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建築:全身都是戲?

2021-02-13 行走中的建築學

當後現代主義建築(Postmodern Architecture,以下簡稱「PoMo」)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末首次崛起時,現代主義建築的憤怒之聲清晰而響亮。PoMo被認為是輕率和輕浮的,它對色彩和裝飾的盲目追求打破了所有的建築「規則」,甚至還有說法說它們是在垃圾箱裡翻找古代歷史主義的特徵。即便如此,依然有許多建築師無視這些批評,堅持走上這條看似荒謬的道路。近日,由歷史學家、策展人Owen Hopkins撰寫的《後現代建築:少即是無趣》(Postmodern Architecture: Less is a Bore)面世,嘗試為後現代主義正名——作者選取了後現代運動裡重拳出擊的一批建築師,包括麥可·格雷夫斯、羅伯特·斯特恩、文丘裡夫婦、詹姆斯·斯特林、特裡·法雷爾在內的作品,以及弗蘭克·蓋裡早期的玩樂式「形式設計」與阿爾多·羅西嚴肅的「場所營造」案例,表達出「如果沒有後現代建築,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無趣很多」的觀點。面對這些令人眼花繚亂,但似乎越來越受到千禧一代(或insta一代)喜愛的建築,我們選了20個來自書中的案例展示。不知道你對「Less is bore」,又有怎樣的看法呢?

案例:Guild House, Philadelphia, USA

設計:Robert Venturi

年份:1963

攝影:©Alamy

案例:Franklin Court, Philadelphia, USA設計:Venturi Scott Brown and Associates年份:1976

攝影:©Venturi Scott Brown and Associates

案例:Pool House, Llewellyn Park, USA

設計:Robert A.M. Stern Architects

年份:1981

攝影:Norman McGrath ©Phaidon

案例:Moore House, Austin, Texas, USA

設計:Charles Moore

年份:1984

攝影:Charles Moore Foundation

案例:State of Illinois Center, Chicago, Illinois, USA

設計:Helmut Jahn

年份:1985

攝影:Rainer Viertlböck

案例:Team Disney Building, Burbank, California設計:Michael Graves年份:1986

攝影:Michael Graves Architecture&Design ©Phaidon Press

案例:China Wharf, Bermondsey, London, England, UK

設計:CZWG Architects

年份:1988

攝影:Jo Reid and John Peck ©CZWG Architects LLP

案例:Casa Wolf is located in Ridgeway, Colorado, USA設計:Sottsass Associati年份:1989攝影:Santi Caleca ©Sottsass Associates

案例:Oudhof, Amsterdam

設計:Mart Van Schijndel年份:1990

攝影:Gerhard Jaeger ©Mart van Schijndel Foundation

案例:Chiat/Day Building, Los Angeles, California

設計:Frank Gehry與Claes Oldenburg

年份:1991

攝影:Elizabeth Daniels

案例:M2 Building, Tokyo, Japan

設計:隈研吾

年份:1991

攝影:wakiiii

案例:Duncan Hall, Rice University, Houston, Texas, USA

設計:John Outram

年份:1996

攝影:Jeffrey Djayasaputra

案例:Number 1 Poultry, London, England, UK

設計:James Stirling, Michael Wilford and Associates

年份:1997

攝影:©WeWork

案例:Kindergarten Wolfartsweier, Karlsruhe, Germany

設計:Tomi Ungerer與Ayla Suzan Yöndel

年份:2002

攝影:Dirk Altenkirch

案例:Academic Center at Georgia Gwinnett College, Georgia設計:John Portman Associates年份:2003

攝影:The Portman Archives/Courtesy Phaidon Press

案例:Piramides,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團隊:Soeters van Eldonk Architecten

年份:2006

攝影:Syntrus Archmea

案例:Hotel Zaandam,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團隊:WAM Architecten

年份:2010

攝影:Peter Barnes ©WAM architecten

案例:A House for Essex, Manningtree, Essex, England, UK,

設計:FAT and Grayson Perry

年份:2015

攝影:Jack Hobhouse

案例:The Ordnance Pavilion, The Lake District, Cumbria, England, UK

設計:Studio Mutt

年份:2018

攝影:©Studio MUTT / Steven Barber

案例:Museum Garage, Miami, Florida, USA

設計:Jurgen Mayer H, Workac, Clavel Arquitectos, Nicolas Buffe, and K/R

年份:2018

攝影:Fernando Alda ©Paredes Pedrosa arquitectos



參考資料:

[1]https://www.wallpaper.com/architecture/postmodern-architecture-less-is-a-bore-book-phaidon#pic_0

[2]https://www.curbed.com/2020/2/20/21138331/postmodernism-architecture-charles-moore-phaidon

視覺 / 李茜雅  校對 / 李菁琳

本文文字及編排版權歸有方空間所有。圖片版權歸攝影師或來源機構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權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繫,我們將儘快妥善處理。聯繫電話:0755-86148369;郵箱info@archiposition.com

相關焦點

  • 赫爾辛基城市環境大樓:既現代又古老的零能耗建築
    Lahdelma & Mahlamäki architects建築事務所為芬蘭赫爾辛基城市環境部門提供城市規劃、建築監督和環境服務,城市環境大樓由Lahdelma & Mahlamäki architects設計。它獲得了由芬蘭和波羅的海國家頒發的2020年Tekla BIM獎,因其對BIM技術廣泛而先進的應用而獲獎。
  • "中國現代建築起源:亨利墨菲在上海"
    You are cordially invited to attend our last lecture of the season at The American Culture Center - Shanghai我們誠懇地邀請你來參加美國文化交流中心本學期的最後一個講座
  • 有家店| 方泰瓦德酒店:一座建於12世紀的現代建築
    ▲ 方泰瓦德酒店的前身是與法國皇室有緊密聯繫的大修道院。法國大革命後,拿破崙佔領了修道院, 並將其變成了守衛森嚴的監獄。在經過大規模修復之後, 修道院於1975年再次對公眾開放, 並開始了其作為社區中心的第三次新生。
  • 太子現代廣場祈福動工
    上午八點整,太子地產集團執行副董事長邱國興先生、總經理李敏先生等領導和公司中高層員工以及總承包方中建四局公司領導蒲強先生、湯國旗先生等齊聚太子現代廣場,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時刻。    太子地產集團執行副董事長邱國興先生在儀式結束後表示,太子現代廣場是集團在深耕柬埔寨戰略上的重要邁步。
  • 人生如戲!
    我從來不參與任何萬聖節活動,那是因為,每天下節目回家卸完妝,看一眼鏡子裡的自己,天天都是萬聖節啊對於扮鬼扮馬的活動一直不感冒。因為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平時生活已經天天要發揮演技了,好不容易過個要扮野的節,不是應該趁機休息一下,別扮了嗎?
  • 後現代主義時代:「人人都是德希達」
    這種反對固定程序、強調藝術自由的精神,恰恰與後來大行其道的後現代思潮意氣相投。值得注意的是,德希達生前曾對解構精神在建築設計中的自由創造極為稱賞。美國設計師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於1989年創設的衛克斯那藝術中心(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即為此例。
  • 建築5分鐘 | 葛明:從神話到迷思的印度建築
    從早期的古典主義建築,勒·柯布西耶與路易·康創造的帶有強烈「晚期風格」的作品,再到印度本土的多西與柯裡亞,使印度建築充滿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人們一次次地前往、感受。本期建築5分鐘,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神秘的國度。印度共和國,位於南亞印度次大陸,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其土地面積是世界第七,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
  • 專家:最有效的全身美白攻略,都來源於生活
    堅持每晚泡腳能促進肌膚新陳代謝,從而達到全身美白的作用,可以加點活血化淤的藥,如紅花。泡腳後按摩足底,效果更好。2、純淨水裡加幾滴玫瑰精油,就是美白玫瑰水。把壓縮面膜浸透後敷臉,剩下的玫瑰水倒進噴霧瓶中,每隔幾分鐘噴一噴,保持面膜的溼潤,每次敷20分鐘,堅持一段時間後,美白效果顯著。
  • 10種《房間髒亂人的特徵》,莫名其妙怎麼全身都是箭啊!
    只是偶爾會懶散到連整理都不想整理,直接放在那邊髒…那麼你們的呢(笑)今天要來分享的主題就是房間,有個推特話題是「房間髒亂的人的特徵有哪些」,其實一開始依咪是認為還好,可是看著看著好像莫名其妙全身都是箭,所以就來分享給大家看,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會跟我一樣都是箭呢XD▼由推特網友「めるたーぼ♆@Melturrr_」分享的內容
  • 造價全球第一的建築:耗資超1000億建成,但建築高度僅全球第五
    可能很多人看資料顯示麥加大清真寺才是全球最昂貴的建築,在這裡宅貓需要跟大家解釋一下,其實這座建築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便不與現代的建築作比較。所以,拿現代的建築來看,這樣的說法明顯說得通,麥加皇家鐘樓酒店就是造價全球第一的建築,這座建築的造價相當驚人,根據wiki收錄的資料來看,在當時,它的造價達到了150億美元,而且如果按照通貨膨脹的數據來看,它的造價更是達到了164.1億美元,折合成人民幣大約有1063億元,也就是說這是一座耗資超1000億建成的建築。
  • 原 創|:《拐個皇帝回現代》這部劇分分鐘魔性外漏!
    一個現代的孤獨女穿越到唐宋時期,和皇帝之間的愛情糾葛以及和後宮們為爭得寵愛勾心鬥角,發生的一系列虐心,虐戀的故事。    據網友反映該劇的製作成本少到可憐,就連120搶救都有可能是劇組在醫院門口守點拍的,就連服裝道具比影樓的還要影樓,拋開這些外在因素,這部劇真的好看的,根本停不下來,幾乎沒有尿點。
  • 萬科大都會:建築與城市文化的融合
    言下之意,建築從某些層面而言,就是整個城市文化最直接的體現。北京,這座處處橫溢著歷史韻味又充滿著現代氣息的國際化大都市,對建築與城市文化關係的思考從未停止,也顯得愈加重要。萬科·大都會,作為萬科TOP系列創新之作,代表著中國最尖端的建築設計理念。
  • 這些商品標籤都是自我加戲的戲精,爆笑
    商品標籤和說明不一定都是枯燥無味的!
  • 芝加哥|"美國"和"現代"的偉大建築
    芝加哥以建築出名,玉米大樓享譽世界。蜿蜒的芝加哥河穿過城市,我們將乘坐建築之旅遊輪,悠閒中欣賞芝加哥的鱗次櫛比,風情萬種。第 3 天 芝加哥周邊遊芝加哥周邊很有得玩。午餐後前往常青藤名校西北大學,該校在2008年美國綜合性大學排名中名列14,全球排名第30,是芝加哥這片土地上一顆閃亮的大學之星。 接著參觀世界最大的巴哈伊教神廟。巴哈伊教創建於伊朗, 主張「上帝唯一」,「宗教同源」,「人類一體」。 這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宗教,不設神職人員和地方教堂。
  • 阿姆斯特丹戲水池大改造,清涼了整個童年!
    Oosterpark內的戲水池位於音樂教堂和Tropenmuseum以及Koninklijk Instituut voor de Tropen的對稱軸線之上,然而毫不起眼的混凝土石階和踏步讓其在歷史建築的印襯下黯然失色。2012年,Carve受邀為這個戲水池進行改造升級設計,讓其重新回歸大眾視野,並成為振興Oosterpark極其重要的一步。
  • POPO | 《戲裡戲外》《故事細膩》《不可言說的親密》《清夢壓星河》《看你變壞》【2019.11.24推文】
    《戲裡戲外》作者:是粥粥啊內容標籤:1V1 H 現代 都會 甜文文案:假戲真做,娛樂圈文,男主在片場當著攝像機和所有人的面把女主操了身體嬌弱性格倔強的十八線小女星VS財大器粗腹黑心機大boss影帝小白文筆,而且可能隨時出現狗血梗,不喜慎入看看腹黑心機影帝怎麼把倔強的小明星弄到手1v1
  • 新潮貨櫃建築:日本的鋁箱住宅 T2
    這成群堆疊的T2單元,看來就是設計出「膠囊旅館」的戰後日本代謝派們的最新成果了。 「T2」是「轉移技術單元(Transfer Technology Unit)」的縮寫,每個單元都於工廠建造完畢後運送至居住區,由鋁製部件製造商SUS公司設計並建造。
  • 節日談 | 這些愚人節玩笑開大了:現代版烽火戲諸侯、虛假巴黎和約……
    今天的愚人節,大家都不陌生。這個節日雖源自西方,但如今早已風靡全球,這種以愚弄欺騙他人取樂的方式,不僅被民眾接受,在一些國家,甚至還會拿軍人和軍隊開玩笑。海軍司令「假傳聖旨」,上演現代版「烽火戲諸侯」同時,他再三告誡大家要注意保密,以檢驗次日正式下達命令後軍隊的快速反應能力。然而,羅斯伯格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這些「心腹」竟然都是大嘴巴。剛一散會,便有人將消息提前透露給下屬,官兵連夜開始準備。很多士兵還打電話告知家人將出國,一些家人趕緊收拾衣物、備好食品送到營地,還向子女銀行帳戶存錢,以備「在義大利期間的不時之需」。
  • 克羅埃西亞:在1850年的老建築內,感受新與舊的不斷碰撞
    和 Naser Hamza 三位設計師共同為它改造,這裡保留了建築上百年來的一些古老元素,同時為了適應現代生活,也加入了一些新鮮的手法。▲老建築表層剝落的牆皮被剷除,經過簡單的粉刷後,在天花板上安裝金屬橫梁,一方面起到保護老建築的作用,另一方面則帶來原始質樸的氣息。
  • 真實·桃園裡:地中海建築風格
    地中海風格建築,原來是特指沿歐洲地中海北岸沿線的建築,特別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義大利、希臘這些國家南部沿海地區的住宅。省略繁複的雕琢和裝飾,地中海建築的線條簡單且修邊渾圓,給人感覺格外返璞歸真、與眾不同。長長的廊道,延伸至盡頭然後垂直拐彎 ,半圓形高大的拱門,或數個連接或垂直交接,牆面通過穿鑿或半穿鑿形成鏤空的景致 ,在走動觀賞中出現延伸般的透視,馬蹄形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