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6日凌晨兩點一十分,享年59歲的詩人汪國真逝世。 詩人大衛在微博透露,「不敢相信,詩人汪國真今凌晨兩點十分去世,剛打手機,接電話的是他妹妹,這是一個非常謙遜的人,有君子之風。與他出行過幾次,印象特別好,音容笑貌依在……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1956年,汪國真在北京出生。他於1978年剛剛踏入暨南大學中文系。20世紀80年代初,新詩以振聾發聵的聲音啟蒙國人精神潮流,他在新詩的影響之下開始寫詩。但青年的汪國真每每寫出合轍押韻的詩卻石沉大海,退稿率高達90%。
汪國真的繪畫作品
1984年歲末,26歲的汪國真以一首《我微笑著走向生活》被大眾認可。「我是一根勁竹經得起千擊萬磨。生活裡不能沒有笑聲,沒有笑聲的世界該是多麼寂寞。什麼也改變不了我對生活的熱愛,我微笑著走向火熱的生活!」直白且朗朗上口的詩文被《青年博覽》、《青年文摘》相繼轉載,他的名字才開始見諸報端。
汪國真繪畫作品
然而80年代的讀者是在北島、食指、顧城、芒克和舒婷的朦朧詩中哺育下成長的;在隱約、含混甚至有些歧義的詩意氛圍中,表達十年浩劫後青年人在執著中的奮起、迷惘中的追求。但汪國真這樣直白淺露「格言式」風格的詩歌,卻沒有幾個人真正的欣賞。直到90年代的到來,新一代青年不了解北島為何批判,不明白顧城何以憂傷。這時汪國真詩中的浪漫,才得以顯現,打動了無數人的心,陪伴他們度過了甜蜜又煩惱的校園歲月。
詩歌評論家劉春在微信中寫道:「在首都機場聽說汪國真於今日凌晨病逝,享年59歲。這是一個我中學時熱讀過的詩人。其實,幾乎所有70後詩人都讀過他,雖然有的人成長起來後不敢承認這一過程。去年汪國真來桂林,我們還一起夜遊兩江四湖,可惜……。這是一個很謙遜的君子。悼念!」
最後,願他在天堂一切安好
註:
本文部分轉載於 復見斯人(ObituaryPoetry)
文|孫國華
娛論界
_________________
歐美娛樂各種侃,寰宇趣聞各種聊
▲ 長按上方,動動手指,輕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