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睡覺老出汗,是蓋多了還是身體虛?

2021-03-04 養生堂

有一天午餐的時候,小養好朋友小汪說起了一件事:昨天睡到半夜忽然醒來,發現自己出了一身的汗,衣服都溼了,是不是被子蓋多了?正巧,ID叫「李夢奇」的小夥伴也發微信消息問小養「睡覺出虛汗是怎麼回事?」隨著冬季的到來,不少小夥伴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平時身體很健康,可晚上醒來後發現睡衣被汗溼透,剛開始以為是被子蓋多了,後來換成薄被後症狀仍然沒有減輕,睡眠質量也因此受到影響,白天還覺得沒有精神。其實,這種情況就是 「盜汗」。

「盜汗」是中醫的名稱,「盜」就是「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這個字形象地描述了這一症狀:每當人們入睡後,或剛一閉眼行將入睡之時,汗液像盜賊一樣偷偷地流瀉而出,一醒來汗又停止了,這就是「盜汗」。冬春季是「盜汗」的高發期,中醫認為盜汗的原因多為「陰虛」,也就是說,在漫長的冬季,儲存在人體內的「精氣」不足,體質下降時,就容易受到盜汗的「垂青」。

有不少小夥伴不重視「盜汗」。其實,汗為心之液,如果長期晚上睡覺盜汗,很容易導致精氣耗傷,夜間睡眠多夢,白天則出現精神倦怠、臉色蒼白、四肢乏力、不思飲食等症狀,進而使得免疫力下降,不僅讓人更容易罹患感冒,損害身心健康,還會誘發其他疾病。

「盜汗」也分輕重,重症盜汗是指入睡後出汗量大,汗後驚醒再次入睡後,依然再次汗出,汗出同時混有汗臭,一夜數次。如果是這類重症盜汗,就需要儘早就醫。大部分小夥伴屬於輕度或者中度的盜汗,比如睡醒後發現睡衣部分位置有少許汗溼,或者即便睡衣汗溼,再次入睡後不會再盜汗。像這樣的夜間盜汗情況如有發生,就需要注意自我的養護。

1、虛則補之,食療調養。小養建議陰虛的小夥伴多吃一點清補的食物,來滋補腎陰,比如芝麻、鴨子、牡蠣等食物,以及育陰清熱的新鮮蔬果,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地在機體健康的基礎上得到恢復。如果陰虛的同時,還伴隨有手腳潮熱、口燥咽幹的症狀,則多是陰虛火旺,也要注意在滋補腎陰的同時,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溫熱香燥的食品以及經過煎炸爆炒、性熱上火的食物。

2、加強必要的體育鍛鍊,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同時,在條件允許時,最好調節一下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溼度,比如陰虛內熱的小夥伴最好不要用電熱毯、居住環境也最好適當偏涼一些。另外,如果前一晚盜汗,第二天最好洗個澡,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同時,也要注意晾曬一下被褥,換洗一下睡衣,保持身體和寢具的清潔、乾爽。

若覺得內容不錯,不要忘記在左下方點個讚哦!

回復下列數字,了解更多。

【1】了解養生堂

【2】了解產品信息

【3】免費領取VE9日煥顏裝(已完成微信申領的小夥伴,請儘快到店領取,截止到12月31日哦)

如有疑問,還可撥打服務熱線4007006868(工作日9:00-17:00)

美麗自己,愛施家人,傳遞健康資訊,將關愛送給更多你關心的人!

相關焦點

  • 冬天腳出汗是什麼原因??
    冬天天氣寒冷,但很多人仍舊會腳部出汗,那麼冬天腳出汗是什麼原因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冬天腳出汗是什麼原因,看看吧。
  • 冬季出汗異常,要注意了
    冬天氣溫低,毛孔比較封閉,基本上不運動的話,是很少出汗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冬天的時候喝點水就要上廁所的原因。但如果在冬季出汗量或出汗時間明顯有異常,就要警惕了,這可能是身體出現了不好的信號。中醫認為,在白天醒來就出汗,尤其稍微運動就會流很多汗,同時還伴有臉色蒼白、神疲乏力、怕冷尿多、容易感冒等症狀的情況,就是自汗。
  • 關於女性在冬天補身體的禁忌事項
    女性想要補身子也是有很多的禁忌的,那我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中醫都認為女性由於身體虛我們不能濫用補藥,使用食療來進行溫補的話,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非常的有好處
  • 冬天太冷,可以穿襪子睡覺嗎?
    人的身體上存在有七經八脈,腳上也有,並且穴位數量更多;而且腳上的眾多穴位都是與身體五臟六腑有著密切聯繫的。穿襪子睡覺如果時間長了會造成下肢血液流通不暢,有可能引起下肢浮腫和腳底浮腫無血色。穿襪子睡覺會不利於腳部血液循環和透氣,容易導致汗水不容易正常排出,這時候就會容易誘發真菌滋生。長期的話是很容易患上足癬,引發腳氣病。
  • 中醫支招:氣陰兩虛該如何調理?
    近期天氣依舊炎熱,出汗、乏力、胸悶、胃口差是大家經常遇到的問題,可是背後的原因並不只是因為天氣熱,還可能是因為身體虛,就是我們俗稱的氣陰兩虛。
  • ✎ 健民科普:晚上睡覺出冷汗是怎麼回事
    晚上睡覺出冷汗,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洩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尤其是久患各種慢性病、體質虛弱之人更為多見。中醫認為,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而引起。盜汗有許多不同的原因,要找到原因,才能對症治療。1、更年期。伴隨更年期的潮熱晚上可能發生並導致出汗。這是一個非常多女性盜汗的常見原因。2、特發性多汗。
  • 奉勸大家:為什麼動一下就出汗?除了熱,也許是暗示你的身體出問題了
    幾種常見的出汗除了上述我們常見的氣虛和自汗外,事實上,中藥中還有很多出汗,讓我們來給你一些通俗科學中常見的出汗。自汗:無緣無故出汗;盜汗:睡覺時開始出汗,醒來時停止出汗;黃汗:身體浮腫,發熱,怕風,骨痛,汗衣發汗,汗色發黃;虛汗:遇到緊張或受傷時,不自覺出汗;冷汗:正常出汗有溫度,冷汗為汗出,有時伴有手腳冰涼;手足出汗:手腳經常不自覺出汗,經常用紙巾擦掌;冷汗:正常出汗有溫度,出冷汗為出汗,有時還伴有手腳冰涼;手足出汗:手腳經常不自覺出汗,經常用紙巾擦手掌.頭汗:吃飯時出汗,無汗;汗如珠:病重時出汗
  • 冬天也有中暑咳嗽?你別說,還真有
    然察其咳嗽劇烈,咽喉紅腫,心中煩躁,身體自覺發熱,汗多面紅,眠差,不踏實,半夜易醒,舌紅苔黃厚膩,知此咳嗽為太陰伏暑證。而兩尺脈弱,為熱邪傷陰之象,左關尺脈浮弦細滑為身體氣血不足,略有風寒之象,右寸關脈洪滑為暑熱上浮之象。遂診斷為:太陰伏暑證。予以藥方:杏仁湯加味。
  • 補肺氣,找補虛丸(薯蕷丸)
    咳嗽的多了,動不動就感冒的人也多了。可以自測一下:① 容易怕冷,疲乏無力,經常動不動就感冒;② 咳嗽聲低無力,平時說話聲音也細,有氣無力,懶得說話;③ 面部因氣血虛而發白,皮毛焦枯;④ 容易疲乏,活動量稍大就容易出虛汗;⑤ 有便意,但大不出來,大便能出好多汗;⑥ 舌質淡白,苔薄白。
  • 冬天進補分體質 切勿補錯身
    冬天進補屬於溫補法,即是用溫性藥材進補,吃後會感到身體溫熱,適合體質虛寒的人,但體質燥熱者則不宜服用,因容易有上火的情形,尤其是有慢性疾病者如痛風、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進補前最好先諮詢中醫師再進行。進補4大禁忌 應見好就收1.身體不虛不要補:身體健康進補要格外小心,主要是對健康沒有加分效果,猶如是叫一個氣血調和、身強體壯的人來進補,就好像在一件漂亮的衣服上貼補釘一般,多此一舉,畫蛇添足。2.陰陽不合不要補:陽虛體質卻誤用當歸、枸杞、生地黃等補陰藥,則陽氣更虛,陰虛體質而誤用高麗參、肉桂、鹿茸等補陽藥,則陰更虛,且虛火更大。
  • 4個保暖方法,讓身體如暖爐!
    最近降溫了,冬衣都拿出來穿上了,但是還是覺得冷,特別下雨又颳風的時候,身體從骨子裡畏寒,覺得冷,就差沒有出門把被窩披身上了。對於天生就手腳容易冰冷的妹子來說,一到晚上就更加難受,因為晚上睡覺腳都是冷的。如何能夠緩解這種狀態呢?
  • 冬天 抓住這片護心的「神仙葉」 冬天 腳總出汗也別忽視 舒服過冬的小秘方 快點收藏起來吧!
    在咱東北,一到冬天大夥最想要保護的是啥?就三字兒:心!血!管!
  • 冬天多吃這些肉類蔬果
    冬天除了外在的防寒保暖,內在「養護」也非常重要,而且冬季還是一個最適合進補的養生季節,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適合冬季飲食養生的小常識。
  • 手腳愛出汗,有個偏方:泡白蘿蔔明礬水
    出汗是我們調節身體內部的溫度的一個重要方式,為了將體溫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把多餘的熱量隨著水分蒸發出體外,從而達到降溫的效果。
  • 提醒大家:睡覺時,腳突然踩空,身體還抖一下,說明什麼問題?早知早受益!
    睡覺時,腳突然踩空,身體還抖一下,說明什麼問題?早知早受益!關於睡覺時身體不由自主抖動這個現象,專家的解釋是:臨睡肌抽躍症。身體長期不放鬆,那麼睡覺的時候也會變得非常緊繃,很容易就出現踩空的感覺。例如人們在睡覺時,應該是最放鬆的狀態,但是因為工作壓力大、疲勞加速,會讓人異常勞累,這樣的勞累,會在睡覺時,很快的進入夢境中,為此有些時候,會發現出現這種情況。
  • 冬天喝紅豆粥好還是喝綠豆粥較好?看一下你喝對了嗎?
    而且在冬天喝一些粥,可能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也是非常好的,但是有些人可能會有些疑問,在冬天的時候喝紅豆粥比較好,還是喝綠豆粥比較好呢,可以看一下你到底喝對了沒有?我們都知道,在家庭之中可以做許多的粥品,其實最不建議大家喝的就是大米粥,因為它的升糖指數是非常快的,而且每一顆大米中它們的升糖指數大約是在69左右,一件是中等水平的升糖食物了。
  • 【康健】睡覺時身體突然抖一下?知道答案嚇一跳!
    偶爾睡覺時突然抽動一下的現象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會出現。  這也是為什麼小孩子長身體的時候,容易「踩空驚醒」的原因。  肌抽躍現象不是很劇烈,但頻次較多,可能是由於肝腎虧虛、氣血不足而引起的表現。  也就是說,睡覺時頻頻出現身體突然抖一下,或許是大腦在向你發出信號,告訴你身體健康已經開始亮紅燈,你該去看看醫生了。  睡前可以伸展腓腸肌、足部肌肉,這有助於預防抽筋。伸展方式與腿抽筋時,伸展腓腸肌和足部肌肉的方法一樣。  睡前適當補充水分,有利於身體健康。
  • 一個不會出汗的人
    安德魯:我從不出汗,因為我的身體很特殊,是的,我當時沒有出汗。這是一個可疑的說法。有些人不會流汗,或者流汗很少。《泰晤士報》指出,安德魯的母親,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炎熱的環境下不會出汗。當其他人都滿臉通紅、渾身溼漉漉的時候,他們卻表現得沉著冷靜,這種現象在歷史上一直被認為是皇室地位的彰顯,但不出汗的症狀,即無汗症,在醫學上是有害的。
  • 寶寶睡覺愛舉雙手,鄰居說是寶寶上火了?
    寶媽:小芳的小寶寶萌萌已經半歲了,別提多討人喜歡了,小芳更是視為掌上明珠。萌萌的一舉一動,小芳都覺得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