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支招:氣陰兩虛該如何調理?

2021-02-22 岐黃名師堂

近期天氣依舊炎熱,出汗、乏力、胸悶、胃口差是大家經常遇到的問題,可是背後的原因並不只是因為天氣熱,還可能是因為身體虛,就是我們俗稱的氣陰兩虛。

生活中我們常見的氣陰兩虛症狀,主要是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疲倦乏力,自汗舌淡脈虛無力。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出汗多了,耗氣,傷陰,就可以造成,氣陰兩虛。這雖然不是急症,卻也給很多人造成一定困擾。

 

那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調理自己身體的呢?大家的做法又是否對症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視頻。

《素問·陰陽別論》中記載,陽加於陰謂之汗。我們在夏天,經常會遇到出汗、乏力、胸悶、胃口差的情況,那麼這時候,很可能是身體虛。

 

身體虛可能會產生很多狀況,例如心慌,胸悶,氣短,語音低怯,沒有勁,容易出汗,這些屬於氣虛。口乾,舌燥,是身體的體液的不足,這些是陰虛。

1合理飲食,少吃冷飲

合理飲食,可使用飲食調理,適量多吃益氣健脾的食物,如糯米、小米、大麥、山藥、紅薯、馬鈴薯、黃豆、白扁豆、香菇、蜂蜜等。冷飲要儘量少吃,冰糕,冰鎮飲料要儘量避免。

2適度鍛鍊

 

適當的運動除了可以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也可調節心境,穩定情緒,但是天熱的時候,運動鍛鍊可選擇在清晨或傍晚等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

 

如果運動過程中出汗過多,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衝頭、淋浴。

3規律作息

 

睡眠是人體自我修復的必要過程,良好的睡眠可以使人頭腦清醒、反應敏捷、精力充沛、減少失誤、提高效率。所以日常注意保持規律作息,不要過度勞累、不要熬夜。

4心態平和

 

心態要平和,不要思慮過多,多和親朋好友交流,培養對身心有益的興趣愛好,有助於保持平和的心理狀態。

如果身體持續心悸氣短,自汗,並伴隨氣短乏力,疲倦等氣陰兩虛的症狀時,也可考慮服用生脈飲。生脈飲由麥冬、黨參(人參)、五味子組成,具益氣、養陰生津的功效,用於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自汗等症狀的調理。 

相關焦點

  • 氣陰兩虛百病生,生脈顆粒了解下
    但是有一點我們需要注意,儘管秋季「燥」最易侵襲人體,但在中醫看來,肺主氣,肺氣受損,故氣短懶言、神疲乏力;因此我們遇到的單純的燥邪傷肺是比較少的,更多的時候,遇到的是一種氣陰兩虛的情況。氣在中醫學中既是人體的構成元素之一,也是人體內各種生命活動的推動力,推動著人體中各種有形、無形的生化、轉化和運行。
  • 藥食同源:氣陰兩虛汗如雨,養陰人參烏梅湯
    氣陰兩虛又稱氣陰兩傷、氣陰不足。
  • 心脾兩虛:心悸失眠、食少腹脹、大便稀溏,這2個方法幫你改善
    與其交流一番,確定為心脾兩虛之證。這位朋友的症狀,其實很多讀者都會有,所以今天就來聊聊這心脾兩虛所導致的心悸失眠、食少腹脹、大便稀溏。心脾兩虛所導致的心悸失眠、食少腹脹、大便稀溏該如何調理?首先我們要明白一件事,心脾兩虛病不是一個簡單的病症,而是心血不足及脾氣虛弱兩個方面的共同表現。
  • 補陽偏方:一個只有四味藥的補腎良方,專門調理腎陰陽兩虛,了解的人很少
    調理腎陰虛,很多人都知道可以用六味地黃丸或者左歸飲;調理腎陽虛可以使用腎氣丸或者右歸飲;那麼調理腎陰陽兩虛呢?用什麼方藥?把腎陰虛的藥和腎陽虛的藥加起來服用,這樣可行嗎?顯然是不可行的。而調理腎陰陽兩虛的方子其實是一個現在很少使用、但卻藥味極其簡單的「龜鹿二仙膠」。
  • 冬季尿頻原因,中醫調理尿頻方法
    冬季尿頻原因中醫認為小便頻數主要由於體質虛弱,腎氣不固,膀胱約束無能,其化不宣所致。此外過於疲勞,脾氣虛,上虛不能制下,土虛不能制水,膀胱氣化無力,而發生小便頻數。另外,溼熱、肝氣鬱結體質的人也容易出現小便頻數的表現,需要區分對待。冬天氣候寒冷,人體各軟組織(皮膚與血管)為了禦寒,呈收縮狀態,此時更容易出現尿頻現象。
  • 冠心病治療:讓我們看看中醫怎麼治療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往往傾向於吃西藥治療,見效快,但中醫藥同樣可以對冠心病有著很好的療效,中醫是怎麼治療冠心病的,我們來了解一下。根據冠心病患者不同的臨床表現,採取不同的治療手法,如急則治杯、緩則治本、先攻後補、先補後攻、攻補兼施等,堅決避免一攻到底或只知補虛而忽視疏導痰瘀,所以,中醫治療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概括為兩種:
  • 寒冷的冬季,肝腎兩虛的人會怎樣?
    失眠多夢——肝腎兩虛,精血不足,心神失養,導致失眠。脫髮白髮——腎藏精,其華在發;肝藏血,發為血之餘。肝腎兩虛,毛髮失養。 立冬一到,天地萬物都該從秋收的狀態轉為「冬藏」了。養精蓄銳,斂陰護陽,貯藏陰精,首先做到不熬夜、不嗜酒、不過度房事,不妄洩自己。然後再從以下三部展開。肺金生腎水,秋冬換季時,潤肺也可以幫助我們滋腎水。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百脈流經於肺,經肺的呼吸,進行體內外清濁之氣的交換,然後再通過肺氣宣降作用,將富有清氣的血液通過百脈輸送到全身。
  • 【女性保健】月經失調的中醫調理
    為此,中醫院名醫堂開闢了女性保健專區,針對女性經期、孕產期、更年期等不同生理時期和易發疾病如月經不調、盆腔炎、色斑、乳腺炎、產後乳脹、產後風溼,更年期症候群、老年性尿失禁、失眠、慢性疲勞症候群等疾病進行中醫調理及幹預, 為廣大女性提供專業、安全,綠色的傳統中醫健康服務。
  • 腳底冰涼的人該如何去調理
    而很多女性都有氣血虛弱的症狀,到了冬天,腳涼的症狀會更加嚴重,這時候他們就要好好的調理了。1、腳總是涼是怎麼回事血和腸胃病患者,營養缺乏者或甲狀腺功能減退引起全身或者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者,或者肢體末梢血液循環障礙,都會導致手腳冰涼。特別是女性經期孕期和產期,由於體虛,更容易引起手足冰涼。經常、長期的手腳冰涼,可以稱為「冷寒症」。
  • 二仙湯:調理腎陰陽互損,溫陽滋陰降火
    但人體陰陽兩氣相互交錯,可相互轉換,推動腎功能的協調平衡,當陰陽偏衰到一定程度可出現陰損及陽或者陽損及陰的情況。男性腎陽虧虛,也可繼而出現腎陰虧虛的現象,女性到了更年期前後,也容易出現腎陰陽整體衰退的情況,出現婦女絕經前後諸症。
  • 【收藏】消滯、去膩、下火湯水,春節調理必備!
    醫生支招,除了可以多吃纖維素含量豐富的食材,葷素搭配,以促進消化之外,不妨準備一些消滯、去膩、下火的湯水以調理身體狀況。適用於睡眠不足、口乾煩躁、肝火、上炎、身體疲乏無力等氣陰兩虛之症。  轉自:羊城晚報嶺南名醫館文/羊城晚報記者 餘燕紅
  • 收起消滯、去膩、下火湯水,春節調理必備
    廣州市中醫醫院藥劑科副主任中藥師王小英支招,除了可以多吃纖維素含量豐富的食材,葷素搭配,以促進消化之外,不妨準備一些消滯、去膩、下火的湯水以調理身體狀況。適用於睡眠不足、口乾煩躁、肝火、上炎、身體疲乏無力等氣陰兩虛之症。
  • 肝鬱氣結:一茶一湯一方劑,治療調理兩不誤
    丹梔逍遙散就是在其基礎上,增加了丹皮和梔子兩味藥,這個方子的主要作用為疏肝解鬱、行氣、養心安神。在此基礎方之上,也可因人而異地加入川芎、陳皮、佛手、刺五加、雞血藤以及五味子等。除了服用方劑之外,我們也可以在日常飲食上進行輔助治療。玫瑰花佛手代茶飲春天容易肝氣鬱結,如果總覺得心緒不寧、睡眠欠佳、沒有精神,就可以用此代茶飲調理一下。玫瑰花是一味非常好的疏肝解鬱的藥材。
  • 中醫保健:男性保健之中醫補腎
    中醫認為精子稀少屬虛勞範疇,多因先天稟賦不足,或房勞過度損傷腎精,或大病久病,氣血兩虧,腎精化源匱乏,最終導致腎精不足而成本症,因此說腎之虛損是導致精子稀少的直接原因。但是腎之虛虧又包括腎氣、腎陽、腎陰等方面,到底哪方面的虧虛會導致精子稀少呢?
  • 秋冬季節,中老年朋友容易虛火旺,到底該怎麼調理呢?
    老年人在出現這些症狀時要及時調理,那麼老年人虛火旺怎麼調理呢?清淡飲食:飲食儘量清淡,少沾菸酒,宜服用生津養陰、清心降火的食物,如銀耳、靈芝、百合、金針菜、蓮子、連子心、酸棗仁、黃魚等。多吃清肝瀉熱的食物:要適量多吃清肝瀉熱的食物,如苦瓜、苦菜、西紅柿、綠豆、綠豆芽、黃豆芽、芹菜、白菜、包心菜、金針菜、油菜、絲瓜、李子、青梅、山楂及柑橘等。
  • 【中醫養生】胃氣不足如何調理
    4、香菇香菇也是被稱為是素中之葷的美譽,特別是對於脾胃虛弱,氣血虧虛的人有調理和補胃氣的效果。包括蘑菇也可以益胃腸,化痰理氣。
  • 補肺氣,找補虛丸(薯蕷丸)
    而衛氣弱的人,肺氣也虛,外邪一來,就會潰不成軍,病毒入侵從皮膚、呼吸道黏膜開始,因此最先受傷出現症狀的就是肺了。小兒先天脾肺不足,肺衛之氣還沒長全,所以孩子容易感冒; 脾虛久了,不能使清氣上升到肺,也會使肺氣虧少; 講話多傷肺氣,尤其講到嗓子啞、嗓子變音時,肺氣肯定是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