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一虛肝也受傷!巧用三芽化溼氣,2湯1粥輕鬆補

2021-02-12 BTV我是大醫生官微


———— / 點擊收聽 / ————

脾胃是後天之本,夏季因為氣候悶熱,很多人胃口不好還貪涼,到了秋天就攢下許多問題,正需要滋補脾胃。

而且也不僅是脾胃,中醫認為肝克脾土,當脾運化失調時,肝氣也會無法正常疏洩,各種疾病就隨之而來。脾虛最嚴重的後果,在中醫稱為中氣下陷,也就是脾陽虛,容易有食少、乏力、倦怠、面黃、腹瀉、舌淡、虛汗、口渴、怕涼等症狀。這時就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昇陽、舉陷、健脾和胃,所用藥材主要包括柴胡、升麻、當歸、陳皮、炒白朮、炙甘草、人參、黃芪等。黃芪可以補氣,固表止汗;人參大補元氣;柴胡和陳皮能舒肝解鬱;當歸則補血養血。具體用法用量可以諮詢醫師。如果有怕熱、愛上火、舌紅苔黃、口苦口臭的情況,就可能是暑溼太重引起的,而補中益氣湯中甘溫的藥物居多,服用後會讓溼熱之邪留在體內,加重病情,所以並不適合這類人。除了用藥物,其實我們的餐桌上也有很多補中益氣的食材,比如三芽湯。取炒麥芽、炒谷芽、炒稻芽各6克,入沸水中煎煮後飲用。可加入適量陳皮,還可以加少許蜂蜜調味,既能助消化,又能醒脾,輔助治療厭食症。

三芽也適合煮粥,取炒麥芽、炒谷芽、炒稻芽各10克,加入適量粳米煮粥,快熟時,加一兩枚大棗調味,也有很好的健脾養胃的功效。

女性朋友適合用百合,它藥性溫和,能健脾益胃,調節女性的神經功能。百合還是一個天然的甜味劑,特別適合在秋季與蓮子搭配食用。此外,陳皮、桂皮、砂仁能緩解脾胃滋膩,有理氣和胃的功效。茯苓可以健脾、淡滲、利溼,生薑能溫胃止嘔。將這些食材適當搭配,效果也很好。

夏天累積下來的脾胃問題,到秋天容易集中爆發,所以我們要更加注意調補。陽虛體質用溫熱的補中益氣湯,溼熱太重的人適合用三芽湯。

 今日互動話題 

關於秋季調補脾胃的好方法,你還知道哪些?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

您的支持,是小編前進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專家提醒:脾虛比腎虛更可怕,教你2招補脾胃祛溼氣!
    2. 補脾胃食療方——薏米山藥粥材料:薏米(薏苡仁)10克,山藥10克(鮮山藥5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做法:將薏米、山藥、大米洗淨後加入適量清水,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食用。南懷瑾在《我說參同契》中清晰記載了一個方子:用桂圓肉一顆,花椒,和那個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放在肚臍就行了。各種病都好,身體需要就吸進去了,繼續二三天後,早晨起來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幹啦,腸胃病都會好了。
  • 醫生提醒:溼氣重的人,多喝3碗湯,健脾胃,防溼氣
    中醫理論中,脾主排溼,通常身體中的溼氣可以隨著尿液、汗液等排出體外,如果脾胃不好,身體的祛溼能力就會受到影響,體內的溼氣無法及時的排出體外,就會對健康帶來影響。所以一般體內溼氣重的人,建議先保養脾胃,提高身體的祛溼能力,減少體內的溼氣。中醫建議:溼氣重的人,先養養脾胃,多喝3碗湯,健脾胃,防溼氣。一、雙白湯:雙白,即薏米和山藥。薏米是很常見的祛溼健脾食物。
  • 中醫4個食療方輕鬆除胃寒
    有些人會有胃寒痛疼的毛病,你知道該如何調理脾胃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款調理脾胃的中醫食療方,馬上跟著小編去看看吧!1、紅薯粥冬季是吃紅薯粥的好時節,中醫認為,紅薯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綱目拾遺》也認為紅薯能「補中,暖胃,肥五臟」。
  • 補氣要方:補中益氣湯
    先從脾胃來講,當然首選的是補中益氣湯。丸藥的話就是補中益氣丸。處方:黃芪15g、黨參15g、白朮10g、炙甘草15g、當歸10g、陳皮6g、升麻6g、柴胡12g、生薑9片、大棗6枚這是這個方子平時的基本用量。補中益氣從字面上來看「補中」,就是補中焦,中焦是什麼?
  • 研究表明:溼氣重?多吃這5種食物,健脾胃,輕鬆除去體內溼氣
    白扁豆:性味甘微溼,入脾胃二經,有補脾胃,和中化溼,消暑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洩瀉、嘔吐、暑溼內蘊、脘腹脹痛、赤白帶下等病,又能解酒毒
  • 固護脾胃 健脾利溼:「茯苓薏米淮山湯」
    1、茯苓歸 經:歸心、肺、脾、腎經。功 效:利水滲溼,健脾,寧心。
  • 脾胃虛寒:理中湯和補中湯
    理中湯證我們知道脾主溼而惡溼,水溼多了就會生寒,當脾胃寒溼太重的時候,就會發展到脾胃虛寒的狀態,脾主運化,脾胃寒溼的時候
  • 養生絕不能錯過這3湯,一湯補腎、一湯潤肺、一湯健脾!錯過太虧
    秋燥太盛, 健康很受傷 秋季天氣收斂,其氣清肅,由於缺乏水分滋潤,自然界呈現一派肅殺的景象。當這種乾燥的氣候太過,侵犯人體,就成為燥邪。入秋後必喝 「補腎湯、護肝湯、潤肺湯」!1.潤肺湯:海參玉竹老鴨湯原料:老鴨若干,泡好的海參60克,玉竹60克,生薑2片。 做法:①海參洗淨瀝乾,玉竹置清水中浸泡半小時,生薑切片,鴨肉切絲。
  • 養生|產後大補湯——當歸黃芪土雞湯
    現在推薦一款適合產後調養的滋補湯--當歸黃芪土雞湯,湯裡放了始興當地窖姜和補氣血藥材黃芪、當歸、紅栆,不止香味更濃鬱,營養價值也更高,湯中土雞肉肉質鮮香,味道鮮美,姜香濃鬱,湯甘暖胃,常使非坐月者也垂涎三尺。
  • 既能補氣提氣還能大補脾胃,不愧是千古名方
    但,在潤肺的同時,也別忘記照顧一下我們的脾胃。因為脾胃實在是太重要了,是人身體所有動力的來源,可以說人幾乎所有的病都是因為脾胃引起的。健脾益氣,和胃止瀉可以選擇人參健脾丸;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可以選擇香砂六君丸。那如果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應該怎麼辦呢?大家可以選擇補中益氣丸。這味藥究竟有什麼神奇之處?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
  • 研究表明:溼氣重別光拔火罐!學會用2個雞蛋輕鬆除溼氣,趕緊學起來
    很多人的身體內的溼氣都會比較重,但是能夠重視的人並不多,結果就容易引發多種疾病。雖然說溼氣我們看不見,也抓不著,但是溼氣卻是百病之源。
  • 神仙粥:感冒一用即靈,居家常備的神方!
    我國民間流傳的「神仙粥」歌訣是:「一把糯米煮成湯,七根蔥白七片姜,熬熟對入半杯醋,傷風感冒保安康。」
  • 方和謙:補脾養肝可用方氏"和肝湯"、"滋補湯"
    滋補湯集益肺、養心、健脾、和肝、補腎於一方,所用之藥看似平常,實則配伍嚴謹、立法有度,其專為虛證而設。  方和謙教授善用"和法"治病療疾,總結多年臨床經驗,提出了"和為扶正、解為散邪"的精闢見解,其獨創的"和肝湯"是治療肝鬱血虛、脾不健運的代表方劑。與此同時,他還以補氣血重在補脾、滋陰陽重在益腎為原則,自擬"滋補湯",作為補虛扶正的基本方劑。
  • 廚房一物勝藥十副!冬天這樣用,告別多年老溼氣!
    生薑可以祛除寒氣、寒邪,花椒可以排出體內陳寒,溫暖身體,紅棗可以益脾胃、補氣血。一起泡水喝,可以驅寒保暖、防治下焦溼寒,尤其適合痛經、白帶異常、男性腎寒、慢性腹瀉等症狀的人群飲用。取紅棗、薑片、花椒、紅糖適量,然後泡水喝,堅持每天一杯,早晚兩次溫服,對體寒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女性出現痛經時服用可以有效緩解疼痛。
  • 冬令進補,可以選用十全大補湯
    而且事實證明,冬天人們食慾大增,脾胃運化轉旺,此時進補吸收率高,更能發揮食物補身的作用,投資少,見效快。這裡推薦一款「萬金油」的進補食療方:十全大補湯。可以參考配方如下:    黨參10克,炙黃芪10克,炒白朮10克,酒白芍10克,茯苓10克,肉桂3克、當歸15克,熟地黃15克、川芎6克,炙甘草6克,羊脊骨500克,生薑30克,蔥、黃酒、花椒、食鹽各適量。
  • 醫案:提不上氣的胃下垂,補中益氣湯來拯救
    1.大病之後,臨床可見如手術放化療後,氣短乏力,食慾減退,可用濃縮的補中益氣湯(顆粒劑)。分析:藥力足夠,鼓動脾氣傳輸,增加脾胃運化和營養吸收。2.用補中益氣湯最為適合不過。分析:由於脾虛氣陷,氣機鬱滯,致三焦積熱,選加山梔子清熱,效果較佳。關於山梔子,《本草求真》言:能瀉心肺熱邪,使之屈曲下從小便而出。即肺清則氣化行,而膀胱津液,亦由氣化而化,故曰能利小便,究之皆肺心藥耳。即梔子治熱鬱之血耳。
  • 【厲害】廚房一物勝藥十副!冬天這樣用,告別多年老溼氣!
    生薑可以祛除寒氣、寒邪,花椒可以排出體內陳寒,溫暖身體,紅棗可以益脾胃、補氣血。一起泡水喝,可以驅寒保暖、防治下焦溼寒,尤其適合痛經、白帶異常、男性腎寒、慢性腹瀉等症狀的人群飲用。取紅棗、薑片、花椒、紅糖適量,然後泡水喝,堅持每天一杯,早晚兩次溫服,對體寒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女性出現痛經時服用可以有效緩解疼痛。
  • 每日一膳 | 尋找冬日的暖陽?那就來一碗白胡椒煲豬肚湯吧,溫中散寒,補益脾胃~廣東省中醫院楊志敏教授今日推薦
    【毎日一膳】或湯,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盡顯嶺南飲食之文化,中醫藥膳之精華。感恩自然所賜予毎一種食材的特性,感恩毎一種食材為人的健康帶來無限的可能。人類在獲得健康的同時,我們更要愛護地球。地球健康,人才能長久健康!
  • 【臘八說粥】幾十種粥,最養人的竟是這種粥!
    臘八節,怎可不說粥!除了臘八粥,還有哪些粥養人又健體?寒冷冬天,在營養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因此「臘八粥」是冬季粥類首選。與糯米為粥,則香甜可口,因有固腎利尿、清熱平肝之效,久食多服對頭暈失眠、高血壓、血管硬化症、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有較好療效。鯉魚粥能安胎。粥方成份是蓖麻根10~15克,活鯉魚一條(約1斤重),糯米1~2兩。先將鯉魚去鱗及腸,洗淨切塊煎湯,再以三碗水煎蓖麻根,取汁二碗去渣,入鯉魚湯及糯米煮粥。每天分兩次溫食用,3~5天為一療程。
  • 元氣滿滿補起來,快收下這份藥膳大補湯養生指南!
    這一碗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雞湯最能撫慰丁丁獸受傷的心。一盅合格的湯,在食材上必須有講究,用礦泉水和珍貴中草藥燉湯,每一份都用料超足!無味精雞精,不添加任何佐料,保證了湯的原汁原味,足夠清甜!桌上有鹽罐可以依據個人口味進行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