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社交媒體管理法:挑戰與探索

2021-02-15 清華全球傳播

參考文獻:

Committee on the Elimination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2013): General recommendation No. 35, Combating racist hate speech: 10.

Committee of Ministers (1997): Recommendation No. R (97) 20 of the Committee of Ministers to the Member States on 「Hate Speech」. Straßburg: Council of Europe: 106. https://www.coe.int/t/dg4/cultureheritage/mars/source/resources/references/04%20-%20CM%20Rec(97)20%20Hate%20Speech.pdf

Meibauer, Jörg (2013): Hassrede - Von der Sprache zur Politik. In: Meibauer, Jörg (Hrsg.) Hassrede / Hate Speech: Interdisziplinäre Beiträge einer aktuellen Diskussion. Gießen: Gießener Elektronische Bibliothek: 1-16.

http://www.faz.net/aktuell/politik/inland/so-funktioniert-das-netzwerkdurchsetzungsgesetz-15370362.html

Wissenschaftliche Dienste (2017): Entwurf eines Netzwerkdurchsetzungsgesetzes: Vereinbarkeit mit der Meinungsfreiheit, Berlin: Deutscher Bundestag: 7.

https://www.bundestag.de/blob/510514/eefb7cf92dee88ec74ce8e796e9bc25c/wd-10-037-17-pdf-data.pdf

社交媒體管理法全文:Deutsches Bundesministerium für Justiz und Verbraucherschutz, Gesetz zur Verbesserung der Rechtsdurchsetzung in Sozialen Netzwerken (Netzwerkdurchsetzungsgesetz - NetzDG), 2017. 09. 01. https://www.gesetze-im-internet.de/netzdg/BJNR335210017.html

社交媒體處罰金條例:Deutsches Bundesministerium für Justiz und Verbraucherschutz, NetzDG-Bußgeldleitlinien: Leitlinien zur Festsetzung von Geldbußen im Bereich des Netzwerksdurchsetzungsgesetzes (NetzDG), 2018.03.22.

http://www.bmjv.de/SharedDocs/Downloads/DE/Themen/Fokusthemen/NetzDG_Bu%C3%9Fgeldleitlinien.pdf?__blob=publicationFile&v=3

谷歌用戶舉報頁面:

https://support.google.com/legal/contact/lr_netzdg?hl=de

臉書用戶舉報表單:

https://www.facebook.com/help/contact/1909333712721103

德國聯邦司法部用戶舉報頁面:https://www.bundesjustizamt.de/DE/Themen/Buergerdienste/NetzDG/Service/Formulare/Formulare_node.html;jsessionid=16111710628883C42B247A524477D3E7.2_cid386

《時代周報》,走在立法之前,臉書和推特開始大刪除:http://www.zeit.de/digital/internet/2018-01/soziale-netzwerke-facebook-twitter-hasskommentare-eu-kommission-untersuchung

《時代周報》,德國聯盟黨和社民黨支持試行NetzDG :http://www.zeit.de/digital/internet/2018-02/netzdg-groko-spd-cdu/komplettansicht

Golem, 新出臺NetzDG罰金條例:

https://www.golem.de/news/leitlinien-zu-netzdg-regierung-legt-bussgeldvorgaben-in-millionenhoehe-fest-1803-133560.html

《明鏡周刊》,科隆警方對馮·施託希提出刑事起訴:

http://www.spiegel.de/politik/deutschland/koelner-polizei-stellt-strafanzeige-gegen-beatrix-von-storch-a-1185793.html

 The local, 一項德國新法案可能鼓勵社交媒體進行網絡審查: https://www.thelocal.de/20180105/is-a-new-german-law-encouraging-social-media-giants-to-censor-opinions

Golem, 違法舉報量遠低於預期: https://www.golem.de/news/netzwerkdurchsetzungsgesetz-viel-weniger-beschwerden-als-erwartet-1803-133125.html

 Netzpolitik.org, NetzDG生效六月未見罰金記錄:https://netzpolitik.org/2018/sechs-monate-und-kein-bisschen-bussgeld-netzdg-bleibt-ohne-strafenkatalog/

《明鏡周刊》,國務秘書科爾博告誡社交媒體: http://www.spiegel.de/netzwelt/netzpolitik/netzdg-staatssekretaer-ulrich-kelber-warnt-soziale-netzwerke-a-1188131.html

《南德意志報》,AfD刪推事件:不足以追究刑事責任:http://www.sueddeutsche.de/politik/afd-kein-fall-fuer-das-strafrecht-1.3813082

Vice, 從NetzDG到HetzDG,政治小丑如何利用新法案噤聲政治對手:

https://motherboard.vice.com/de/article/kznxz3/vom-netzdg-zum-hetzdg-wie-trolle-das-maas-gesetz-nutzen-um-politische-gegner-mundtot-zu-machen

聯邦司法部:NetzDG的違法內容定義,見Q&A 第五條:

https://www.bundesjustizamt.de/DE/Themen/Buergerdienste/NetzDG/Fragen/FAQ_node.html#faq10018912

《明鏡周刊》,NetzDG及其後果:諷刺評論家也淪為受害者:http://www.spiegel.de/netzwelt/netzpolitik/netzdg-und-die-folgen-auch-gagschreiber-unter-den-opfern-a-1186013.html

相關焦點

  • 臉書正在看著你:社交媒體時代的數據隱私
    從成立以來,臉書一步步成為世界上最大最活躍的社交平臺,伴隨著臉書將世界各地的民眾連接在一起,對於國際社會對於臉書的期待也與日俱增。麥克盧漢在電視尚且沒有普及的時代所暢想的「地球村」似乎正在扎克伯格神奇的手裡成為現實。但在臉書日益成為網際網路領域的「巨無霸」時,越來越多的挑戰也隨之而來。
  • 新版《藥品管理法》「嚴」字當頭,守住藥品安全底線
    昨天,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今年12月1日起施行。藥品關乎每個人的健康,這部法律新修訂後,有哪些重大的變化和亮點?四個「最嚴」守住藥品安全底線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要求,藥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活動的全過程,都要保證信息真實、準確、完整和可追溯。藥企不光要對藥品全生命周期擔責,而且一旦違法,成本也大大增加。
  • BBC英語:社交媒體上的我...
    如今有很多社交媒體平臺,如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nstagram,他們各不相同。問題是,當我們使用不同的數字平臺時,我們是不是使用不同的身份?這些推文、貼子、熱門標籤對我們的語言和心智有什麼影響?And psyche means mind.Well, it’s messed with my mind.
  • 四分之一德國人不信任傳統媒體,而相信秘密組織的存在
    在新冠疫情中,很多德國人根本不相信疫情的真實存在,而更相信所謂的陰謀論。
  • 食品級接觸材料法規篇——德國LFGB
    >德國食品接觸材料相關法律法規 2005年9 月,德國新食品和飲食用品法LFGB 取代了食品和曰用品LMBG 。它又稱《食品、菸草製品化妝品和其它曰用品管理法》是德國食品衛生管理方面最重要的基本法律文件,是其它專項食品衛生法律、法規制定的準則和核心。出口德國的食品接觸產品除要符合歐盟1935/2004/EC法規外,還應符合德國LFGB法規第30和31條的相關要求。
  • 中英對照:國會暴亂,社交媒體在責難逃
    社交媒體在這場國會暴亂中劣跡斑斑,在責難逃。曾以自由言論之高科技平臺而粉墨登場的社交媒體卻日益淪為極端右翼勢力的有利工具,為其煽動仇恨,鼓動暴亂興妖作怪,推波助瀾。對大選結果極其不滿的川普和其支持者們,利用社交媒體散布陰謀論,指責選舉舞弊,並組織大規模暴亂以向美國最神聖的憲章立法機構發動襲擊。
  • 含英語、法語、德語|中國新聞網招募海外社交媒體運營專員&國際新聞編輯
    中新社是亞洲上網最早的中文媒體。www.chinanews.com於1995年在香港上網。1999年1月1日,中新社北京總社開辦中國新聞網,域名為:www.chinanews.com.cn。中新網以其無可比擬的通訊社原創新聞資訊優勢,成為眾多海內外網絡媒體的資訊源泉。
  • 醫療器械要納入《藥品管理法》
    據國家藥監總局網站消息,在會上確定的2017年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工作中,包含有一項任務:「推動將醫療器械特別規定納入《藥品管理法》修訂內容,提升醫療器械監管法律層級。」另外,在前不久的某次會議上,藥監總局器械司一位副司長在總結2016年醫療器械上市後監管工作時,也有提到「積極配合展開《藥品管理法》醫療器械特別規定修訂」。
  • 獨家:白宮將與社交媒體公司合作 阻止反疫苗假消息瘋傳
    3D列印的Facebook標識和新冠字樣圖 路透/Dado Ruvic美國政府一位高級官員表示,白宮已就打擊COVID假消息接觸Facebook、推特和Alphabet旗下谷歌等社交媒體公司此前尚未有過白宮與這些公司直接接洽以緩解該挑戰的報導。白宮幕僚長克萊因(Ron Klain)此前曾表示,政府將嘗試在此問題上與矽谷合作。
  • 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明確了
    8月26日,新版《藥品管理法》正式審議通過。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將於今年12月1日起正式「上崗」施行。引發社會熱議的和藥品有關的各種疑問,在這部新版《藥品管理法》中都能找到答案。假藥?劣藥?界定更明確修訂前的《藥品管理法》對假藥、劣藥範圍界定比較寬泛,不便於精準懲治。
  • 新藥品管理法實施,被罰110多萬!
    因銷售劣藥瓜蔞,正好橫跨新藥品管理法實施,同時適用於新、舊藥品管理法,該案有二個看點:看點一:新藥品管理法實施前處罰1.3倍,罰6千多元;實施後,處罰11倍(不足10萬,按10萬計),處罰110萬,關鍵是只賣了159.2元。
  • 引入OEC管理法 阻截4起電信詐騙案
    2016年初,葉永振在全行安全保衛條線發出了向海爾集團OEC管理法學習的號召,貫徹落實「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管理理念及「梳理流程、強化執行、總結分享、優化提升」的管理模式,力求達到讓每位員工一到達工作崗位就進入戰備狀態,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做到什麼程度,都瞭然於心,實現「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人人不漏項」。
  • 笑死:這次德國郵政DHL玩翻車了
    這不,最近德國郵政DHL的社交媒體部門近日就推出了一項有關品牌形象的營銷活動:在社交媒體上向網友有獎徵集2019年「DHL粉絲照片」。DHL社交媒體部門的本意是大家提供一些漂亮的,有趣,正能量的照片,從而贏取拍立得、沙灘浴巾的小獎品。用很小的成本獲取一些質量不錯的照片,同時順便宣傳一把,提升自身形象。
  • VOA慢速:社交媒體熱議英國王室新成員
    人們在推特和其他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了很多關於英國哈裡王子和蘇塞克斯公爵夫人梅根·馬克爾第一個孩子即將出生的消息。
  • 東遠F&B 一則創意廣告「引爆」韓國社交媒體
    東遠F&B 一則創意廣告「引爆」韓國社交媒體 最近,綜合食品品牌東遠F&B的一則廣告在韓國火了,該廣告由韓國男演員曹政奭和韓國女團A Pink成員孫娜恩出演。強調「一人食」HMR(家庭方便食品)要素,以「簡便料理」的概念介紹東遠金槍魚產品,受眾人群指向千禧一代。
  • 有黑歷史,就別來社交媒體嘚瑟......
    結果這張照片隨即在社交媒體上引來網友嘲笑,有人回憶起切尼昔日打獵誤傷同伴的黑歷史,還有人則提到切尼有關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謊言。推特截圖前述照片由切尼的女兒利茲·切尼於26日發布,RT稱,利茲目前是一位來自懷俄明州的共和黨議員,RT將這條勸大家戴口罩的推特稱作「進行道德說教的推特」。
  • 惡趣味挑戰風靡社交媒體!
    在美國,還有不少人在超市裡進行著舔冰淇淋的挑戰。視頻裡可以看到,一個女孩把超市未開封的冰淇淋拿出來,打開蓋子之後,居然用舌頭舔了冰淇淋表面,然後嬉皮笑臉地著放回去貨櫃裡面。而拍攝視頻的男子還一邊笑,一邊叫她快點放回貨櫃裡面。
  • 【社會】社交媒體成幫兇!英國少女看到自殘照片後自殺
    14歲的Molly Russell在2017年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家人發現,在她死前瀏覽了社交平臺 Instagram的自殘照片。Instagram老闆Adam Mosseri告訴BBC:「我們將改變政策,禁止上傳任何有關自殘的照片。」
  • 巴西少女遭33人輪姦,視頻被上傳社交媒體,震驚全國
    巴西33名男子涉嫌下藥輪姦一名16歲少女,並在社交媒體上「炫耀」輪姦視頻,震驚全國。
  • 社交媒體變武器:俄黑客用Twitter無痕訪問政府電腦
    =======社交媒體的武器化時代北京時間7月30日消息,據《財富》網絡版報導,俄國黑客找到了使用Twitter與目標電腦裡已感染的惡意軟體溝通的方法,這可以使他們侵入機密政府電腦系統的同時掩蓋自身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