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5日下午,「恆愛媽媽」項目中期監測會議進行中。
什麼是「恆愛媽媽」項目?
項目升級:2015年,福建省恆申慈善基金會懷著讓「鄉村婦女兒童擁有平等、自主、美好的生活」的願景發起了「貧困母親幫扶計劃。2020年,該項目經過評估後升級為「恆愛媽媽——頂梁柱式母親支持行動」,項目希望能在遞送物資的基礎上,縱向發展個案管理模式;建立起激勵機制,創立個案管理模式小微資金池,鼓勵基層社會組織申請小微資金;引入專業第三方,對基層組織開展的服務提供專業化的支持;總結項目專業技術,傳遞給基層社會組織;進一步加強「頂梁柱」式母親的理念公示,讓母親通過自身的努力以及外界的支持緩解進而解決其所面臨的問題。
服務對象:家庭人均年收入低於6637元,20-65周歲,因特殊情況而成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與精神支柱的母親。
項目策略:連續三年提供每人每年2000元的生活勵志金;通過系統化的為母親提供個案管理,助其通過自身的努力以及外界的支持緩解進而解決其所面臨的問題。
項目流程:走訪-申請-內部審核-公示-開展服務-結案
如果您身邊有:家庭人均年收入低於6637元,20-65周歲,因丈夫過世、離異或失去勞動力而成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與精神支柱的母親。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通過實地走訪申請對象的家庭、鄰居以及社區相關人員深入了解申請對象的基本情況,秉承公開公平的原則,篩選出符合項目要求的服務對象。聯繫方式
晚上7點,「恆愛媽媽」項目官員陳芳配合冥想音樂情深唱誦,讓志願者們進入胸襟豁然、神遊情動,神識清明的忘我境界。冥想過後的拍打動作,讓活動氣氛瞬間點燃。督導評估部主任石業源老師的情緒支持工作坊,讓我們知道如何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明白情緒其實是來自本人的信念系統,認識和接受自己的情緒,具備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關心別人的感受,明白負面情緒的正面意義,能夠接受『失去』。通過對植物進行『正負』能量催眠後呈現的樣子,讓我們了解心理狀態會影響生理指標。今天非常感謝三位老師,也很期待下一次的課程。快樂的學習就是顯得那麼短暫,讓我們看看參加情緒體驗工作坊的家人們怎麼說:小勤:今晚收穫滿滿,課程讓我們更好地提升自己,更好地為服務對象工作。也能把所學應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期待多舉行類似的活動。
美美:今晚我感到幸福和快樂,因為和一群有愛心的人在一起遇見了優秀的老師,我希望我能處理好情緒,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順娣:感謝三位老師,讓我又回到了每次活動的那種感動,開心,幸福的心情。雖然我不是最好,但是我想我會在公益路上做的更好。
秀群:今晚最大的收穫是,「找回了當初生寶寶時的喜悅,把孩子抱在懷裡那種幸福。」並對今晚之前「孩子犯錯後的歇斯底裡 」感到愧疚,以後好好應用轉為理性前的那「6秒」。
參加本次活動志願者:
唐曉蘭 周忠仁 阮周昌 餘君璐 肖小勤 劉芸菲 邱小芹 謝芹芳 蘇彩冬 溫順娣 邱偉強 陳育梅 範素芳 林月雲 賴天明 鍾福填 俞秀群龍巖市永定區紅土地公益協會是永定區民政局審核通過成立的非營利性公益組織。其組織參與各項社會公益事業以「殘、孤、學、災、困」及其他特殊困難、需要幫助的個人、社會服務機構為服務對象,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實實在在為社會服務,以實際行動影響別人。
更多活動,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