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點擊上面藍色字體「編織小技巧匯總」,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每天收到文章了。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中國人做菜講究一個「鮮」,因此廚房烹飪少不了增鮮提味的「神器」比如味精、雞精。
不過近幾年有關味精雞精會致癌的說法也是層出不窮,搞得大家都人心慌慌,那麼味精到底是害人,還是健康無害呢?
下面一起來看看真相吧:
首先說明一下,味精和雞精都是呈現鮮味的增味劑。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主要是用小麥,薯類和玉米澱粉水解後發酵提取出來的。
味精呈味速度快,但後續能力弱,在烹飪食物中起到「頭味」作用,在甜味食物中不宜用味精,而食材本身比較鮮的話也不宜使用,如雞蛋,海鮮等。
雞精主要成份味精,酵母精,鳥苷酸,肌苷酸,食鹽,糖,還有雞肉提取物。主要是使味道更厚一些。多用於湯羹類。
味精加熱會致癌?
如上所述,味精的成分主要是穀氨酸鈉,而大家說味精會致癌就是因為這種物質。知情人透露道:穀氨酸鈉加熱到 120℃ 以上會產生焦穀氨酸鈉,能致癌。
其實,這點說的有些誇張,因為味精中含有的穀氨酸鈉是一種健康,安全的食物,並不具備致癌效果。只不過味精中含有鈉元素,吃多了確實不利於身體健康。
1、老年人不宜多吃味精
現在的大部分老人都存在三高問題,而味精裡的鈉離子,是導致三高的「元兇」之一,也是讓很多老人血壓居高不下的根源。
2、尿酸高患者不宜多吃味精
味精中含有的核苷酸成分,被攝入體內之後,會增加尿酸的代謝,不利於尿酸高患者病情的恢復,甚至會加重病情。
1、涼拌菜
味精需要在80℃-100℃的條件下才能溶解提鮮,但是涼拌菜達不到這樣的溫度,影響口感,應該先用溫水溶解後在放入涼菜中。
2、放了醋的菜
對於酸味明顯,醋加的比較多就不能再加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
所以像酸辣土豆絲,糖醋裡脊等酸味大的菜中應該不放味精。
3、鮮肉
如雞、魚、蝦、肉等,本身的鮮味是比較足的,再放味精的話反而會破壞原有的鮮味。
另外,每道菜都放味精,會使人對味精產生依賴性,再吃不放味精的菜就會覺得味道一般,食慾減退。
4、甜味菜
在適當的鈉離子濃度下,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
所以,味精一般在鹹味的菜中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在甜味菜裡不能增鮮還會抑制甜鮮的本質,產生異味,破壞食慾。
雞精中含有10%的鹽,所以在使用了雞精的菜品中應當少放鹽,味精與食鹽的比例在3:1或4:1最佳。
結語:不管是雞精還是味精,正常食用並不會對身體產生傷害,只要把握好「適量」的原則就可以放心吃。
好了,今天的健康知識分享就到這了,希望大家看完後,把文章轉給身邊的親朋好友都看看,讓更多的朋友受益~
如果您還想經常看到我們的文章,需要在每次閱讀後,
給文章點個「在看」和「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