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迅思—韓珊珊
導讀:雖在《中韓自貿協定》下韓國MMA實現免關稅,但短期內受制於其整體供應量,加之中國自身產能的不斷增加,此利空影響暫有限。而長遠考慮,仍需密切關注未來亞洲市場價格變化,以及日韓貨源格局調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大韓民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以下簡稱:《中韓自貿協定》)已於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並第一次降稅,從此,進口韓國MMA貨源將直接享受免關稅待遇,然該協議對中國MMA市場影響幾何,市場人士尚有分歧。但綜合來看,短期影響或並不明顯。
中韓自貿協定實施前,韓國出口MMA到中國的關稅為6.5%,佔完稅成本比例約6%上下。
就目前來看,國內MMA市場仍顯安靜,部分市場人士認為韓國MMA免關稅或對中國市場影響有限。據安迅思了解,一方面,近期MMA市場並無韓國貨源到港,而部分進口商對於1月份的船貨還在商談階段,因此,暫時還沒可享受中韓自貿協定的訂單產生,無案例可參考,且進口價格是否有優勢還有待觀望。
另一方面,目前韓國MMA市場基本處於自足狀態,可出口的量受限。據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韓國MMA出口量逐漸減少,2015年韓國MMA市場出現貿易逆差,截止11月份,韓國進口量較2014年同比增加25%約0.95萬噸,而出口量卻同比減少近38%約2.10萬噸。因此判斷韓國對MMA的自主消化能力在不斷增加,但據了解,韓國暫無新產能擴增,預計2016年出口量仍有限。
從韓國MMA出口國方面來看,韓國MMA出口市場格局也有不小的變化。由以上數據不難看出,2014年韓國主要出口地為臺灣和印度尼西 亞,中國位居第三,至2015年韓國MMA主要出口量集中至中國,其他國家均不足1萬噸。但從數量上來看,雖中國佔比大增,但也僅增加約3000噸,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在韓國出口量逐漸減少的背景下,且中國國內自給率不斷提高,國內部分進口商認為即便免關稅,中國進口韓國的量也不會有大幅增加。
但就長遠來看,著眼於亞洲市場,也有部分市場人士心存擔憂。
近兩年韓國進口量中,來自日本的進口量不斷增加,佔比高達50%以上。據韓國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1-11月份韓國累計進口量約4.7萬噸,較2014年同期增加25%左右,其中日本貨源高達3.1萬噸,同比增加近44%。
華東某主要貿易商表示,目前中國對日本MMA貨源實施反傾銷,導致日本無法繼續出口至中國,而韓國進口貨中日本貨已經佔據主導,若後期價格合適,不乏出現「換貨」的情況。即日本將原本出口至中國的部分貨量銷往韓國,供應韓國當地用戶使用,而韓國再將多出的自產貨量出口至中國。若該狀況真正發生,那麼韓國出口至中國的量將打破當地供應的限制,屆時中國市場也將面臨不小的衝擊。
綜上,雖在《中韓自貿協定》下韓國MMA實現免關稅,但短期內受制於其整體供應量,加之中國自身產能的不斷增加,此利空影響暫有限。而長遠考慮,仍需密切關注未來亞洲市場價格變化,以及日韓貨源格局調整。■
轉載請註明來自「安迅思」
投稿及合作請聯繫 marketing@ici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