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吃藥是十分常見的事,但是因為吃藥差點害自己失聲,那就聞所未聞了。近日,解放軍第八一醫院就發現了一個因吃藥太馬虎,令藥片卡在聲門下,進而長時間出現聲音嘶啞,甚至呼吸困難的病例。好在經過手術順利取出藥片,患者又能和從前一樣正常說話了。
聲音突然嘶啞 一晃就是三年
家住河西的李大爺今年71歲,和許多老年人一樣,幾年前,他開始和高血壓、冠心病等老年慢性病打上了交道。「每天都要吃好幾種藥,時間長了也厭了。」李大爺回憶起這幾年生病吃藥的經過十分感慨。為了省時間,他喜歡將藥片連包裝一個一個剪成方形,到了吃藥時間,順手拿起藥片就往嘴裡放,用沒用水送服,那都是次要。
到了2014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又找上李大爺。之後又莫名出現了嗓子嘶啞、說話費勁的症狀。他到家門口的醫院瞧了瞧,也沒找出癥結所在。好在喉嚨不痛不癢,沒其他身體異常,老人每天吃得好睡得好,也就不再追究這個問題。
藥片連同鋁箔包裝 一起藏身聲門下
一晃三年過去,慢阻肺沒有好轉,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倒是加重了。就在最近一次八一醫院呼吸內科複查開藥時,當天當班專家劉雲霞主任發現了異常。「李大爺說話和一般的嘶啞不同,他發聲十分困難,而且音量很低。」劉主任當下就指出,這不僅僅是慢阻肺出現的症狀。在她的建議下,李大爺進行了一系列檢查,排除了腫瘤、息肉等致病因素,然後來到耳鼻咽喉科。
經電子喉鏡檢查,該科主任醫師羅偉發現,李大爺喉部聲門下有個鵪鶉蛋大小的腫物,需要手術進一步探查。在氣管切開術後,支撐喉鏡下,羅主任找到了這個被粘液包裹的褐色異物。它正好壓住了聲門,難怪李大爺一直聲音嘶啞。當異物被取出後,粘液下的發黑物讓所有人都驚訝了——那是一片方形帶錫箔包裝的藥片。
服藥切勿大意 最好多喝水送服
經過一段時間調理,李大爺恢復到三年前一般的聲音洪亮和呼吸暢快。對於為何三年時間裡,藥片經過唾沫、水及各種液體的衝刷都無法溶解,羅主任解釋稱,由於包裝藥片的鋁箔沒有剝開,形成的方形異物的尖銳邊緣卡住氣管前後壁,周圍肉芽組織增生逐漸加重,就導致呼吸受限漸進性加重,並出現聲音嘶啞。時間再長些,可能會完全卡住聲門,令患者發不出聲音來。
在此,相關專家提醒廣大市民,每當服藥前,應先檢查藥片有沒有除去包裝;然後不要一次性吞服太多藥;服藥後,也不要只喝一口水,甚至不喝水了事,最好多喝幾口水較為適宜。供稿:崔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