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樸七物湯:通腑行氣洩實,同時兼能溫陽補中

2021-02-22 鄭芝環醫師

《金匱要略》裡面記載的厚樸七物湯,由厚樸枳實、大黃、桂枝、生薑、甘草、大棗組成,這個方子能理氣消滿、通腑瀉熱,也能溫陽解表、健脾補中,適合於陽氣不足、脾胃虧虛患者,並且有陽明腑實、大便不通、腹部脹滿等病症的治療。

其中厚樸的用量大,厚樸能夠行氣消滿導滯,配合枳實,和厚樸相兼為用,增強了行氣調理氣機通腑的作用,再加上大黃瀉熱通便,使氣機得以調暢,胃腸積邪得以排出。另外加入桂枝、生薑、甘草、大棗是桂枝湯去到白芍,其中桂枝生薑能夠溫陽理氣散寒,也有助於氣機的運行,配合甘草大棗有補益中氣的功效,能防止行氣通腑的藥物傷正氣。

因此,整個配方對於脾胃虛寒中氣不足並且伴有裡實證大便不通的患者尤其合適,屬於攻補兼施寒溫並用的配方,能夠破除陽明腑實,並且有表裡雙解的作用,對於胃腸病而導致的腹部脹滿,多可用此藥方加減。厚樸七物湯,對於陽虛寒凝寒溼濁氣停留在胃腸之間,通過大黃厚樸等藥物的理氣通腑的作用能夠將其排洩出來,並且通過甘草大棗桂枝生薑等藥物的溫陽作用,恢復脾胃的功能,使功下而不傷陽氣,這是這個配方最大的特點,因此,可以適用於多種胃腸病出現容易便秘、腹脹或容易肥胖等病症狀調理。

文章作者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我

更多的中醫養生文章的分享

有什麼諮詢的可以點擊菜單欄「找醫生」添加微信

相關焦點

  • 脾胃虛寒:理中湯和補中湯
    ,就好像倉庫的道路都被寒溼佔領了,脾胃就運轉不起來,這時會出現腹脹、食不下、自利、手腳冰涼等症狀,就需要理中湯,溫中祛寒,補氣健脾,乾薑去寒,白朮祛溼,人參將津液補充進去,甘草色黃入脾,能夠將其他藥物引入中土脾胃,而且甘草這味藥性質緩和,就是讓大家慢慢幹活,相當於西醫裡的緩釋劑,持續火的溫度,所以理中湯的作用就是將被寒溼侵佔的脾胃重新溫暖運轉起來,這樣脾胃得運化而復升降。
  • 立冬食療 | 十全大補湯解析
    我們經常聽到老百姓說來一個十全大補湯,傳說中的十全大補湯到底是包含哪些補品在裡面呢?究竟有什麼作用呢?怎麼食用呢? 這個是有說法的。在十全大補湯前面呢,有一個四君子湯、一個四物湯,合起來就是一個八珍湯,另外還有兩味藥,共十味藥材。
  • 氣血雙補——十全大補湯
    藥膳方如十全大補湯、歸芪蒸雞等。工藝:將方中各中藥紗布袋盛裝,紮緊袋口。墨魚、鴨肉、雞肉、豬肘清水洗淨;排骨洗淨,剁成小塊;姜洗淨拍破;冬筍洗淨切塊;蘑菇洗淨去雜質及木質部分。上述配料備好後同時放鍋中,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開後改用文火慢煨燉,再加入黃酒、花椒、精鹽等調味。
  • 六君益胃消萎湯:集益氣健脾、化痰祛溼為一體,標本兼治
    【六君益胃消萎湯】黨參10g,炒白朮10g,炒白芍10g,茯苓10g,木香10g,陳皮10g,制半夏10g,柴胡10g,炒薏仁15g,蒲公英15g,莪朮10g,丹參15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蓮15g,山慈菇5g,炙甘草5g。
  • 一個妙方:五物人參湯!
    同時咳嗽等呼吸道症狀逐漸加劇。原因,流感一般發生在秋冬季節。風熱內傳,或風寒入裡化熱,正邪相搏,陽熱熾盛,蒸達於體表,便會產生這種現象。五物人參湯,出自明代魯伯嗣所著《嬰童百問》。是為「小兒流行病身熱,不惡寒反惡熱,咳嗽,心腹脹妨」打造的方子。
  • 醫案:提不上氣的胃下垂,補中益氣湯來拯救
    大病之後,臨床可見如手術放化療後,氣短乏力,食慾減退,可用濃縮的補中益氣湯(顆粒劑)。分析:藥力足夠,鼓動脾氣傳輸,增加脾胃運化和營養吸收。2.原因不明的低熱,臨床常見輕度貧血的患者,所謂:火欲發之,才可自降。
  • 一個好方:五物人參湯
    同時咳嗽等呼吸道症狀逐漸加劇。原因,流感一般發生在秋冬季節。風熱內傳,或風寒入裡化熱,正邪相搏,陽熱熾盛,蒸達於體表,便會產生這種現象。五物人參湯,出自明代魯伯嗣所著《嬰童百問》。是為「小兒流行病身熱,不惡寒反惡熱,咳嗽,心腹脹妨」打造的方子。
  • 冬令進補,可以選用十全大補湯
    冬令進補,其潛臺詞就是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養、積蓄的最佳時機。在我們傳統飲食習俗中,有一個特殊意義的詞語叫「補冬」。漢族人以冬至為補冬之始,一般家家戶戶要殺雞宰鴨或買羊肉,以備過冬,而富貴人家更在烹飪的過程中加入當歸、人參等藥物燉食,增加滋補的效果。
  • 補氣要方:補中益氣湯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想系統的講一下咱們平時能常用到的一些方子和中成藥應該具體怎麼用。先從脾胃來講,當然首選的是補中益氣湯。丸藥的話就是補中益氣丸。用補中益氣湯嘛,方子都是現成的。比如說下一周你要出去旅遊爬山,舟車勞頓,先提前一周服補中益氣湯,要不是方便就買現成的補中益氣丸。有些人呢吃完了之後覺得上火,這個時候用淡鹽水送服,或者飯前服用,飯壓下去就不上火。剛才講了,中氣不足還會抵抗力差,你皮膚腠理抵抗外邪的能力差,有些人呢,一陣風就吹的感冒打噴嚏,之前有個患者就是,鼻炎好幾年了,早上起床就開始日常打噴嚏,連著打。
  • 中尚養生藥膳湯
    節省大量時間,接下來看看我們中尚幾款湯品吧!2、肉金山藥瘦肉湯材料;:雞內金:消食健胃,澀精止遺,消積滯,健脾胃淮山藥:山藥歸脾、肺、腎經,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瘦肉:改善貧血、補腎滋陰、強壯骨骼蜜棗:棗味甘、性平,入脾、胃經,有補益脾胃,滋養陰血和藥性昆布:消痰軟堅散結,利水消腫麥芽:具有消食健胃   谷芽:
  • 冬季溫陽何處有,潞河醫院藥餅灸
    艾灸中的主要成分為艾葉,清代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亡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鬱,調經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由此可見,艾灸的功效十分的強大,總結下來,便是有溫經散寒、行氣通絡、回陽固脫、昇陽舉陷等作用。
  • 【每日一湯】參桂雞湯:益氣補血,溫陽通絡
    但注意不要滋補太過,防止虛不受補;並且要少食寒涼之品、冷涼食物。材料:母雞1隻,黨參30克,肉桂10克,生薑30克,蔥花、食鹽、料酒各適量。做法:將母雞宰殺洗淨入鍋,放入洗淨的黨參、肉桂、生薑,適加料酒及清水,一同用文火燉至雞肉爛熟,加適量食鹽、味精,撒少許蔥花即可。
  • 冬季溫陽補血的妙方:當歸羊肉湯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說此方,「當歸溫補肝血,生薑溫陽散寒,羊肉溫補肝陽,滋補木中生氣,以助升達。加生薑以行其寒滯,故諸病皆愈也。」這個湯不僅可以大補氣血,補虛損,除寒痛;它最大的功力是讓陰鬱的身體溫暖起來,讓你更有活力和精神。
  • 每日一湯:粉葛赤小豆扁豆鯪魚湯【南大培訓】
    做法:1、粉葛去皮、洗淨、切塊;2、赤小豆、扁豆浸泡、洗淨;3、鯪魚宰洗淨,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4、豬排骨洗淨,陳皮浸泡、去瓤;5、蜜棗洗淨,去核,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煲約兩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 湯料理篇 - 麻油鮮菇薑湯 (行氣活血,抗手足冰冷)
    麻油鮮菇薑湯特點:行氣活血,抗手足冰冷#湯譜 #冬天湯 #煲湯 杏鮑菇性平味甘,可益氣健脾,強身滋補。猴頭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臟,可助消化。老薑性溫味辛,可發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解諸毒。紅蘿蔔的橘紅色是β-胡蘿蔔素的顏色,而α-胡蘿蔔素與β-胡蘿蔔素屬於類胡蘿蔔素,它具強效的抗氧化力,兩者可發揮相乘效果,去除活性氧「羥基自由基」,同時具有預防癌症的功效。α-胡蘿蔔素與β-胡蘿蔔素必要時會在體內轉化成維他命A,維持器官黏膜的健康,阻止細菌入侵。而β-胡蘿蔔素有助活化NK細胞、T細胞與巨噬細胞,提升身體免疫力。
  • 四物湯:女性第一方,能補血養血活血
    「婦科第一方」,常用於調理婦科各種病症,是女性補血養血活血調經的經典藥方,臨床加減能應用於調理多種婦科疾病,有養顏美容、增強免疫力、調經止痛等功效,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四物湯。【四物湯的配伍特點】四物湯中的熟地黃、白芍都是陰柔補血的佳品,具有滋陰潤燥、養血和血的作用;而當歸、川芎動靜相合,補血而不滯血,既能活血而不傷血;整個配方不溫不燥,滋補而不膩,藥性相對平和,比較適合婦科調理
  • 教您做「溫陽補血當歸羊肉湯」
    ~~~~~~~~❤~~~~~~~~ 在這即將到來的寒冷冬季,全家人在一起,燉一鍋熱騰騰的當歸羊肉湯當歸30、克半個洋蔥、半根芹菜的芹菜葉、半根胡蘿蔔、半個西紅柿。調料:鹽、糖、胡椒粉、料酒。羊肉較豬肉的肉質細嫩,比豬肉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質含量高,含豐富的鐵,而且容易吸收,補血效果很好,非常適宜貧血患者食用。羊肉味甘而不膩,溫而不燥。《本草綱目》講:「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當歸味甘辛性溫,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
  • 養生|產後大補湯——當歸黃芪土雞湯
    現在推薦一款適合產後調養的滋補湯--當歸黃芪土雞湯,湯裡放了始興當地窖姜和補氣血藥材黃芪、當歸、紅栆,不止香味更濃鬱,營養價值也更高,湯中土雞肉肉質鮮香,味道鮮美,姜香濃鬱,湯甘暖胃,常使非坐月者也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