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約有26,800,000名美國人服用治療精神障礙的處方藥。一項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 online July 09, 2014.)的研究顯示,2009-2011年間,美國每年因精神科藥物相關不良藥物事件(ADE)所導致的急診就診接近90,000人次,其中常用助眠藥物酒石酸唑吡坦所導致的急診科就診尤其值得關注。
該研究由美國疾控中心醫療質量促進部的Lee M. Hampton醫生等開展,旨在評估2009年至2011年之間美國全國範圍內精神科藥物ADE導致急診科就診的數量及比率。研究者所使用的數據來自國家損害監測電子系統—藥物不良事件監測合作系統,以及國家急診醫療調查和國家醫院急診醫療調查項目(NHAMCS),研究對象為國家概率樣本中急診及門診就診的19歲及以上個體的病歷記錄,所針對的精神科藥物包括抗抑鬱藥、抗精神病藥、鋰鹽、鎮靜/抗焦慮藥及興奮劑。
每年因ADE導致急診就診的次數:酒石酸唑吡坦高居榜首
不同藥物所致ADE類型:鋰鹽導致運動障礙及肌痙攣的比率高於抗精神病藥
研究主要轉歸及測量指標包括由精神科藥物ADE所導致的急診就診數量,以及每萬人次被開具精神科藥物的就診中出現急診就診的比率。結果顯示:
1、2009-2011年間,美國每年因精神科藥物ADE所導致的急診就診約為89,094人次(95% CI,68,641-109,548),其中19.3%(95% CI, 16.3%-22.2%)導致患者入院, 49.4%的患者年齡介於19-44歲之間(95% CI, 46.5%-52.4%)。
2、每年鎮靜/抗焦慮藥、抗抑鬱藥、抗精神病藥、鋰鹽、興奮劑所導致的急診就診分別為30,707 (95% CI, 23,406-38,008), 25,377 (95% CI, 19,051-31,704), 21,578 (95% CI, 16,599-26,557), 3620 (95% CI, 2,311-4,928)和2779 (95% CI, 1,764-3,794)人次。
3、每一萬次開具藥物的門診中,抗精神病藥及鋰鹽因ADE導致的急診就診分別為11.7 (95% CI, 10.1-13.2)及16.4 (95% CI, 13.0-19.9)人次,鎮靜/焦慮藥、興奮劑及抗抑鬱藥分別為3.6 (95% CI, 3.2-4.1)、2.9 (95% CI, 2.3-3.5)及2.4 (95% CI, 2.1-2.7)人次。
4、常用助眠藥物酒石酸唑吡坦在所有成人就診事件中所佔比例達11.5%(95% CI, 9.5%-13.4%),在65歲及以上老年人急診就診事件中所佔比例則高達21.0%(95% CI, 16.3%-25.7%),上述兩個數字均顯著高於其他所有精神科藥物。
5、每年因ADE導致急診就診次數最多的藥物依次為:酒石酸唑吡坦、富馬酸喹硫平、阿普唑侖、蘿拉西泮、氟哌啶醇、氯硝西泮、曲唑酮、氫溴酸西酞普蘭、鋰鹽及利培酮。
6、每一萬次開具藥物的門診中,鋰鹽導致運動障礙及肌痙攣的比率高於抗精神病藥。
研究者得到結論:精神科藥物與很多ADE導致急診就診的案例相關;減少ADE的發生應針對各個年齡段的成人,同時應對那些高風險藥物的使用進行優化。
醫脈通編譯,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