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大猩猩!沒他的Top Gear你還看嗎?

2021-02-15 聚駕公社

TopGear的精神領袖——Jeremy Clarkson確認將離開BBC Top Gear。儘管我們都不願相信,但這也許這就是Top Gear最好的結束方式。

Text_AutoHund


從3月10日Clarkson因為打人事件被停職開始,我們的心就一直懸在半空中。對於Clarkson將會被BBC開除的消息,我們也都是一笑而過,從來都沒有相信過。但是,2015年3月25日,愚人節之前的周三,BBC官方發出消息:確認Jeremy Clarkson將離開BBC Top Gear。


BBC關於Jeremy Clarkson事件的官方聲明中文版:

翻譯:@閒敲棋子落燈花1974

極其遺憾,今日我已經告知Jeremy Clarkson,BBC將不再與他續約,做出這樣的決定令我心情倍感沉重,這個決定是在與Jeremy Clarkson和Oisin Tymon親自面談,並審慎考慮已知的事實之後做出的。

由衷感謝Ken MacQuarrie對三月四日發生的事情作出的徹底調查,鑑於大眾對此事明顯且熱切的關注,我就此發布關於此事件的調查報告,這對我而言絕非一件令人愉悅的美差,將調查結果公開只是為了大家能夠更好了解事件的背景,我深知這個節目深受大家喜愛,並且我也明白這樣的處理結果必然會招致不同的意見,當事人對事件主要部分的真相併無爭議。

我想聲明三點:

首先: BBC是一個兼容並包的融合之地,這樣的多樣化在很多時候也正是公司常葆活力的根源,我們需要清晰的異見,但並不以犧牲他人為代價。眾所皆知,BBC必須成為體面及尊嚴的標杆,而這次發生的事情對我來說絕無可恕,一位毫無過錯的員工,由於受到伴隨著持續的,長時間的極端語言侮辱的身體襲擊,被送急診,就我而言,底線已被突破,規則絕不能因人而設, 並被職級,公共關係或商業利益所左右。

第二: 這個事件令大家都倍感煎熬,尤其是Oisin我必須指出在此事件中他的行為絕無任何可以指摘之處,自始至終他都堅守了正確的行為準則,作為BBC的資深製片人,他在未來將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

第三: 顯然沒有人願意象我現在這樣被放在火上炙烤,做出這樣的決定絕非是要貶低Jeremy Clarkson為BBC做出的卓越貢獻,我本人一直是他的工作及Top Gear欄目的忠實粉絲,Jeremy Clarkson是一個罕見的人才,他也許會離開BBC,但我堅信在接下來的歲月裡他將繼續為廣大觀眾不斷帶來豐富的娛樂,挑戰和快樂體驗。

BBC必須要在2016年賦予Top Gear節目新的活力,挑戰之大無從迴避,我已經詢問Kim Shillinglaw在接下來的數月裡我們要如何銳意前行,並且我也要求她儘快設法將本季的最後幾集安排播出。


BBC主任Tony Hall表示做出這個決定並不容易,並料想到將會受到爭議。事件的起因是源於:

Jeremy Clarkson在完成了一天拍攝後,回到酒店卻發現沒有熱的食物,便與製片人Oisin Tymon發生爭執,大打出手。


我們無法還原一個因為吃不上熱飯而打人的事件始末。BBC News中報導:受到攻擊的製片人Oisin Tymon並沒有向BBC提出投訴,而是Jeremy Clarkson自己向BBC高層舉報了這次與製片人Oisin Tymon的衝突。


另外,在今天的TD辦公室中,BBC Top Gear某一位導演正在幫助《巔峰拍擋》第二季進行策劃,在看到新聞確認後,他發出了Top Gear式的簡短有力回答:「Shit!」


此前,他表示二人之間的衝突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外人都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也無法理解,BBC為什麼會因為這樣一個事件而放棄了這檔每年會為BBC帶來5000萬英鎊收益的節目,更重要的是,這是全球車迷的共同話題。

BBC解釋道:「當一位工作人員遭受身體攻擊和持續且非常極端的言語攻擊。對我來說這已經過分了。規則不應該因為一個人的資歷、公共關係和商業價值而有所區別。」


Clarkson是三位主持人中最重要的那一位,他不僅是一位主持人,他同時還擔當起策劃、編劇已經場面節奏的把控。可以這麼說,Top Gear失去了Clarkson,即使用再多的人也難以彌補這個空缺,因為他是Top Gear的靈魂,沒有了靈魂的節目,就沒有了生命力。


還有,車迷們爭論已久的哪位主持人車技最好的問題,Top Gear導演毫不遲疑的回答我們:Clarkson就是車技最好的那一位!


在打人事件爆發之後,首相卡梅倫也站出來幫大猩猩說話:「我雖然不知道現場發生了什麼,但我知道我的鄰居(Clarkson)很有才華,Top Gear也是一檔十分出色的節目。我的孩子們都很喜歡看。如果停播,會傷太多人的心。」

無數傷透了心的粉絲,紛紛請願要求BBC把「大猩猩」還回來。節目中除了三位活寶主持外,最搶風頭的神秘頭盔男試替哥(Stig的某位表親)居然開著坦克出現在了BBC大樓附近。他攜帶聲援Clarkson回歸節目超過100萬人的聯署籤名的請願,坦克上還拉著標語要求「還我大猩猩(Bring Back Clarkson)」,場面甚為壯觀。

視頻:試替哥開坦克請願BBC:還我大猩猩!


【視頻請在WIFI環境下觀賞,土豪隨意!】

但事實就是Clarkson被解僱了,沒有然後了,Clarkson的故事終結在了TopGear第22季的第7集。至於被打的製片人的去處,BBC表示,Oisin Tymon將會繼續作為BBC高級製片人留任 ,因為「他在整起事件中始終表現出了極高的操守。」

也許你還沒有接受這個事實,但它確實發生了。我們從未想過這三個人的Top Gear會以這種方式結束。也許未來很多年後的某一天裡,你會重溫Top Gear,再次想起曾經帶給我們無數歡樂的Clarkson,想起他從不在意人們感受的笑話,想起他瘋狂的舉動,以及他對汽車狂熱的痴迷。

至於 Top Gear,BBC表示他們還會繼續拍攝,只不過要為2016年的Top Gear重新打造。至於Richard和James是否會續約現在還不得而知。我們能知道的就是:再也不會有Clarkson放肆大笑的TopGear了。

這是最壞的結束方式,因為我們還沒有看夠這三個老頭子的嬉笑怒罵;

但這也是最好的結束方式,因為我們更不想看到他們老到親口對我們說再見。

視頻:再見大猩猩!沒他的Top Gear你還看嗎?


【視頻請在WIFI環境下觀賞,土豪隨意!】


BBC,Bring Back Clarkson!

(文/極駕客)

相關焦點

  • 悲 再見,Jeremy Clarkson,再見,Top Gear!
    Clarkson是三位主持人中最重要的那一位,他不僅是一位主持人,他同時還擔當起策劃、編劇已經場面節奏的把控。在打人事件爆發之後,首相卡梅倫也站出來幫大猩猩說話:「我雖然不知道現場發生了什麼,但我知道我的鄰居(Clarkson)很有才華,Top Gear也是一檔十分出色的節目。我的孩子們都很喜歡看。
  • 大猩猩出逃動物園狂喝5升果汁,它一定是你見過最愛喝果汁的.....
    舉個慄子,上次這家動物園的大猩猩出逃,就有一個小男孩被它玩死了,以至於不得不將猩猩擊斃。你可是一頭猛獸誒!整天被關著,你心中的那股怒火呢?好不容易逃了,為什麼就抵擋不住果汁的誘惑呢?你咋這麼沒出息呢!飼養員還說「坑不怕」也愛吃西瓜,就是一整個一整個吃的那種。
  • 小男孩掉進大園區後大猩猩被當場射殺,真相卻讓大家氣到怒火衝天
    一名4歲男孩闖入大猩猩園區,被其中的一隻猩猩抓住,拉拽到一邊。為確保小男孩的安全,動物園工作人員無奈之下只能採取行動,射殺了那隻大猩猩。 據目擊者稱,小男孩落入大猩猩園區之前就已經有了意外跡象。他曾告訴媽媽,說想要去大猩猩區的水池玩耍,但媽媽只是聽一聽後,只告訴他不能去就沒在管了。結果沒想到他還是爬過圍欄,最終掉進了水池裡。
  • 很多次說了再見之後,就不知道哪時候還可以再見.
    我轉身,驚喜地看著他。我們寒暄了幾句,約了下周末一起吃飯,就揮手說再見了。等到那個周末,我一直等不到他的電話。我微信找他,他也一直沒回復我。那次偶遇之後,我就再也沒見到他了。我不知道他為什麼不回我微信,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約好說下周末再見,卻遙遙無期。不知道那次說再見之後,還有沒有機會再見呢。
  • 為了隔壁家的紅河豬,休斯敦這隻大猩猩逃跑了……
    原來,這是一個一隻大猩猩和一頭紅河豬的「愛情」故事……說起來,Holli今年已經28歲了,也是該「談戀愛」的年紀了。大猩猩Holli,原本住在動物園西部的低洼地帶。2015年以前,Holli的鄰居只有無盡的綠色植物~~然而兩年前,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 大猩猩TGT回歸!大嘴一開就噴了RCF一臉
    上周,大猩猩Jennifer Clarkson帶著The Grand Tour歸來。開篇就是他從BBC大樓離開,搭配著倫敦標誌性的陰雨天,完美演繹了被解僱後的黯然,還帶了些嘲諷。直到Sunshiney Day(來自歌曲I can see clearly)響起,一種「去他嗎的BBC」的霸氣一掃之前的陰霾,三臺野馬的出現更是讓無數腦殘TG粉直接淚目。
  • 一隻帥氣的大猩猩讓日本女孩都不淡定了
    最近因其爆表的顏值,以及分分鐘換個姿勢再帥一次的鏡頭感,惹得島國的女生瘋狂」追猩」,甚至還火到了國外……「史上最帥大猩猩」沙巴尼(Shabani)在10月20日迎來了19歲生日。飼養員為沙巴尼送去了用白菜和紅辣椒做成的特製生日蛋糕,在遊客面前一起為它慶祝了生日。
  • VOA慢速英語:研究表明族群增多使大猩猩變得更加暴力
    銀背大猩猩是指通常背部有白毛的成年雄性山地大猩猩。他們通常也是大猩猩家族的領袖。Mountain gorillas are genetically similar to humans. The large animals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sleeping, eating, and cleaning each other.
  • 「800磅大猩猩」何意?動物習語盤點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一次講話中提及中國時,用這麼一句話:「中國在亞太像一隻800磅的大猩猩。」 中國像大猩猩?這是在醜化中國嗎?先別激動,這種說法其實是一句美國習語。到底什麼意思呢?來看不常見的動物習語盤點吧。
  • 盧安達山地大猩猩畫展舉行
    本報北京10月19日電 (記者聶傳清)19日,「盧安達山地大猩猩畫展」在北京開啟。此次畫展的主角是生活在盧安達的極度瀕危的珍稀動物山地大猩猩,畫展的上百幅手繪作品均出自中國網友之手。
  • 烏幹達4隻瀕危山地大猩猩遭雷擊身亡,其中一隻懷有身孕
    這四隻死亡的山地大猩猩是由17隻山地大猩猩組成的赫瓦(Hirwa)族群的一部分,該族群去年剛從盧安達火山國家公園越境進入烏幹達姆加新加大猩猩國家公園。據大猩猩的醫生說,達姆加新加大猩猩國家公園護林員說,「在閃電襲擊後,他聽到了倖存的大猩猩在哭泣並捶打胸部。」
  • 人類病毒威脅山地大猩猩 或引肺炎致其死亡
    [核心提示]研究人員稱,一種引發人類呼吸系統疾病的病毒有可能傳染給山地大猩猩,此種病毒可引發肺炎,給黑猩猩造成生命威脅。   研究人員30日說,一種引發人類呼吸系統疾病的病毒有可能傳染給山地大猩猩,給後者帶來生命威脅。
  • 大猩猩收養流浪小貓當孩子,小貓過世猩猩傷心痛哭
    不但會聽人話、比手語,還曾經把小貓當成自己的孩子般照顧,也曾為了車禍過世的小貓而哭泣;去年它的好友羅賓威廉斯過世時,Koko聽到消息不但用手語傳達「哭」,並且顫抖著嘴唇流淚了。雖然一向具有母愛,卻在近年無處發揮,照顧員特別在它今年夏天滿44歲生日時,送了一窩流浪小貓給它!
  • 肖戰:再見了,偶像,我不能再粉你了
    楔子這場事件已經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了,許多人都看乏了,看膩了,他們由最初的不解,到中途的震驚,再到現在的疲倦,反正與自己的生活毫無關係,點個屏蔽,取消關注,就此了結,而到了次日,又是一個好天氣。這個唯一立起來的靶子,被萬人唾棄,遭眾人辱罵,或許只因為他的名字中,帶有著遺世獨立的那一股戰意吧。他們看不慣,那就摧毀他。
  • 再見再見,我們還會再見
    高考前的教室老師和同學一大堆祝福的話語好像衝淡了一整個三年裡所有悲傷的回憶柔和了炎炎夏日暴躁的陽光高考前緊張的氣氛一去不復返空氣裡瀰漫著離別的悲傷和背水一戰的決心濃烈的不像話「  一二三,茄子」時光靜止所有的所有全部定格變成了一張相片結束了,我們要說再見了
  • 塔羅:分開後你還想他,他還想重新聯絡你嗎?有新感情他會接受嗎
    【選第2組牌】看一下選到這組牌的朋友,他心裡還想重新聯絡你嗎?如果有新感情,他會很快接受嗎?首先對方現階段最有興趣的事情就是工作,現在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在了工作當中,也投入了很多的熱情,如果他告訴你他現在很忙的話,那麼就是在忙他的工作了。
  • 這部拯救了NHK的逗逼大河劇,你還沒看嗎?
    也有很多劇因此爛尾,比如→集數少可以,你別爛尾啊!那麼日本就沒有像中國連續劇那樣一拍能拍幾十集的電視劇了嗎?答案是有的。財大氣粗的日本國營臺NHK從1963年起,一年以一個日本歷史名人或歷史時代為主題,拍攝時長長達一年,集數一般都是50集左右。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河劇。
  • 【奇聞軼事】這隻烏鴉看起來竟像大猩猩 | 小浣熊被困在籃筐上了
    神奇的視覺錯位這隻烏鴉看起來竟像大猩猩不久前,有位網友在日本名古屋拍攝到一隻烏鴉,遠遠看去竟形似大猩猩,瞬間引發網友的熱議。據報導,視頻中的烏鴉把翅膀抵在地面上休息時,遠看就像是一隻大猩猩把肌肉發達的猿臂抵在地面上。
  • 「一起爬山嗎」是什麼梗?
    」、「你看我還有機會嗎?」成了流行語。據百度百科,這些流行語出自前陣子非常火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關於該劇的介紹可以閱讀>>>「隱秘的角落」用英語怎麼說劇中張東升因做倒插門女婿,嶽父母看不上他,想讓他和女兒離婚。一次爬山聚會時,張東升問嶽父學攝影,「您看我還有機會嗎?
  • 除了Adiós,你還可以使用這六種「再見」的西語表達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再見」的七種西班牙語表達。如果你感興趣,就繼續聽下去吧。Ahora, empezamos.↓ 這是最普遍的再見,這個是萬能的告別方式。這是比較常見的再見。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回頭見。相當於英文的 see you later. ¡C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