吃、接著吃啊吃、拼命吃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