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事|微信群罵人成被告~這些不當言論都會成為定罪依據

2021-02-15 微略陽

近日,寧波市奉化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名譽權糾紛案件,被告王某在村民微信群辱罵原告孔某,侵害孔某的名譽權,被判決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

王某和孔某系同村村民,兩人曾因投資發生糾紛。2019年12月,王某在兩人所在的村民微信群裡多次發表孔某「斷子絕孫」「敗類」等汙穢性言語,辱罵、侮辱孔某。

公民的名譽權受法律保護,名譽權若受到侵害,有權要求對方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孔某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值得肯定。

這是一起具有教育和借鑑意義的案例,它提醒大家,微信、微博等網絡社交平臺並非法外之地,個體在網絡空間開展社交活動時,同樣需要遵守法律法規,不能為所欲為、不加節制。如果在微信群、朋友圈等網絡空間裡損毀他人名譽,構成侵權,同樣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微信群也是公共場所,在村民微信群裡發表辱罵言論與在村裡馬路上公開罵街,其行為性質和結果是一樣的。而在證據保存上來說,它還比馬路上公開罵街更好取證,只要將聊天記錄拉出來,連旁證都不用找了。

有些人以為網絡是虛擬世界,彼此都躲在屏幕後面,不知道對方真實身份,就可以做出一些損害他人利益的事情,比如在網上匿名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

去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19修訂)》,是將網絡納入「法治」的重要一環。其中第十四條規定將微信、微博等聊天記錄作為電子數據,正式在司法解釋中確認了該類電子數據的證據地位。通過立法加強對網絡的監管,是保障網際網路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

這意味著,任何人如果不規範自己的言行,在網上發布或轉發侵犯他人合法權利的信息資料,公開發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不實言論等行為,都可能成為呈堂證供,成為定罪的依據。

可見,法律對公民合法權利的保護如今已擴展到網上。任何侵犯他人合法權利的行為,無論發生在網上還是線下,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張炳劍)

編輯 /陳愛軍

投稿郵箱 / vlueyang@qq.com

聯繫電話 / 09162998064

相關焦點

  • 注意 | 微信群罵人罰錢了!還有人......
    被告王某在村民微信群辱罵原告孔某,侵害孔某的名譽權,最後被判決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微信群中罵人洩憤除了公開道歉還得賠錢據悉,王某和孔某系同村村民,兩人曾因投資發生糾紛。2020年4月,奉化法院經過審理後認為,被告王某多次在微信群發表不當言論,已經損害了原告孔某的名譽權。法院結合王某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情節及造成後果的嚴重程度等因素,判決被告王某在微信群向原告孔某賠禮道歉,並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
  • 微信群罵人罰錢了!還有人被行拘
    被告王某在村民微信群辱罵原告孔某,侵害孔某的名譽權,最後被判決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微信群中罵人洩憤除了公開道歉還得賠錢據悉,王某和孔某系同村村民,兩人曾因投資發生糾紛。2020年4月,奉化法院經過審理後認為,被告王某多次在微信群發表不當言論,已經損害了原告孔某的名譽權。法院結合王某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情節及造成後果的嚴重程度等因素,判決被告王某在微信群向原告孔某賠禮道歉,並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
  • 微信群罵人罰錢了!還有人被行拘……
    被告王某在村民微信群辱罵原告孔某,侵害孔某的名譽權,最後被判決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微信群中罵人洩憤 除了公開道歉還得賠錢  據悉,王某和孔某系同村村民,兩人曾因投資發生糾紛。2020年4月,奉化法院經過審理後認為,被告王某多次在微信群發表不當言論,已經損害了原告孔某的名譽權。  法院結合王某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情節及造成後果的嚴重程度等因素,判決被告王某在微信群向原告孔某賠禮道歉,並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
  • 注意 | 微信群罵人罰錢了!還有人被行拘...
    被告王某在村民微信群辱罵原告孔某,侵害孔某的名譽權,最後被判決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微信群中罵人洩憤除了公開道歉還得賠錢據悉,王某和孔某系同村村民,兩人曾因投資發生糾紛。2020年4月,奉化法院經過審理後認為,被告王某多次在微信群發表不當言論,已經損害了原告孔某的名譽權。法院結合王某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情節及造成後果的嚴重程度等因素,判決被告王某在微信群向原告孔某賠禮道歉,並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
  • 微信群罵人罰錢了!還有人被拘留
    寧波市奉化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名譽權糾紛案件引發廣泛關注被告王某在村民微信群辱罵原告孔某侵害孔某的名譽權最後被判決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微信群中罵人洩憤2020年4月,奉化法院經過審理後認為,被告王某多次在微信群發表不當言論,已經損害了原告孔某的名譽權。法院結合王某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情節及造成後果的嚴重程度等因素,判決被告王某在微信群向原告孔某賠禮道歉,並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
  • 微信群罵人罰錢了!還有人被行拘...
    被告王某在村民微信群辱罵原告孔某,侵害孔某的名譽權,最後被判決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微信群中罵人洩憤除了公開道歉還得賠錢據悉,王某和孔某系同村村民,兩人曾因投資發生糾紛。2020年4月,奉化法院經過審理後認為,被告王某多次在微信群發表不當言論,已經損害了原告孔某的名譽權。法院結合王某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情節及造成後果的嚴重程度等因素,判決被告王某在微信群向原告孔某賠禮道歉,並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
  • 微信群罵人罰錢了!還有人被行拘...
    被告王某在村民微信群辱罵原告孔某,侵害孔某的名譽權,最後被判決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微信群中罵人洩憤除了公開道歉還得賠錢據悉,王某和孔某系同村村民,兩人曾因投資發生糾紛。2020年4月,奉化法院經過審理後認為,被告王某多次在微信群發表不當言論,已經損害了原告孔某的名譽權。法院結合王某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情節及造成後果的嚴重程度等因素,判決被告王某在微信群向原告孔某賠禮道歉,並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
  • 微信群裡做這件事,罰錢!還有人被行拘…
    幾乎每個人都加了多個微信群平時聊天中爭吵幾句很常見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在微信群裡發布不當言論
  • 群主「踢人」成被告,被索賠1萬+道歉,你怎麼看?
    12日,媒體報導了一則「法院庭長將群成員移出群聊成被告,案件被異地審理」的新聞。
  • 嗚呼哀哉,一個發表不當言論偷盜為生之人竟成香餑餑,悲哀……
    在此前的媒體報導中,這位周先生偷盜電瓶車的技術堪稱一奇,並被神奇到據說十步偷一車,千裡不留瓶(電瓶),8年時間裡,據說此人拿下了上千輛電瓶車,而偷盜一部電瓶車時間,僅只需要幾十秒……他不僅在當年算是一個狂盜,而他的言論,被媒體的大肆宣揚後,甚至成為廣西一些三觀不正之人的精神領袖,他的經典言論: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就是偷東西才能維持得了生活,做生意又不會
  • 朋友圈罵人被判!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言論自由並非沒有邊界
    其實在我們身邊,類似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不少人都會有通過發朋友圈宣洩自己的情緒和對他人不滿的情況。市民:「還是有遇到過,但只是說罵人比較隱晦,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用髒話罵人。比如說可能這個人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希望他不要做,但是我是從來沒有碰到過指名道姓或者是用髒話罵人的。」在記者採訪過程中,多數市民都表示通過朋友圈辱罵他人,宣洩自己的情緒行為並不道德。市民:「這種行為不好,一方面體現了個人的素質問題,一方面是體現自我的控制情緒能力。」市民:「人做事情的時候,要想想後果和自己要承擔的責任。」
  • 汕尾男子發朋友圈罵人被告上法院!
    法院審理後認為,陳某出於個人情緒和主觀推斷,擅自在網際網路上發布網貼指責蔡某,在網貼上發表的言論並非直接引用有關職能部門的公布資料,發表的內容也無事實依據,具有明顯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導致原告名譽受到損害,陳某的行為已構成名譽侵權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據此,陸豐市人民法院巡迴法庭依法判決陳某限期刪除網貼,在網站發表致歉聲明並賠償蔡某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
  • 一女子發朋友圈罵人,被告上法院,結果...
    法院審理後認為,陳某出於個人情緒和主觀推斷,擅自在網際網路上發布網貼指責蔡某,在網貼上發表的言論並非直接引用有關職能部門的公布資料,發表的內容也無事實依據,具有明顯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導致原告名譽受到損害,陳某的行為已構成名譽侵權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據此,陸豐市人民法院巡迴法庭依法判決陳某限期刪除網貼,在網站發表致歉聲明並賠償蔡某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
  • 談戀愛花了七八萬 男子起訴前女友不當得利被駁回
    談戀愛花了七八萬,分手後想討回  男子起訴前女友不當得利被駁回  武漢晚報訊(記者耿珊珊 通訊員餘震 實習生胡慧旻)錢花了七八萬,最後無果而終。男子想要回這筆錢,以「不當得利」為由起訴前女友。
  • 網上罵人,犯法嗎?
    ‍ 但罵人的網民卻認為:網上的糾紛網上了斷,大不了被網絡管理員踢出聊天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其次應承擔民事責任。
  • 微信群不點名罵人,也輸官司?
    法院審理認為,李某在微信群所發布的言論雖未直接指明對象,但結合信息發出時間段,回應內容及聊天對話人,可以認定李某的言語系針對原告楊某。李某針對楊某的言語具有侮辱誹謗性質,該微信群內有近50餘名成員,且均為楊某、李某同行業的經理人及熟人,具有特定性,李某的言語具有公開性,一定範圍內對楊某的名譽造成不良影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楊某的社會評價,李某的行為構成侵權。
  • 法國電視臺評論員因其對華的不當言論已被停職一周
    (推特截圖) 其後,他在電視節目和推特上發表了道歉聲明:他不知道當時話筒沒有關,他對自己的不當言論向觀眾表示最誠懇的歉意。BMF電視臺也向觀眾做出了鄭重道歉。 萊奇普雷的不當言論引發了法國民眾和在法華人的強烈不滿。其推特下的回覆已經高達7千多條,網友認為他對因疫情感染而不幸去世的中國人極其不尊重,並且有很嚴重的種族歧視。
  • 名牌大學教師,就烈士犧牲發表不當言論?
    男子在微信群發布侮辱戍邊英雄言論 北京警方:刑拘2021年02月21日 10:09:03來源:平安北京#情況通報#
  • 川普逃過一劫,拜登立馬補刀:儘管未被定罪,但指控內容沒有爭議
    美國國會參議院當地時間13日就前總統川普彈劾案進行最後表決,最終以57票贊成、43票反對的結果,未能通過「煽動叛亂」彈劾條款,川普未被定罪。根據美國憲法規定,在彈劾案表決中,只有超過三分之二參議員認為總統有罪,總統才會被定罪。在當天的投票中,除50名民主黨議員外,另有7名共和黨議員投票贊成,未達到將總統定罪所需的67票,川普被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