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東北亞國家,韓國的茶文化與中國、日本等國相比截然不同。據文獻記載,早在三國時代,茶從中國傳入韓半島,從此韓國人也被茶的魅力所吸引,開始喜歡飲茶。
可到了朝鮮王朝將儒教指定為國教,隨著佛教的衰退,茶也受到冷落。而當時人喜歡的茶也從綠茶等茶葉轉變為更喜歡人參茶、薑茶、柚子茶、雙和茶等滋補的茶,這些茶也成為韓國具有代表性的茶。
進入20世紀,隨著茶葉有益於健康的認識逐漸擴散,全羅道地區的野生茶樹受到人們的關注,從此綠茶產業開始迅速成長。韓國的綠茶產量雖然遠不及中國、日本、印度等國,但韓國大力研發綠茶品種,並栽培韓國的綠茶品種。現如今,全羅南道寶城、求禮,慶尚南道河東、濟州島是韓國綠茶的主要產地,生產聞名遐邇的綠茶。
韓國綠茶最明顯的特點是製作方式。日本是將茶葉在陽光下或陰涼處晾曬或蒸後晾乾,韓國綠茶則是炒制的,因為炒綠茶在顏色和味道方面更勝一籌。
韓國的茶按照材料分為藥茶、穀物茶、水果茶。藥茶有人參茶、薑茶、枸杞子茶、十全大補茶等。穀物茶有大麥茶、玉米茶、豆茶、決明子茶、薏米茶。柚子茶、梅子茶、紅棗茶、木瓜茶則屬於水果茶。
另外,韓國綠茶按照採摘時期分為雨前、細雀、中雀、大雀。其中最早生產的雨前是以穀雨前採摘的芽尖與茶葉炒制的,稀少可貴,屬於高檔名茶,價位也最高。
社會 | 韓跨國婚姻連續3年增加 新生兒比重創新高
韓國萬象 | 韓國高鐵現狀
TOPIK精講 | 專注 專業 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