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一周內完成兩例高難度玻璃體切割異物取出術

2021-02-22 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眼科

2017年12月14日凌晨,眼科陳主任在睡夢中被電話鈴驚醒……原來「120」送來一位20多歲的年輕男性,被磁性異物濺入眼內,導致左眼球開放性損傷、角膜穿通傷,外傷性白內障、玻璃體積血、球內異物,視力降低到眼前手動。害怕失明的高度恐慌導致病人情緒低落,淚流滿面。陳主任匆忙趕到,馬不停蹄進入手術室和主管醫生一起展開手術。患者經表面麻醉+神經阻滯麻醉後,陳主任用非接觸廣角鏡下23G微創玻璃體切割技術,將距視網膜黃斑中心凹1PD顳下方血管弓處,被血液包裹的金屬狀異物成功取出,手術耗時兩個小時。術後病人視力從眼前手動提升到0.2。

術前影像資料

手術中

手術取出的磁性異物

事隔三天,同月18日,一名60多歲的農民工因施工不慎,被飛濺的金屬異物穿透角膜、晶狀體,嵌在視網膜黃斑區(黃斑區位於視網膜中央,是視力最敏感區)。患者面臨著失明和感染的可能,有摘除眼球的危險,陳主任義不容辭,立即為患者實施了非接觸廣角鏡下23G微創玻璃體切割技術,歷經約兩個小時,取出直徑約3mm的鐵屑(術後矯正視力0.1),用高超的技術,再次保住了病人的眼球!

手術取出的金屬異物

我科自2016年下半年起,開始開展23G玻璃體切割手術,它融合了20G玻切術與25G玻切術的優勢。與傳統手術方式相比,新技術創面微小(約0.6mm),手術時間短,傷口出血量少,併發症少,術後反應輕,術後恢復快等優勢。由於切口小,23G玻切基本上不需要縫合,患者術後舒適感好。而在適應症範圍上,凡是以前老技術不能治療的病症,如玻璃體混濁影響視力明顯者,不能吸收的玻璃體積血、牽拉性視網膜脫離等,23G玻切幾乎全都能治療。

異物入眼的病人如果不能儘快將異物取出,一旦發生眼內感染,病人將面臨著眼球摘除的危險。我科開展的非接觸廣角鏡下23G微創玻璃體切割術完全滿足了我院急救醫療的特色,也使眼科技術飛躍到了一個新的臺階,它已經成為了一個科室綜合實力的體現。

即便技術再先進,但對眼睛的傷害也是不可逆的。鑑於一周內連續兩次接收球內異物病人的情況,眼科專家提醒廣大市民:「看起如此不起眼的異物,但對眼睛已經是致命的傷害,大家要注意用眼安全,保護好雙眼!」。

相關焦點

  • 齊魯醫院多學科協作完成一例複雜高危縱膈鋼針異物取出術
    8月26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多學科協作完成一例複雜高危縱膈鋼針異物取出術,順利取出橫臥在無名靜脈前、被血管被膜增生組織包繞的直徑2.5mm、長6.5cm的鋼針。目前,患者術後恢復良好並順利出院。8月20日,54歲的患者石某慕名來到齊魯醫院向急診外科/創傷骨科主任桑錫光教授求助。患者1年前因鎖骨骨折於當地醫院行內固定手術治療,患者自覺康復過程順利,便從未複查。
  • 心中有「術」:玻璃體切除術
    1、玻璃體切除術治療什麼眼病?     玻璃體切除術可以幫助醫生治療幾種不同的眼病。□視網膜脫離,幫助你的醫生修復視網膜上的裂孔或裂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通過更換混濁的玻璃體和幫助你的醫生發現和修復視網膜出血的來源。
  • 一天7臺氣管異物取出手術 家長們要當心了
    就在剛剛過去的1月17日,中心兒科二區的醫務人員一天就進行了7臺氣管異物取出手術,手術對象都是幾個月至兩歲的幼兒,取出的異物全部為各種堅果
  • 不開刀,用個圈套就能取出胃內螺絲釘!
    ‍近日,華北醫療健康集團峰峰總醫院北院區消化內科,運用胃鏡技術,成功為某勞教所「失足青年」,取出吞服胃內的2根螺絲釘,勞教所領導及監管人員對該院精湛的醫療技術讚不絕口!‍元月上旬,某勞教所工作人員將一名27歲「失足青年」,因腹部疼痛被送到峰峰總醫院北院區消化內科治療。
  • 和濟眼科:玻璃體切除術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玻璃體切除術從1970年由Robert Machemer教授製造的世界上第一臺功能比較齊全的玻璃體注吸切割器(VISC),開始已經由最初的17G(玻切刀頭直徑1.5mm)發展到現在的25G和27G。      哪我們手術中說到的「G」是什麼?其實「G」就是一個表示微創手術具體技術指標的一個單位,通俗地來說也指玻切手術的切口大小。
  • 咽喉異物:如鯁在喉
    咽喉異物為耳鼻喉科門急診常見疾病之一。俗話說:「如鯁在喉」咽不下,吐不出,甚是不快。
  • 癮君子吞鐵絲逃避處理 警方依法破除「護身符」 ----婁底市成功執行兩例體內異物取出手術
    為堅決依法打擊以吞食異物抗拒審查、逃避懲罰的違法犯罪分子,維護法律的嚴肅性,支持基層依法辦案,婁底市政府第17次常務會議決定加強重症、病殘、吞食異物涉毒人員收治工作及保障力度,出臺《婁底市特殊群體涉毒人員收治管理實施辦法》《婁底市吞食異物涉毒人員收治工作辦法》,建立婁底市中心醫院監管中心治療區。
  • 醫生從他肺裡取出這東西
    7月24日,醫生進一步對龍先生進行支氣管鏡檢查發現:患者左下肺基底段開口見一腫物,堵塞基底段開口,氣管鏡無法進入,術中咳嗽劇烈,無法耐受手術,僅僅完成了腫物活檢術,醫生進行全麻手術取出異物異物初步判斷可能是火鍋底料和骨頭類食物醫生們經過詳細討論,最終取得家屬同意,在全麻下為龍先生進行呼吸介入手術。
  • 市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成功救治一名氣管異物患兒(文末附科普)
    8月1日下午四點多,無錫市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莊強爾副主任接到緊急電話,「莊主任,門診有位患兒劇烈嗆咳、憋氣,症狀和CT結果均符合氣管異物!」在家休息的莊主任迅速詢問病人的基本情況,電話通知門診醫生護送患兒至PICU(兒童重症醫學科)辦理住院,並通知手術團隊做好術前準備。
  • 20釐米鋼勺卡食道1年 食道鏡下醫生巧妙取出
    「我感到十分吃驚,從來沒遇到過類似的患者。」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於西武說,患者看上去很痛苦,手一直捂著胸部,呼吸困難。經過檢查發現,咽部至食管中上段有金屬異物,異物長度大概20釐米左右,如果不取出異物,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 雲南省中醫醫院首例甲狀腺癌根治術順利完成
    2017年2月9日,雲南省中醫醫院外二科順利完成了一臺甲狀腺癌根治術,這是一臺很平常的手術,醫生操作十分專業,護理工作十分規範,患者情況十分良好。這也是一臺很特殊的手術,因為,這是我們雲南省中醫醫院外二科建科以來,接診的第一臺甲狀腺癌根治手術,並順利完成。
  • 【重磅】我院成功完成第一例頸髓損傷伴上頜骨、眼眶粉碎性骨折手術
    10月12日我院成功完成第一例頸髓損傷伴上頜骨、眼眶粉碎性骨折的手術。這是創傷急救中心成立以來首例骨外二科、口腔頜面外科、麻醉科共同完成複合傷的病例。患者蔡某因車禍致頸髓過伸性損傷,上頜骨、眶骨粉碎性骨折,入住我院骨外二科。
  • 【熱點】銀柳花、活蟑螂,竟然從孩子耳朵裡取出
    近日,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耳鼻喉科醫生發的兩條微信在朋友圈裡傳得火熱,從孩子耳朵裡取出的蟑螂以及沾著鮮血的銀柳花照片令人觸目驚心。
  • 八旬老人誤吞3公分假牙 市二院醫生借食道鏡妙手取出
    1月9日上午,市二院耳鼻咽喉科團隊為誤將假牙吞入食道的84歲老人,成功實施了食道鏡下異物取出術,目前老人已轉危為安。
  • 【科室展示】外四科完成疝修補術和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剝脫術
    2015年8月31日上午09時,縣醫院手術室內兩組醫生(共四名)同時為兩位患者做手術。病例回顧之一:患兒,男 6歲 ,左斜疝, 主訴左側腹股溝無痛可復性包塊2年餘 。2015-8-31 09:20——10:30於手術室在靜吸複合麻醉下行左側腹股溝斜疝疝囊高位結紮術。
  • 慶雲縣人民醫院:傳統氣切和微創氣切聯合應用,完成高難度氣管切開手術!
    但因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較多,自主咳痰能力差,短期內無法脫離呼吸機。此時患者氣管插管已經接近最長帶管時間,必須行氣管切開治療。        幾年前患者曾因頸部波動性腫塊就診,診斷為右側頸動脈動脈瘤。巨大的動脈瘤橫亙在氣管之上,覆蓋在大部分氣管表面,遮擋了氣管切開手術部位,同時瘤體的壓迫造成氣管移位。患者進行氣管切開手術的風險極大,稍有不慎將造成不可挽救的大出血,導致災難性後果。
  • 金屬異物插入女童腦部3釐米...江西家長都看看吧!
    經過緊急手術後金屬異物已經取出目前該女童已脫離危險11月21日13:00左右,家住撫州東鄉的陳女士(化名)發現,孩子玩耍中不下心摔跤,導致顱內深深插入一根金屬異物,焦急的父母隨即送往當地醫院當天下午,家屬驅車到達江西省兒童醫院,該院急診科醫務人員立馬護送女童來到該院神經外科,當班醫生張賢華立即給女童複查CT等相關檢查,同時,聯繫手術室做好術前準備。醫生正在為女童做手術  根據CT顯示,醫生初步推斷金屬異物插入大約3cm左右。「異物牢牢地嵌在顱內,卡入的位置正是收納大腦靜脈血液的竇匯部,如術中不當,將引發大量出血。」張賢華醫生介紹。
  • 申力醫生提醒:近日咽喉卡異物患者較多,咽喉進異物時要注意這樣做
    最近幾日,咽喉進異物的患者增多,有患者咽喉卡魚刺、瓜子皮、燒烤籤木刺等各種異物。耳鼻喉科醫生提醒大家咽喉有異物感或卡異物,如果是比較小的刺,可以試著往外咳或者可以讓家人用勺子,筷子壓住舌頭看有沒有異物。如果能看到東西,可以試著用鑷子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