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服務員提醒顧客合理消費避免浪費被罵」的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下面的視頻顯示,一對青年男女在北京市豐臺區一家火鍋店就餐時執意加菜,不顧服務員避免浪費的提醒,並拍桌子吼道:「我樂意」、「管得著嗎?」
2月15日晚,一對青年男女來到北京市豐臺區一家火鍋店,兩人共點了1000多元的菜品,遠遠超出兩個人的正常飯量。而根據某點評網站的數據顯示,該店的人均消費才147元。
發現顧客第一次點菜時點多了,當值服務員怕他們吃不掉,提醒有半份菜,但顧客還是堅持點了菜。20分鐘後,顧客第二次點菜,服務員看到桌子上仍有很多菜品沒吃完,就再次進行了勸導,但顧客還是不接受。直到第三次,顧客又要加菜,服務員第三次進行勸導,於是,其中一位男顧客爆發了,對話如下:
服務員:「您都點這麼多菜了,我希望您能吃好,但是也別浪費嘛。」
男顧客:「我想點,我樂意,怎麼了?」「你有完沒完啊?不吃了!」
顧客一拍桌子,起身喊著「結帳」就要離開,留下滿滿一桌子菜,其中不少還沒有動過筷!
2月19日,火鍋店的管理方發出致歉聲明,「我公司對顧客當事人表示歉意,由於服務員多次勸導合理消費讓顧客感到不適,沒能讓您收穫滿意的就餐體驗,我們深表歉意。」聲明稱,15年來該公司一直力推小份鍋底和半份菜,日後將繼續踐行「讓顧客合理點菜和吃對吃好」的理念為顧客服務,同時提高服務人員的溝通技巧,加強員工培訓,避免此類事件發生。
據該餐飲公司發言人蔡先生介紹,這兩名青年男女一共點了20多種涮品和涼菜,總計消費1125元。事發時,上桌的菜還有很多都沒有動。餐廳方面對顧客進行了賠禮道歉,並對該單消費進行了免單處理,然而,這對顧客並未將菜品打包帶走。為避免浪費,餐廳將顧客沒動的菜品打了包,做成了員工餐。
蔡先生還表示,火鍋店一般人均消費140多元,兩名顧客花上300元左右就能吃飽吃好。涉事服務員是在店裡工作了5年,是名老員工,餐廳也一直培訓員工引導顧客適量點餐避免浪費。引導顧客合理點餐是他們的一項服務流程。從顧客落座,服務員就會向顧客介紹店內有小份鍋底和半份菜,讓顧客能夠明白消費,避免浪費。這位服務員當時只是在按公司的服務流程進行服務,畢竟大家都不希望看到浪費在自己的店裡發生。」
據悉,涉事餐廳負責人表示,餐廳將堅持引導顧客合理就餐、杜絕浪費,並為受委屈的服務員頒發了「安慰獎」。當事服務員目前仍在崗位上工作。
如果顧客不聽勸導造成餐飲浪費怎麼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張小妹表示,制止餐飲浪費立法對於不自覺的個人並不會束手無策,但法律的「硬制度」會通過社會整體文明程度的提高推動「移風易俗」,從而實現道德上的「軟著陸」。
她建議,制止餐飲浪費立法可以制定一系列激勵機制,如賦予餐飲服務主體更大的自主權,收取服務費、廚餘垃圾處理費等,提高餐飲浪費成本引導顧客節約,建立「誰浪費誰買單」的機制。或者制定「反向」鼓勵措施,對「光碟」的顧客提供打折等優惠。
「個人的餐飲浪費屬於道德範疇,立法處罰個人的做法不符合市場邏輯。」張小妹表示,政府需要對餐飲企業更加精細化的監管和引導,逐步化解餐飲服務主體與消費者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