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框架之戰略分析
戰略分析——企業外部環境分析
宏觀環境分析(PEST分析)(★★)
(靜塵解說,這塊內容主觀題和客觀題都會考到,一般以案例形式出現。在主觀題的考核中,很多時候和SWOT分析聯繫在一起考核,重點理解哦)
(一)政治和法律環境
政治環境分析包括:
(1)企業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政局穩定狀況;
(2)政府行為對企業的影響;
(3)執政黨所持的態度和推行的基本政策(例如,產業政策、稅收政策、進出口限制等),以及這些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4)各政治利益集團對企業活動產生的影響。
法律環境分析:
一些政治因素對企業行為有直接的影響,但是,政府一般主要是通過制定法律法規來間接影響企業的活動,以達成相關目的:
(1)保護企業,反對不正當競爭(反壟斷法);
(2)保護消費者(食品安全法);
(3)保護員工(勞動合同法);
(4)保護公眾權益免受不合理企業行為的損害(環境保護法);
(二)經濟環境
與政治法律環境相比,經濟環境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更直接更具體。
(1)社會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分配結構、交換結構、消費結構和技術結構);
(2)經濟發展水平(國家經濟發展的規模、速度和水平);
(3)經濟體制(國家經濟組織的形式);
(4)宏觀經濟政策(綜合性的全國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國民收入分配政策、價格政策、物資流通政策等);
(5)當前經濟狀況(稅收水平、通貨膨脹率、貿易差額和匯率、失業率、利率、信貸投放以及政府補助等);
(6)其他一般經濟條件(工資水平、供應商及競爭對手的價格變化等)。
(三)社會和文化環境
社會和文化環境,是指企業所處的社會結構、社會風俗和習慣、信仰和價值觀念、行為規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人口規模與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和變動(核心是與人有關)。
1.人口因素
2.社會流動性
3.消費心理(從眾、求異、攀比、求實)
4.生活方式變化
5.文化傳統(春節、聖誕節)
6.價值觀(倫理道德)
(四)技術環境
包括國家科技體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發展趨勢等(可能是創造性的,也可能是破壞性的)
改變從自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