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奇緣》是迪士尼的又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作,被譽為最具有技術含量的動畫電影,也是二維動畫最後的讚歌。
它繼承了迪士尼一貫唯美的畫風,但人物的設計不是《冰雪奇緣》中帥哥美女的畫風,而是略帶狂野和原始的玻里尼西亞人物形象。
說這部電影是「最」一點也不誇張,因為這部動漫中的特效鏡頭高達80%。也許說這個數據你不覺得震撼,但做個對比就知道了。
《瘋狂動物城》和《超能陸戰隊》的特效鏡頭只有40%左右。
特別是這部電影還以海上為主要場景,眾所周知,在海上的特效是最複雜的,不止要模擬海浪,深水區淺水區的波紋,甚至就連晃動後產生的氣泡都要模擬出來,這種精細的特效,除了砸進去大把的金錢和時間,是沒有其他捷徑可走的。
還有裡面人物的長捲髮,在技術界「長比短難,卷比直難」的瓶頸下,迪士尼可謂是下足了功夫。
所以這也帶給了觀眾超棒的觀影體驗,迪士尼從來不讓喜歡他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們失望。
自從有了迪士尼,動漫就不再只是孩子們的福音了,不同的人都能在裡面找到想要的一切。
《海洋奇緣》的中心價值就是這樣,「我是誰」這個哲學中的永恆話題重新被注入到動畫的世界裡,讓每一個在城市中晃蕩不安的靈魂開始自省,開始尋找最初起航時的自己。
比起大製作的特效,這次的故事就略顯老套。
同樣的音樂和故事的融合,迪士尼一貫的作風,但《How Far I'll Go》音樂響起時,仍舊會讓人熱淚盈眶。這和淚點的高低無關,只是向勇敢無畏的人致敬。
一個被大海選中的姑娘莫阿娜,不顧親人的反對,在某個契機之下,開始了一段冒險的航海之旅,只為了拯救這片逐漸凋零的家園。
一路上她需要找到半神毛伊,說服他橫跨整片大海,最終歸還特菲提之心。
奶奶告訴她:他們是航海家的後代。
美國好萊塢電影永遠不缺個人英雄主義,但依舊讓人們著迷。原因是什麼,因為這些人物永遠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真正是什麼。
動畫中也不乏笑點和淚點。
一直笨豬和一隻傻雞。他們幾乎承包了劇中三分之一的笑點,一隻有著五彩斑斕羽毛的雞,每天只知道叨石頭,瘦成了一道閃電,卻陪著小主人橫跨了整片大海。它亂吃東西,亂跑,卻也在關鍵時刻助主人一叨之力。
喜歡收集寶貝的大螃蟹,雖然兇一點,但是臭屁的性格也很可愛。特別是最後莫阿娜逃出去時他自言自語的那句「我唱的好聽嗎?」
還有在路上碰到的小海盜們,萌萌噠巨可愛。
但是在快要結尾他們遇到了最後的大boss時,在莫阿娜的堅持下,毛伊的天神魚鉤遭到了嚴重的損壞,再也經受不住一絲的擊打,毛伊的放棄也讓劇情進入了高潮的部分。莫阿娜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
「大海選擇了我!」莫阿娜說。
「她選錯了。」毛伊說,然後轉身離開。
這讓莫阿娜幾近放棄,她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完成這項艱難的任務,面對眼前強大的敵人,她幾乎束手無策。
但奶奶的到來,讓她明白,她知道自己的使命,她知道「我是誰」。《How Far I'll Go》的音樂,伴隨著莫阿娜的舞蹈。還有無數航海前輩們的身影在若隱若現。
在最艱難的時刻,毛伊的歸來也讓莫阿娜充滿了信心,原來巨大的怪獸就是失去了心智的特菲提,她忘了自己是誰。最後當然是個完美的ending,所有人也都找到了最好的自己。
這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迪士尼動畫,因為主角不是高貴的公主,她只是酋長的女兒。片中也沒有白馬王子,只有一位大叔和一隻雞。但是卻更好的傳達出了迪士尼的精神,「you know who you are.」
《海洋奇緣》的兩位導演Ron Clements 和 John Musker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爺爺了,在全球2D動畫開始衰敗的今天,兩位老爺子見證了2D的鼎盛和沒落,但他們依然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動畫夢想,從零開始學習電腦特效。
儘管《海洋奇緣》是一部3D動畫,但裡面還能找尋到許多2D的影子。想一想宮崎駿老爺子不也是這樣,從宣布復出到接受新的CG動畫模式,所以,時代永遠拋不下努力認真的人。
致敬那些永遠為電影事業努力的人,不管二十歲,還是八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