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同源:氣陰兩虛汗如雨,養陰人參烏梅湯

2021-02-12 春苗萌芽

氣陰兩虛又稱氣陰兩傷、氣陰不足。                                                                        

常見於熱性病過程中,熱在氣分,汗出不徹,久而傷及氣陰;或熱盛耗傷津液,氣隨液脫;或溫熱病後期及內傷雜病,真陰虧損,元氣大傷。也可見於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                                                                                              

症見口渴、氣短等。治宜益氣生津養陰。                                                                                            

程度較輕的稱為「氣陰不足」,較重的稱為氣陰兩虛。症狀多見肢疲神倦, 少氣懶言,口乾舌燥,自汗盜汗,潮熱口渴等等。                                                                                                                                                                                                                                                                                                                                                                                                       多起於溼熱洩瀉,由於瀉下無度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水液耗失,陰津受劫,液虧氣虛,肌膚失養,故目眶及前囟凹陷,皮膚乾燥或枯癟,啼哭無淚,唇紅而幹,精神萎靡。水液不足,故小便短少,甚或無尿。胃陰傷,無津上承,故口乾、口渴引飲。氣陰不足,心失所養,故心煩不安。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苔,脈細數,均為氣陰損傷之象。                                                                                                                                                                           

益氣養陰,酸甘斂陰。烏梅人參湯加減。常用藥:人參、炙甘草補氣扶脾,烏梅澀腸止瀉,木瓜祛溼和胃,四藥合用且能酸甘化陰,蓮子、山藥健脾止瀉。久瀉不止加山楂炭、訶子、赤石脂澀腸止瀉;口渴引飲加石斛、玉竹、天花粉、蘆根養陰生津止渴;大便熱臭加黃連清解內蘊之溼熱。

猜你還想看:

盜汗食療 這樣吃趕走盜汗

虛汗停顆粒的作用是什麼?

自汗盜汗嚴重,什麼都沒幹就覺得很累,這是虛勞了,4個方法改善

五味子泡水喝,擺脫自汗、盜汗

相關焦點

  • 氣陰兩虛百病生,生脈顆粒了解下
    但是有一點我們需要注意,儘管秋季「燥」最易侵襲人體,但在中醫看來,肺主氣,肺氣受損,故氣短懶言、神疲乏力;因此我們遇到的單純的燥邪傷肺是比較少的,更多的時候,遇到的是一種氣陰兩虛的情況。氣在中醫學中既是人體的構成元素之一,也是人體內各種生命活動的推動力,推動著人體中各種有形、無形的生化、轉化和運行。
  • 中醫支招:氣陰兩虛該如何調理?
    近期天氣依舊炎熱,出汗、乏力、胸悶、胃口差是大家經常遇到的問題,可是背後的原因並不只是因為天氣熱,還可能是因為身體虛,就是我們俗稱的氣陰兩虛。
  • 冬季進補好時節 藥食同源兩相宜
    三、根據體質調養    氣虛體質藥物養生:平時氣虛之人宜常服人參、黃芪之類,氣虛甚者,可用補氣的複方進行滋補,如脾氣虛,宜選四君子湯;脾虛大便不實者,宜選參苓白朮丸;肺氣虛,宜選補肺湯;腎氣虛,宜選腎氣丸。血虛體質藥物養生:常用的補血藥物如當歸、何首烏等,血虛較重者,可用複方補益,如當歸補血湯、四物湯、歸脾湯。
  • 走進人參王國——行天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眾所周知,人參是百草之王,具有悠久的藥用歷史,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安神等功效,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被公認為延年益壽的佳品。在中國,長白山區是人參的主產區。據宋代《太平御覽》記載,早在公元3世紀中葉,長白山區就已經開始有人採挖人參了。
  • 一個好方:五物人參湯
    五物人參湯,出自明代魯伯嗣所著《嬰童百問》。是為「小兒流行病身熱,不惡寒反惡熱,咳嗽,心腹脹妨」打造的方子。組成:人參、甘草(炙)各0.3克;生地黃、麥門冬(去心)、茅根各1.8克。人參不僅大補元氣,還可補脾益肺,生津安神。肺虛咳喘,脾虛食少均可用。炙甘草藥性甘平,不僅健脾益氣和中,若肺失宣降引起氣喘咳嗽,無論外感內傷,寒熱虛實,,均可應用。
  • 杏仁:冬天咳嗽少不了這藥食兩用的乾果~
    此方的應用主體是肺腎兩虛的中老年人:「杏仁(去皮尖,微炒)半兩,胡桃肉(去皮)半兩。上件入生蜜少許,同研令極細,每一兩作一十丸。每服一丸,生薑湯嚼下,食後臨臥。治久患肺喘,咳嗽不止。」老年人易發咳嗽、喘憋、痰多等,與肺腎功能下降有關。像杏仁煎這樣的食療方法,寓藥治於食治,長期應用,慢慢調理老年人久喘久咳,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 一個妙方:五物人參湯!
    組成:人參、甘草(炙)各0.3克;生地黃、麥門冬(去心)、茅根各1.8克。人參不僅大補元氣,還可補脾益肺,生津安神。肺虛咳喘,脾虛食少均可用。生地黃,歸心、肝、腎經,為清熱涼血藥,有清熱生津滋陰,養血的功效。麥冬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陰藥,性微寒,味甘微苦。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 人參禁忌:這8類人不宜服用人參
  • 冬天咳嗽少不了這味藥食兩用的乾果,補肺益腎、止咳平喘,療效甚佳
    此方的應用主體是肺腎兩虛的中老年人:「杏仁(去皮尖,微炒)半兩,胡桃肉(去皮)半兩。上件入生蜜少許,同研令極細,每一兩作一十丸。每服一丸,生薑湯嚼下,食後臨臥。治久患肺喘,咳嗽不止。」像杏仁煎這樣的食療方法,寓藥治於食治,長期應用,慢慢調理老年人久喘久咳,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於是,文獻中的這則杏仁煎,就被現代人變通為食治藥膳,給以了「蜜餞雙仁」的名字。
  • 鵝:全身是寶藥食俱佳
    論述所及,皆讚譽鵝不僅是滋補健身的佳品,具有調和五臟之功能,而且食鵝肉對糖尿病大為有益。      鵝肉性平,味甘。入肺、脾經。益氣補虛,和胃止渴。鵝血鹹、平。為解毒藥,古時用以沙蝨、射工毒,治噎嗝;最近報導,可治胃癌、食管癌、白細胞減少症,並能解鉛毒。鵝膽苦寒,解熱,止咳,消瘡痔。鵝油治皸裂。鵝涎治骨刺鯁喉。
  • 補陽偏方:三味藥壯陽,一般十天後你就有體會了!
    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健身壯陽茶的製作方法:西洋參片【根據自己的體質】2---5克;北五味子【根據自己的體質】10----16粒;枸杞子 10----12粒。將三味藥放入優質的保溫杯內,加入沸水蓋緊杯蓋燜一個小時以上就可以飲用了。         喝完後,可以將枸杞,西洋參一同服下。茶的功效就不多說了,一般十天後你就會有體會了。
  • 人參、黨參、西洋參的正確使用方法,請收藏!丨健康之路
    如何合理運用人參、黨參、西洋參,在冬季正確調補身體,請聽專家怎麼說~用「參」補身體是很多人的「共識」,但是參類進補需要對應體質,如果選用不當,不僅不能增益,還會損害身體健康。今天就跟專家一起來認識「參」類,科學進補吧~人參不能亂用,尤其是在秋冬季節,如果陽氣不虛的人在秋冬季節選用人參進補,就會造成上火!
  • 中秋 | 玉兔搗藥不可求,養生常識要牢記
    「玉兔搗藥」是中國神話傳說故事之一,源於漢樂府《董逃行》: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玉兔因觸犯玉帝旨意,每到月圓時,就要在月宮裡拿著玉杵,為天 神跪地搗藥以示懲罰。 那麼,傳說中的玉兔搗的什麼藥? 根據神話傳說,玉兔搗的藥叫蛤蟆丸,藥效乃是長生不老。古代帝皇出於對長生不老的渴望,歷來追求煉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