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人工智慧,就不得不提到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圖靈獎。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中,2015年圖靈獎的獲得者馬丁·赫爾曼在演講中表述了如何安全地利用好人工智慧,使科學更好地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
他還在專題討論中與眾多科學家一起探討腦科學與AI領域的最前沿技術,探討人工智慧發展到較高程度時,能否通過改變人體基因,從而轉變人的性格和情緒。
「我們要研究科學如何更好的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為了能夠實現這個宏大的目標,我們首先要保護科學,然後再推進科學。」赫爾曼認為,人工智慧、智腦等具有改變人類未來的力量,但是正因為如此,就更需要通過公鑰密碼術加密以及區塊鏈等保密技術保護科學,從而保護整個人類文明。
「人類作為生物物種,一直會有像小孩子一樣的行為,所以我們需要長大,才能更好更合理地利用科技的力量,創造美好的生活。」對於人工智慧被訓練一些消極數據,甚至作為武器被犯罪分子利用的問題,赫爾曼表示,AI不同於能夠帶來致命威脅的核武器,它本身的基本屬性決定它不是威脅,我們反而通過AI等科技的力量,實現了讓人類擁有類似有上帝的力量。它就如同雙刃劍,關鍵看如何安全的使用它。
作為公鑰密碼術領域的專家,赫爾曼還被譽為區塊鏈密碼學基礎——非對稱加密的創始人,這些技術在涉及到倫理、隱私、社會安全等的人工智慧領域,顯得尤為重要。
馬丁·赫爾曼於1945年10月出生在美國紐約,他的技術實現了安全的網際網路交易,每天用於轉移數萬億美元。他一直是計算機隱私辯論的長期貢獻者,還曾在國家研究委員會研究國家密碼政策委員會(1994-1996)任職,並且是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 「第一次加密戰爭」的關鍵參與者,爭取到了學術加密研究人員發表論文的權利。
「網際網路的安全問題是具有根源性的,它是在計劃和創建網際網路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身為公共密碼領域權威,赫爾曼一直關注著網絡安全,他認為面對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想要「安全」還是「速度」是個選擇題,如果選擇後者,是會有很多快速路可以走,但最終隱藏的安全隱患還是會爆發。
對於人工智慧的未來利用和設想,赫爾曼大膽的進行了想像,「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未來我們的電腦肯定也會越來越聰明。但是類比人類中有精神疾病患者,那麼電腦有可能會有自閉症,甚至因為惡意軟體或病毒進入,讓它成為一個瘋子麼?」
他還風趣地表示,「以前我脾氣不太好,會因為一些事情向妻子大喊大叫,這種基因裡的缺陷,未來是否能通過人工智慧,找到我們管理脾氣的基因,讓自身變得更好。」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李成東
大家都在看↓↓↓
虛擬世界中感受進博會!快來試試進博會官方小程序和小遊戲吧
上海警方開通「非法集資案件投資人信息登記平臺」,涉聯璧、唐小僧等18個平臺
金庸:「大鬧一場,悄然離去」,讀者:與其天涯思君,莫若相忘於江湖
諾獎得主在上海的演講,我一個普通文科生聽得心潮澎湃……
覺得文章不錯,那就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