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會讓你了解自己三點:
1.你骨架的大小
2.你的身體質量指數
3.你的體脂率
1.你是大骨架體型還是小骨架體型?
「骨頭的大小」是影響體型的原因之一,然而大骨架就比較容易和肥胖發生關係?小骨架先天就佔了體型上的優勢,所以就算變胖也沒關係?骨架的大小到底如何得知及測量?骨架和身材的關係又是如何?
不同骨架給人感覺有何不同?
大骨架體型:兩個同樣身高的人,骨架大的看起來容易顯得比較壯碩,那是因為身體裡的骨,如:肩胛骨、鎖骨、肋骨、腕骨、髖骨、膝蓋骨...等比較大塊,也都比較寬的原因。
特徵:寬肩膀、胸寬大、大手掌、手腕粗、大臀部、腳踝粗、膝關節粗大。
小骨架體型:骨架小的人,因為身體裡的骨頭都比較小,所以身材看起來就是給人嬌小玲瓏的感覺,即使身材稍微變胖也不容易被人發現。
特徵:窄肩膀、胸寬小、手腕細、腳踝細、臀型窄、四肢細瘦。
如何知道你的骨架大小?
骨架到底是大還是小,測測就知道。(僅做參考)
想要知道自己的骨架是大是小,有兩種方法。這兩種方法雖然不夠精確,無法符合所有人的情況,不過足夠簡便,值得參考。
一是圈手法:用大拇指和中指圈住另一隻手的手腕,兩隻手指頭沒法相碰為大骨架,剛好相碰為中骨架,相疊超過一個指甲寬為小骨架。注意要沿著手腕上突起的骨頭圈過去。這個部位皮下脂肪少,比較適合用於評估。
另一種是計算法:用皮尺沿著手腕突起的骨頭測量出手腕的周長,再用自己的身高除以手腕周長,就能得到一個比值。這個比值越小,代表骨架越大。
對男性來說,比值小於9.6為大骨架,9.6~10.4為中骨架,大於10.4為小骨架;對女性來說,比值小於9.9為大骨架,9.9~10.9為中骨架,大於10.9為小骨架。
現在就來估算,看看你是大骨架還是小骨架還是中骨架~
2.你身體BMI指數達標嗎?
BMI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指數
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主要用於統計用途,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
如何計算呢?請看下面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以下是衡量的標準,大家可以對比自己的結果看看是否正常
成人的BMI數值
過輕:低於18.5
正常:18.5-24.99
過重:25-28
肥胖:28-32
非常肥胖:高於32
專家指出最理想的體重指數是22~,你的是多少呢?
3.你的體脂率高還是低?
想知道自己體脂率高還是低?按照下面的方法計算你就能知道了~
體脂率方法:
體脂率=1.2×BMI+0.23×年齡-5.4-10.8×性別(男為1,女為0)
正常成年人的體脂率分別是男性15%~18%和女性25%~28%。
體脂率應保持在正常範圍。
由體脂肪率來判斷肥胖程度,男性是25%以上,女性是30%以上是屬於肥胖。肥胖則表明運動不足、營養過剩或有某種內分泌系統的疾病,而且常會並發高血壓、高血脂症、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膽囊炎等病症。
若體脂率過低,低於體脂含量的安全下限,即男性15%,女性13%~15%,則可能引起功能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