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過年,你會想起什麼呢?迎春花市的百花香,年貨街的買賣聲,揮春上的油墨味,當然少不了那滿屋飄香的煎堆味。煎堆碌碌,金銀滿屋。圓滾滾的煎堆,年味十足!
過年前15天左右,南莊不少家庭都會開油鍋炸煎堆、炸油角、炸蛋散,準備過年食品,希望新一年有「油水」。
但是,南莊不同地區的家庭炸的煎堆也有不一樣。大致來說,南莊羅格圍以麵團炸空心煎堆為主,而吉利圍則會用爆谷做餡料,製作爆谷煎堆。
今天,南莊君就以空心煎堆為例,給大家講講南莊的「年味」。
麵粉、糖、油要備足,面擀、面盆、篩子、油鍋洗乾淨。過年熱熱鬧鬧的氣氛,大概是從張羅各式材料,選個良辰吉日開油鑊炸煎堆間走出來的。這不僅僅是為了做一件地道小吃,還是為了討個吉祥,嘗個真正的年味。
一切準備就緒,開始熬糖水,之後將糖水逆時針或順時針倒進糯米粉裡,和面。等到面有足夠的粘性,可以成型,便開始捏麵團。
取一小塊麵團,捏成薄薄半圓碗形,右手慢慢捏薄,左手的虎口逐漸的縮小讓麵團收口處成一洞,再快速的捏緊收口,做成中間空心的煎堆坯。如麵團粘手,可用少許糯米粉作手粉。
「嗞——」燒熱油鍋至6成熱後,便把煎堆粉團放下鍋。
期間,要不斷地用篩子的底部在煎堆上輕壓、打圈,讓其受熱均勻。白花花的麵團在滾油的滋潤下,慢慢膨脹變圓,越「碌」越大。顏色也從白色變成淺黃、深黃、金黃。
香醇的花生油慢慢把煎堆浸染至金黃,噴香的氣味順著窗口瀰漫在外頭,村裡的年味更濃鬱了~
當煎堆膨脹到一個球的時候,就用篩子輕輕撈起,甩一下油,放進盆子中。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NO!還有最後一步。煎堆剛炸出來,鑊氣很重,你需要等待1分鐘左右,讓這道氣歇一歇。然後,趕緊壓實成扁狀。
對於等待的那個時間,很考技巧。因為太早,煎堆不易成型,而太晚,煎堆皮已經變硬,也難以成型。
煎堆,作為南莊人過年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雖然現在大多數人都選擇外出購買,但還是有少數人喜歡在家用薪火灶炸。大概是覺得,這樣才夠原汁原味。
熬糖水、和面、捏粉團、下鍋煎炸……步驟雖然繁瑣,但最讓人懷念的就是那個放下手機,與家人一邊搓麵粉一邊聊天的時光吶。
有時候,一幫鄰居好友也來幫忙,你幫我炸完我幫你炸。適合炸煎堆的好日子,大家都忙著串門炸煎堆。幾個人圍坐一起,煎堆很快就做好了,但是話題,好像怎麼也說不完。過年的熱鬧氣氛,悄悄地飄遍了大街小巷。
新鮮出鍋的煎堆,表皮炸至金黃微焦,鬆軟可口,一口咬下,煎堆挾裹著的花生油瞬間溢出,甘香無比。
雖然兩地的煎堆各不相同,但都象徵著金銀滿屋,收穫豐盛。這份「年味」,飽涵著人們對闔家團圓、生活美滿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