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促使餐飲業結構調整加快,要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健康、優質、色香味形俱佳的菜品;生產供應商要向市場提供安全、優質的食材。為促進北京餐飲行業的長足發展,在北京市商務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烹飪協會主辦,北京烹飪協會供應商委員會承辦的,旨在「京地攜手特產匯聚·供需對接互利雙贏」的「2018特色食材·地方名產北京秋季餐飲對接會」,於10月25日在御仙都皇家菜博物館舉行,為地方特色食材開拓北京市場、促進北京餐飲界飲食文化交流締造良機。
好食材奠定了菜的好品質,為廚藝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有故事的食材才能做出有底蘊的菜文化,特色食材是應對激烈競爭的制勝法寶。但是伯樂常有,千裡馬難求,名廚難覓好食材,食客難求好菜品,食材的挖掘和探索總給人一種可遇不可求的感覺。一方面,餐飲企業在苦苦尋求優質、特色食材;另一方面,食材供應商又在為找到有需求的餐飲企業頭痛。解決食材對接問題、降低渠道成本,成了不少業內有識之士的共識。
協會供應商委員會為了提升北京餐飲業品質,建立起北京餐飲企業與地方特色食材高效對接的平臺,優選了20個省39個地級市、州政府的地方名、優、特、珍產品,舉辦這場秋季食材對接會,幫助企業選擇優質的特色食材,協助餐飲企業推出更多特色美食,助力北京餐飲業提檔升級,滿足消費者的多樣需求。
活動還開設了特珍匯微信對接服務平臺和網站,用以建立長久的各地應季應時名特優產品與會員需求高效對接的線上服務平臺,方便第一時間收集供需信息,適時調整服務方向和工作內容,助力北京餐飲業提檔升級、滿足北京餐飲消費者多樣消費需求。
本次對接會共有116家供應商參展,品種上千種。金陽縣、永靖縣這兩家貧困縣的主要領導親自推介家鄉產品。本次活動吸引了京城近百家餐飲企業代表參加,他們對金陽縣的青花椒等特色食材青睞有加,準備購買。
今後協會將繼續搭建餐飲企業與外埠食材供應商聯絡的渠道,實現農餐對接,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企業成本,在源頭控制、質量把控、物流服務等方面保證餐飲企業獲得長期的、高品質的食材渠道,為企業蓬勃發展做出貢獻。
北京市商務委員會消費促進處調研員張繼紅到會並講話
北京烹飪協會雲程會長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