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性性興奮症候群:一天高潮236次...

2021-02-12 木偶詭異漫社

今天在和朋友聊一些少兒不宜的話題時,朋友突然提起了一種「疾病」,「興奮症候群」


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皆是因為稀有。如果天天讓你吃海參鮑魚,你也會膩, X高潮也是。

性快感本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然而對有些人來說卻是一種折磨,因為她們患有持續性性奮症候群。

通俗講,就是莫名其妙就高潮了,還很多次,攔都攔不住的那種....

馬拉松式的高潮根本就是活生生的噩夢

美國女子Rachel

美國的一名女子Rachel在生完第一胎之後的某一天,突然高潮,持續了有8個小時。

她表示這種疾病變成了自己每天都要面臨的噩夢.

英國女子Kim Ramsey

居住在美國的46歲英國女子Kim Ramsey不管做什麼事,都會性奮!她能在一天內高潮多達100次,讓她痛苦不堪做不了除了高潮意外的任何事情。

這種病是從2011年她意外跌落樓梯開始,在脊椎造成骶管囊腫。

少女Amanda Gryce

Amanda Gryce的持續性奮症狀從6歲就開始了,無法控制地性奮與高潮接連不斷,一天次數高達50次,將近20年,備受煎熬!

面對無助的自己,她甚至萌生自殺念頭。

她說:愉悅應該是件好事,但是當你持續太久,就像吃下一堆糖一樣。原本讓你快樂的好事,變得令人厭惡。

.

為了緩解此症狀,有的人採用保險套裝冰塊給下體降溫,有的用強力麻醉劑注射下體,但都無濟於事。

持續性奮症候群的成因可能是血管、腦神經、生殖器周邊神經導致的,目前尚無根治方法。

當一件美好的事情變成了令人膽寒的存在,好比一個吃貨失去了味覺,這種從天堂到地獄的反轉,將會多麼的絕望.

不知道看完這篇文章之後,開頭那個朋友是否依然羨慕。

反正是不敢羨慕,一夜7次就挺好了

相關焦點

  • 持續性性興奮症候群丨當高潮變成一種折磨,你還會喜歡嗎?
    美國23歲女孩麥克勞芬琳(Amanda McLaughlin)因罹患「持續性性興奮症候群」(persistent genital
  • 持續性奮症候群,被快感折磨的女人......
    性快感本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然而對有些人來說卻是一種折磨,因為她們患有持續性奮症候群,通過親身經歷,來講述馬拉松式的高潮根本就是活生生的噩夢.
  • 紐約疫情:二次高潮何時了?
    不過倒是看不出有兩次高潮,只是從去年11月開始,確診人數大幅度上升(感恩節、聖誕節、政治活動等,都有關係),見下圖:不過紐約這次明顯是第二次高潮,並且幅度比上次大,不容樂觀,見下圖: 從全美的走勢圖中,看不出以前有什麼高潮。紐約的單日新增曲線就完全不同了,第一次高潮非常明顯,經常過萬(因為那時紐約是重災區)。前兩天單日新增幾乎高達2萬,前所未有:
  • 養生因果要論 第三十章 腕隧道症候群
    第三十章        腕隧道症候群文昌帝君  降
  • 心理探秘: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坐出來的毛病 : 認識梨狀肌症候群
    ,坐著的時候習慣蹺腳,常常到下午單側臀部會有刺痛的感覺,連帶整個下背部都不舒服,最近情況更嚴重了,除了臀部疼痛感愈來愈明顯外,走路還會跛腳,有人說她是椎間盤突出,也有人說她是坐骨神經痛,慌張的掛了好幾科,總算確診為「梨狀肌症候群」,接下來我們會連續用3篇文章來帶大家好好認識這個「坐」出來的毛病。
  • 為什麼236個中國農民不抵1個美國農民?
    說236個中國農民不抵1個美國農民,這話讓我們很有些挫敗感,讓我們有點兒氣餒。
  • 「中餐館症候群」涉歧視 亞裔抗議《韋伯字典》
    美國文化對味精(MSG)的排斥根深蒂固,韋伯字典描述「中餐館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CRS)是早自1968
  • 打字聊天的三點症候群|日本年輕人超愛在句尾加上點點點 感覺模稜兩可讓人很困擾…
    日本談話節目昨天(1月31日)就聊起了這種日本年輕人的打字習慣,並且將之命名為「三點症候群」。某些節目來賓相當討厭這個符號,認為句尾一旦出現這三個點,這句話就顯得模稜兩可,搞不懂對方講話是不是出自真心了!當你使用這三個點的時候,又是出於什麼原因呢~~「在句尾加上『…』的三點症候群增加中!」
  •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為何受害者不逃離
    他們無視了搶匪威脅自己性命的舉動,更對政府營救了他們的行為感到反感,這心理現象因而被發現及命名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症候群屬於一種自我防衛機制 (Defense Mechanism),受害者透過對加害者所作的行為產生同情與認同,可得以緩解自己所受的苦痛。
  • 年輕型失智症研究:40歲以後,如何避免「那個那個症候群」
    日本失智症專科醫師真鍋雄太稱,這種「突然想不起來」的症狀叫「那個那個症候群」──想起某件事情時,心中有模糊的輪廓,卻怎麼也無法恢復完整的記憶。「那個那個症候群」特別好發於更年期前後、40-50歲以上的成人。
  • 味精與中餐被汙名化 臺裔美籍大廚挑戰「中國餐館症候群」
    韋氏字典在1968年納入「中國餐館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一詞,用來描述食用味精後身體出現的不適症狀。有味精公司和兩位亞裔名人在社群平臺發起#RedefineCRS(重新定義中國餐館症候群)運動,希望打破這種過時兼錯誤的觀念。在紐約開刈包餐廳的臺裔美籍大廚兼作家黃頤銘(Eddie Huang)指出,「中國餐館症候群」是將中菜汙名化,背後是種族主義作崇。他認為,許多美國人不接受中餐,要改變這些人的「開放思想」,是需要以他們接受的方式重新包裝再推銷才可以。
  • 大腦生病:5種不可思議的腦部症候群,一直以為自己是喪屍
    這次要來介紹5種不可思議的腦部症候群,其中有一種會一直以為自己是喪屍,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1. Prosopagnosia(臉盲症)Cotard's Syndrome(科塔爾症候群)科塔爾症候群又叫做「行屍症候群(Walking Corpse Syndrome)」,雖然患者明明還活得好好的,需要呼吸而且也行動自如,但是他們確認為自己已經死了,認為自己的大腦和內臟都已經失去功能,然後開始沉默、不睡覺、失去嗅覺、失去味覺、不吃東西… 覺得自己是沒有意義的存在。
  • 性知識:女性長期夾著腿,為什麼夫妻生活沒有高潮?
    因為夾腿自慰,以至於和男人房事時候都沒有感覺,如果我以後都不夾腿了,高潮還可以來嗎。
  • 寶寶反覆溼疹和莫名瘀青,小心罕見病「WAS症候群」
    今年臺灣7歲的男童陳小叡,多年來一直因血便、莫名瘀青或血流不止、反覆感染等病症所苦,經治療仍不見好轉,甚至一度面臨「割脾臟」的抉擇,直到臺中榮民總醫院醫療團隊找出病因——「歐德裡症候群」,並幸運在5歲時接受臍帶血移植,才免於割脾臟、夜夜跑急診的人生。小叡出生1個月內就陸陸續續有血便,手上有出血點,很小就進醫院的保溫室;甚至去學遊泳,腳一拍到水,腳背上都是瘀血瘀青,什麼運動都不能做。
  • 冷知識:這是一種怪病,叫做活屍症候群,患者會產生自己已死的幻覺!
    這是一種怪病,叫做活屍症候群,患者會產生自己已死的幻覺,來自美國的少女Haley Smith就患此症,她喜歡在墓地遊蕩,將恐怖片裡的活屍視為家人
  • 懷疑愛·症候群,那些戳中你內心的電影臺詞……
    不過現在我有了你。關於舞臺劇《懷疑愛·症候群》時間:2015年10月14~18日地址:上海市靜安區江寧路466號(藝海劇院)票價:50/120/180/280/380/480/680主演:陳冠吟、李馥竹、高藝軒10月14-16日 梁文音 特別演出嘉賓10月17-18日 李千娜 特別演出嘉賓步上紅毯的另一端
  • 西南航空男乘客坐飛機5小時, 看A片自慰高潮2次
    網絡配圖國外一名女乘客指控,她搭乘西南航空班機,結果右手邊的男乘客公然看A片,且在近5小時內高潮兩次,「他第一次完成時,還用左手抓住我的右前臂」,還把裝著滿滿體液的餐巾紙交給空服員。西南航空事後贈送一張免費晚餐券給女乘客,並表示正在調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