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韓國的!」

2021-02-23 二小書法
近年來,韓國單方面的「拿來主義」頻頻登上熱榜,諸如「孔子是韓國的」、「中醫是韓國的」、「四大發明是韓國的」,甚至連「西門慶」和「潘金蓮」也是韓國的,等等此類的奇葩言論,在網絡上鬧了不少笑話。

這不,韓國為了增加旅遊收入,又開始「奇葩」了。

據南方日報報導,由於受疫情影響韓國旅遊業蕭條,為了吸引中國遊客,近日韓國特地舉辦了一次宣傳活動,並拍攝了一組宣傳片。在宣傳片的1分20秒,畫面上出現了漢字,寫著「韓國有句古話叫『百聞不如一見'。意指聽一遍,不如親眼看一次。」隨即輿論一片譁然。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個成語出自《漢書·趙充國傳》,說的是漢宣帝時期老將趙充國受命平定羌族的事情。

何時成為韓國的了?我不了解韓國的歷史,也不知道漢宣帝時有沒有韓國,但我知道東周時期有個諸侯國叫韓國,位於現今我國的西北地區。

「韓國有句古話」此話說得無腦。要知道,如果「百聞不如一見」是韓國的,首先《漢書》和趙充國都要是韓國的才行,否則是不成立的。

據考,趙充國乃隴西上邽(今甘肅天水)人。《漢書》的作者有沒有可能是韓國人?據考,《漢書》作者班固,乃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市)人。

二人戶籍距離如今的韓國數千裡之遙,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著。

再者,「意指聽一遍,不如親眼看一次」的解釋也是錯的,原意是說:聽人說百遍,不如親眼看一遍,倘只是聽一遍,何來「百聞」之說?

另據海峽資訊報導,2020年12月,韓國語言學專家、韓國漢字研究第一人陳泰夏表示,漢字是他們的文字,並非中國文字——漢字是韓國的。他的理由是,漢字是東夷族創造的文字,東夷族也是韓國人的祖先。

漢字獨指中國字,何時成韓國的了?資料顯示,東夷是從距今8300年前的後李文化說起,其發源地是泰沂山區,於西周中期結束。

《論語》:「東有九夷:一玄菟、二樂浪、三高驪、四滿飾、五鳧更、六索家、七東屠、八倭人、九天鄙。」不可否認,其中也包括如今的韓國。

問題是,夷有九種,韓國怎麼就能確定哪個是他們的祖先,又怎麼確定是這個祖先創造的漢字?

《後漢書》:「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這種認祖宗的行為很有意思,韓國光撿好的挑,不好的一個不要。

據我所知,朝鮮半島在古代統稱為高麗(韓國也在其中),是我國的附屬國,起初與我國的文化差異不大,後來慢慢才有了自己的文化。

當然,如果漢字是韓國的,只能說明韓國的史書上是這麼寫的,但並不是事實。

事實上,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文化都沒有中國這麼悠久,如今韓國作為中國的鄰國,感受著中國近些年來的巨大變化,心裡難免有壓力,加上韓國方面爭強好勝的心理,有這樣的舉動和言論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人往高處走嘛。

換個角度說,雖然他們的舉動和言論奇葩,但卻為我們平添了不少笑料。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是怎麼看待「漢字」的?
    此前韓國國內使用的文字有漢字和諺文(韓文)。諺文是一種表音文字,有21個元音和19個輔音,簡單來說就類似我們國內使用的漢語拼音。發明這個諺文的是15世紀的韓國統治者世宗大王,他召集了一批的知識分子,以漢字為基本,創造了這一整套的諺文體系。
  • 過半韓國人:不懂漢字生活不便
  • 外國rapper把漢字文在身上,他們真的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Post Malone 文身前 / 文身後各種風格的英文字母作為刺青的熱門選擇已經非常普遍了,我們發現一些美國和韓國的rapper把漢字文在身上的也有不少,不如一起看看他們到底文了些什麼在身上?Nicki Minaj
  • 韓國鬧出世界「頂級烏龍」,中國成語成了韓國古語?
    但是隨著新冠疫情逐漸得到控制,韓國為了吸引中國遊客去往韓國旅遊,也專門拍攝了一個宣傳片,試圖吸引中國遊客的目光,但是該短片卻遭到了中國網民的廣泛吐槽。韓國旅遊局的宣傳片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韓國的旅遊業已經因為新冠疫情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當前能拯救韓國旅遊業的只有來自於中國的遊客。
  • 文字戰爭:朝鮮半島廢除漢字始末(一)
    作者:雲帆現代的朝鮮民族使用的是自己的文字——「諺文」,但是熟悉韓國的人都知道,漢字在我們的這個鄰邦仍然有著一定的存在感,從首爾市區雕像上的
  • 日本樂天市場發聲明:與韓國樂天除了中文漢字一樣再無任何關係
    2月27日,韓國樂天集團理事會作出決定,同意就「薩德」反導系統部署用地與韓國軍方籤署協議。為此,這引起了不少中國民眾表示要抵制樂天。而說到抵制,網友們可謂是「來勢洶洶」。對此,28日下午,@日本樂天市場發布微博公告,稱@日本樂天市場為日本Rakuten官方微博,與韓國樂天集團(Lotte)是兩家完全不同的公司,只是中文漢字一樣,此外再無任何關係。
  • 「強」,《中日韓共用常見808漢字表》在韓國發布
    中日韓漢字表發布:11月30日,在韓國首爾舉行的
  • 2020日本年度漢字公布!日本居然用這個字來代表今年……
    每年年底,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都會在京都市的清水寺選出當年的「年度漢字」作為一年的總結。2020年也不意外。今年的漢字也在前幾日公布了——「密」字最終在取得了總票數13%的票數之後,奪得了第1名。既然每年的「年度漢字」評選都是通過網友票選出來的,那相比一定還有第二三四名:在票選中獲得第二位的是「禍」、第三位是「病」,看得出,2020年給人留下的整印象好像都與「疫情有關」,而4-10位則是「新」、「変」、「家」、「滅」、「菌」、「鬼」和「疫」。其中「滅」和「鬼」似乎都來自2020年最火的動漫《鬼滅之刃》。
  • 獨創:漢字轉Emoji的功能
    👎  我們想到乾脆搞個狠的:把所有漢字都做到Emoji的對應,然後所有成語都可以有對應的Emoji了,那麼就可以有幾萬個Emoji猜成語的內容出來了,而且相對來說比較準確。👍  於是最近幾個月我們開始對以前的一把刀詞典(https://18dao.cn)系列裡的中文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幾個網站進行改造,添加了新欄位,同事進行分工合作,每個人都做了一部分漢字到Emoji的對應工作,算是有了一個基礎:漢字Emoji對照表https://zhongwenzidian.18dao.cn/emoji一級漢字Emoji對照表
  • 【韓國國情】韓國十大姓氏出爐 金李樸位居前三位
    在韓國居住的5名韓國人中就有1人姓金。
  • 果然,韓國又來向中國「碰瓷」了
    然而,某些韓國民眾不僅不承認中華傳統文化,反而還試圖「搶奪」這些文化,將其變為韓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例如前些年引發熱議的中韓「端午節之爭」。近日,韓國網友又說出了一番非常驚人的言論「泡菜起源於韓國」。這一說法實在是無稽之談。我國是世界四大古國之一,韓國的歷史底蘊自然無法與我國的歷史底蘊相比擬。所以,某些韓國人費盡心思搶奪中國文化的做法,其實沒有任何意義,而且最終只會成為一個國際笑話。
  • 歷史今日|韓國首都漢城改名為首爾
    是故,國內老一輩還是習慣將韓國首都稱為「漢城」。在韓國國內,首都並非一直都叫做漢城。朝鮮日據時期(1910年至1945年),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都城「漢城」被稱為「京城」。1945年,朝鮮光復後,「京城」改稱為서울(英譯Seoul)。1948年,韓國獨立政府用韓語固有詞「서울」(首都、京城之意)稱呼首都,但中國仍舊繼續沿用「漢城」一名。
  • 純乾貨 | 容易讓人誤解的日語漢字
    日本和中國都是寫漢字的國家,在國際上都是屬於漢字文化圈,日本人在遠古的時候因為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字
  • 「安」當選日本2015度漢字 日本時事
    視頻:日本公布2015年年度漢字 「安」字當選,時長約1分49秒清水寺住持森清範揮毫寫下
  • "宋旦漢字藝術展" 在芝加哥開幕 傳承中華文化
    信息 "宋旦漢字藝術展" 在芝加哥開幕 傳承中華文化 2016-07-31 14:04:0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韓文不是從韓國來的?只因美國人拍的老照片,韓國:這照片假的!
    韓國一直自稱為「大韓民族」,抗美援朝戰爭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也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較為著名的一個戰役。
  • 記住:「中國漢字」不是'Chinese Word'
    學了英語漢字還是我們最親切最熟悉的字,那麼漢字的英文表達是什麼?
  • 英國人:為啥我們發明的英文鍵盤,中國人可以一上手就輸入漢字?
    比如今天要講的電腦鍵盤就是一個科技產物,然而它實際上是外國人發明的,一位英國人對此發表過這樣的言論:「為啥我們發明的英文鍵盤,中國人可以一上手就輸入漢字?」那麼大家是否有想過這個問題呢?你知道答案嗎?而前人發明拼音的時候是參考了英文字母的,所以拼音的外型和英文字母是非常相似的。
  • 漢字故事:「囡」和「囝」到底怎麼理解?
    縱觀世界文字,就數中國漢字獨具特色,堂堂正正方塊字,穩穩噹噹中國人。為什麼這麼多人一直痴迷於漢字的研究?因為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那漢字「囡」和「囝」如何解釋?「囡」和「囝」,看樣子很可愛這兩個漢字,看模樣是挺可愛的,大家知道它們的讀音嗎?「囡」字,裡面一個女,外面一個方框,讀【nān】。
  • 韓國十大姓氏出爐 「金李樸」位列前三甲
    查詢韓國大學信息盡在韓國大學聯盟微信公眾號,輸入大學名稱即可自動獲得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