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君益胃消萎湯:集益氣健脾、化痰祛溼為一體,標本兼治

2021-02-12 腸胃道健康衛士

通知

本公眾號將在近期內轉移至新公眾號發文啦,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無法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自動的粉絲與素材遷移。

這意味著,粉絲們需要重新關注我們的新公眾號,點擊☛ 「新公眾號,歡迎關注」,即可跳轉新公眾號啦!


【六君益胃消萎湯】
黨參10g,炒白朮10g,炒白芍10g,茯苓10g,木香10g,陳皮10g,制半夏10g,柴胡10g,炒薏仁15g,蒲公英15g,莪朮10g,丹參15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蓮15g,山慈菇5g,炙甘草5g。
伴胃黏膜充血明顯者重用丹參;黏膜糜爛出血者,酌加白及;伴膽汁反流者加茵陳、鬱金;伴腸上皮化生或輕中度異型增生者,重用白花蛇舌草、莪朮、半枝蓮、山慈菇;胃脘脹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嘈雜、泛酸者加烏賊骨、浙貝母;噯氣明顯者加旋覆花、代赭石;神疲乏力者加炙黃芪、制黃精;大便困難者加枳實、火麻仁;大便不實者加炒山藥、白扁豆;納谷不香者加焦山楂、六神曲;睡眠欠佳者加酸棗仁、夜交藤。 六君益胃消萎湯從《醫學正傳》中的名方六君子湯化裁而來。六君子湯由黨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組成,具有益氣健脾、燥溼化痰之功。六君益胃消萎湯中以木香健脾消食,行氣止痛;柴胡疏肝解鬱。四君子湯益氣健脾,氣能生血,亦能行血,進一步改善胃黏膜血運。丹參活血祛瘀;莪朮行氣破血,消積止痛;共同促進黏膜血運。薏苡仁除溼而不助燥,清熱而不損陰,《本草綱目》:「薏苡仁,陽明藥也,能健脾益胃」;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山慈菇清熱解毒抗癌,消除癥結。本方集益氣健脾、行氣活血、化痰祛溼、清熱解毒為一體,標本兼治。中醫學雖無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名,但根據其臨床表現,可歸屬於中醫學「胃脘痛」「痞滿」「嘈雜」等病範疇。本病的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為脾胃中虛,標實為氣滯血瘀,兼夾痰溼熱毒。

註: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需選用請諮詢專業醫師。

腸胃道健康問題可加張老師,免費諮詢

( 微信號:zmtcw953

相關焦點

  • 胃脹:健脾益胃,增強脾胃功能,離不開的中藥和中成藥解析
    如果脾虛,水谷不能運化,便會發生腹脹、腹痛、腹瀉、大便稀溏等表現。經典的中醫配方是參苓白朮散,中成藥有參苓白朮顆粒、參苓白朮丸等;其中便是白朮配茯苓為主要的藥物,加強健脾利水、祛溼止瀉的作用。如果脾虛不能運化,痰溼氣阻中焦,會發生上腹脹痛、呃逆、反胃、噯氣、反酸等表現;經典的中醫配方是香砂六君湯,中成藥有香砂六君丸、陳夏六君丸、健脾丸等;其中都是以白朮來健脾為主,配合陳皮、法半夏、木香、砂仁等藥物,
  • 秋天養生喝什麼湯好?
    涼水泡紅棗、蓮子、枸杞1小時;燒開水,雞肉焯一下,去掉浮沫,起鍋;雞肉、玉米、蓮子、花生、姜、放入湯煲裡,加足量水,用小火煲1.5個小時;隨後加入紅棗、枸杞、花菇,繼續煲半小時;再關火前加入鹽和少許牛奶調味。  功效:老母雞具有溫中益氣、補虛勞、健脾益胃之功效。適量食用可增強體力。玉米和胡蘿蔔則可以中和一下雞湯的燥火,解膩。三者同煮,保健功能更甚,有健脾養脾、養肝腎、補氣血等功效。
  • 冬季養生在於潤燥,此湯可健脾益胃,潤燥生津!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款滋陰潤燥的美味湯膳——山藥秋葵瑤柱煲瘦肉,瑤柱的鮮加上山藥的厚重和瘦肉的甘香,健康之餘,更讓人食指大動!山藥秋葵瑤柱煲瘦肉山藥味甘性平,歸胃經、腎經、肺經、脾經,具有健脾益胃,滋腎益精的功效;秋葵籽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瑤柱又稱乾貝、能滋陰補腎,養精調中;豬肉滋潤降燥,兩者為湯
  • 個案回眸:消癰湯治乳癰
    此時治療「以消為貴」,如未抓緊時機治療,則乳敗肉腐成膿。    外吹乳癰治療方藥很多,因其病從肝胃鬱滯而起,我自擬人肝胃經藥——消癰湯,方藥有:柴胡6g,赤芍、白芍各10g,漏蘆10g,皂角刺90g,生甘草6g。本方具有疏肝通乳,消腫止痛之功效。方中柴胡、赤芍、白芍、漏蘆味苦微寒,苦能下洩,寒能除熱;柴胡疏肝;赤芍與白芍同用既能養血又能活血。
  • 這款羊肉湯可健脾暖胃助消化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款暖胃健脾的羊肉湯,做法簡單,營養美味,是冬季禦寒健胃的一道美味佳餚。桂圓淮杞羊肉湯天氣寒冷,羊肉具有益氣補虛、溫中暖胃的作用;淮山可益氣止咳、健脾益胃、助消化,能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枸杞子有養肝、滋腎、潤肺的作用,可降血糖,對抗脂肪肝,也有輕微降血壓的作用
  • 固護脾胃 健脾利溼:「茯苓薏米淮山湯」
    功 效:利水滲溼,健脾,寧心。主 治: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2、薏米:其營養價值豐富且兼具藥理作用,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癌、抗腫瘤、降血糖和止痛等功效,深受消費者喜愛
  • 【食療養生】補氣第一方: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脫胎於《傷寒論》中的「理中丸」,去掉了原方中秉性燥烈的乾薑,換成性質平和的茯苓,從而驅除大寒的主效變成溫中補氣。如果你有面色發黃,氣短乏力,說話聲低,脾虛氣弱、不愛動等現象,那你應該最需要四君子湯了,黨參為君藥,甘溫益氣,健脾養胃。臣藥是白朮,健脾燥溼,加強益氣助運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滲溼,苓術相配,則健脾祛溼之功益著。
  • 寶書說方:加味玉屏風丸治汗證
    診為:氣血不足,表虛自汗。用補益氣血(治本),固表止汗(治標)之法治之。方藥:黃芪、白朮、防風、紫河車、鹿角膠、龜板膠、五味子、紅參、麥冬、白芍、當歸、川芎、熟地黃、雞內金、陳皮、法半夏、茯苓、石榴皮、五倍子、麻黃根、浮小麥各50克。用法:共研細粉,煉蜜為丸,10克重,每日服3次,每次服1丸。
  • 尹弘在全省四水同治工作推進會上強調 系統謀劃標本兼治深入推進四水同治工作
    12月4日,2020年全省四水同治工作推進會在洛陽召開,省長尹弘出席並講話,強調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標本兼治、綜合施策
  • 秋天喝木瓜鯽魚湯有什麼好處?
    此菜湯氣味清甜、香潤,具清心潤肺、健脾益胃的功效,為秋燥季節的清潤湯品,同時亦適用常見疾病的愈後滋補。此外,喝木瓜鯽魚湯還有很多好處。木瓜鯽魚湯的功效1.幫助產婦下奶木瓜鯽魚湯是由木瓜和新鮮的鯽魚所熬製而成,湯鮮味美,香醇可口,女性經常食用可以起到豐胸的功效,木瓜其中營養價值豐富,和鯽魚搭配在一起還可以起到下奶的功效,產後的產婦可以適當的飲用對下奶非常好。
  • 脫肛:補中益氣湯不好用?因為你少了一味藥 | 唱醫雅言•脫肛門
    【功用】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主治】脾虛氣陷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稀溏,舌淡,脈虛;以及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氣虛發熱證。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大無力。【方義】本證多由飲食勞倦,損傷脾胃氣虛,清陽下陷所致。
  • 年菜系列第十一道:健脾益氣、滋陰潤膚之山藥鴿子湯
    春節家宴,大魚大肉少不了,湯湯水水更不能少,春節容易敞開肚皮放開吃,吃胖了不說還容易造成腸胃不適,所以葉子的年菜系列第十一道菜給親們奉上一鍋湯:山藥鴿子湯。鴿子很滋補,脂肪不高,一隻鴿子肉不多,煲上一大鍋湯,全家喝,這樣肉類攝入並不多,但湯非常鮮美又不膩。加上山藥和香菇,營養又湯鮮,健脾益氣潤膚,當然,山藥的食療價值跟產地有關,河南焦作一帶的山藥較好, 購買無法辨別產地時,就挑選那種韌性好不容易斷、細細的那種山藥。
  • 醫案:提不上氣的胃下垂,補中益氣湯來拯救
    大病之後,臨床可見如手術放化療後,氣短乏力,食慾減退,可用濃縮的補中益氣湯(顆粒劑)。分析:藥力足夠,鼓動脾氣傳輸,增加脾胃運化和營養吸收。2.原因不明的低熱,臨床常見輕度貧血的患者,所謂:火欲發之,才可自降。
  • 胃脹:常常胃痛難忍,中醫教你幾招,溫中散寒健脾益胃
    3.鍛鍊身體健脾胃蹲馬步對於促進胃腸蠕動非常有益,還可以強化下半身肌力。建議選擇溫和的鍛鍊方式,不宜劇烈運動。4.按摩腹部溫灸肚臍、上、中、下脘穴(臍上5、4、2橫指),可健脾益胃,改善脾胃虛寒。6. 中藥治療原則以溫中散寒、通絡止疼為要,臨床常用附子理中湯、小建中丸、黃芪健中湯等。
  • 「做冬」要重視,養生章魚湯健脾益氣、養胃生津
    在我們南方,特別是珠三角一帶和港澳地區對此節氣十分重視,民間上稱為「做冬」,即為真正冬日到來了,他們甚至有「冬至大過年」之說。傳統上他們都會慶祝一番,蓮藕煲豬踭便是常用的湯品。 紅豆亦為旺血之食材,入湯亦糯香甘甜。 豬踭為豬肉之上乘,常為廣東民間入湯之用,關鍵此湯中加入章魚乾既養陰又讓湯味更鮮美、可口。
  • 巧用三芽化溼氣,2湯1粥輕鬆補
    這時就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昇陽、舉陷、健脾和胃,所用藥材主要包括柴胡、升麻、當歸、陳皮、炒白朮、炙甘草、人參、黃芪等。黃芪可以補氣,固表止汗;人參大補元氣;柴胡和陳皮能舒肝解鬱;當歸則補血養血。具體用法用量可以諮詢醫師。
  • 立冬食療 | 十全大補湯解析
    我們經常聽到老百姓說來一個十全大補湯,傳說中的十全大補湯到底是包含哪些補品在裡面呢?究竟有什麼作用呢?怎麼食用呢? 這個是有說法的。在十全大補湯前面呢,有一個四君子湯、一個四物湯,合起來就是一個八珍湯,另外還有兩味藥,共十味藥材。
  • 【食療藥膳】北芪、黨參、猴頭菇等搭配煲出適宜寒冬調補的鮮美靚湯,能健脾益肺、益胃生津、補氣養血、滋補肝腎、益精填髄!
    然後,連同洗淨的黨參、黃芪、胡椒一齊塞進豬肚內,用竹籤或線縫好豬肚切口,放進沙鍋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白酒少許,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2小時,取出豬肚,切開,倒出肚內食材,把豬肚切塊,跟其它食材再倒進湯中,加入洗淨的枸杞子,煮沸10分鐘,精鹽調味,即可。
  • 大寒過後養生,石斛花膠燉瘦肉湯,滋補養陰,養胃益氣,別錯過了~
    石斛早在《神農本草經》裡就被列為上品,其性微寒的味甘,具滋陰清熱、益胃生津之功效。以石斛配以養陰固腎的花膠燉豬瘦肉,湯味清潤,有滋補養陰、養胃益氣之功效,適合於胃陰虛的人飲用。吃花膠一般每個星期吃三次左右最好, 最好的時間段是下午六點飯前吃和早上吃早餐之前,要空腹吃,這樣的吸收效果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