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大家:胃寒疼痛很痛苦?中醫4個食療方輕鬆除胃寒

2021-02-27 健康知識談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健康知識談,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有些人會有胃寒痛疼的毛病,你知道該如何調理脾胃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款調理脾胃的中醫食療方,馬上跟著小編去看看吧!

1、紅薯粥

冬季是吃紅薯粥的好時節,中醫認為,紅薯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綱目拾遺》也認為紅薯能「補中,暖胃,肥五臟」。所以,常喝紅薯粥,可健脾胃、去溼氣。

2、芡實薏仁赤小豆茶

這個方子出自《本草綱目》,芡實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之功效;薏米味甘、性平,可以清熱排毒,代謝水分溼氣,可以祛溼健脾;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含有一種皂礆,有健胃、生津、益氣、消腫及解毒等功能。

ps:為什麼健脾祛溼不建議喝紅豆薏米茶呢?這是因為中醫裡的紅豆指的是赤小豆,紅豆的祛溼作用是很微弱的,赤小豆才有祛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上面推薦的方子加了健脾的芡實。此外,要提醒的是,薏仁米一定要炒過的,沒炒的薏仁米是寒性的,長期喝會導致體寒。

3、白朮陳皮豬肚湯

白朮補氣健脾、燥溼利水;陳皮理氣調中、燥溼化痰;豬肚甘溫,補虛損、健脾胃。故此湯能健脾祛溼,促進食慾,對於溼氣重、腹脹、納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

材料:陳皮6克、白朮30克、鮮豬肚半個至1個、砂仁6克、生薑5片

做法:先將豬肚洗淨飛水,切絲;然後將全部用料放入湯煲內,加水約2500ml,煲滾後改用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起鍋調味即可。

4、三豆豬骨湯

三豆豬骨湯指的是黃豆、祛溼豆(又名多花花豆,別名又叫紅花菜豆、龍爪豆、大白芸豆、看花豆、雪山豆酷似荷包,色彩斑斕又喚作荷包豆)、眉豆和豬骨熬成的湯。中醫認為黃豆性平,味甘,具有寬中益氣、健脾利腸的功效,將黃豆與祛溼豆、眉豆一同煲湯,可以起到較好健脾祛溼、寬中益氣的作用,適宜脾虛食少、大便溏稀等人群食用。

材料:黃豆10克、祛溼豆10克、眉豆8克、生薑1片、豬筒骨150克

方法:將三種豆稍洗淨,浸泡數小時;豬筒骨焯水處理,與生薑一起放進鍋內,加入700~800ml清水,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即可食用。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醫:做好4點,讓你輕鬆入睡,一覺到天亮
    失眠有4種常見原因:1. 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也被稱作為是睡覺的環境因素,通常指的是睡眠環境發生了變化。像是在一個嘈雜的環境中睡覺是很痛苦的,溫度的不合適以及溼度和其他環境條件的變化都是會引起失眠的。像是成龍一樣外面下著雨,晚上還有雷暴等情況的出現,以及在外拍攝電影,和平時睡習慣了的床還是有差別的。
  • 小兒風寒感冒食療方:芫荽黃豆湯
    小兒風寒感冒食療方:芫荽黃豆湯[原料] 香菜(即芫荽)30克,黃豆10克,食鹽少許。附:其他相關食療方1、治風寒感冒兼有嘔惡、腹痛、洩瀉:大蔥連根須30克,豆豉15克,豆豉加水先煎煮10分鐘後,再加洗淨的蔥根須,繼續煎5分鐘,最後加米酒50毫升
  • 中醫認為:肺為華蓋!冬季養肺,試試這些食療方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苑惠清表示,冬季主寒,寒性凝滯,寒邪會損傷人體陽氣,因此冬天是養肺關鍵時機,在這個季節養好肺,不但能抵禦呼吸系統疾病,還能養生。牢記養肺「5個字」,輕鬆收穫肺健康!
  • 總結了4個食療方,學起來簡單又方便
    總結了4個食療方,學起來簡單又方便一般來說,痔瘡這種肛門疾病的發生應該引起重視,因為痔瘡在發展過程中也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導致各種不良表現。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合理的飲食調節,可以控制痔瘡的發展,預防疾病惡化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然而僅僅依靠日常飲食調節是不可能完全治癒的。需要藉助藥物的幫助,中醫治療已成為一種趨勢。
  • 今日養生方 ▏產後調理身體,這四個經典滋補食療方要知道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雜病門診副主任中醫師高三德介紹,孕婦產後身體較為虛弱,特別是高齡產婦,尤為明顯,《景嶽全書》載有產後調理滋補食療古方4首,推薦給有需要的產婦選用。做法:清水1500ml,煎至600ml,分4次空腹服。適宜:產婦脾虛,寒邪內乘,以致腹冷痛,或頭暈,臍脅急痛。黃雌雞湯選材:當歸、白朮、熟地黃、黃芪、桂心(去掉外層粗皮的肉桂)各25克,小黃雌雞一隻,去頭、足、腸、翅,細切。
  • 中醫:冬季易上火! 一招讓你輕鬆「滅火」
    擊上面藍字關注我喲☀ 中醫師創辦,中醫診病學 中醫亞健康調理,中醫膳食調理, 權威「 靠譜。 中醫養生知識,你身邊的中醫養生專家!
  • 秋冬潤膚食療方
    秋冬潤膚從養肺開始傳統中醫認為,肺主皮毛。
  • 轉告父母:溼氣重,毛病多,中醫支招,3個方法讓你輕鬆祛溼氣,強健脾臟
    溼氣是一種中醫理論概念,在致病的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溼邪。
  • 網友食療方:秋葵炒牛肉
    備註:1、秋葵裡的黏液營養最好,所以要小心;2、最後裝飾點小番茄更好看現身說法:我是名醫大會診的忠實觀眾,之前是在名醫廚房看到魏瀚做了秋葵牛肉串,無奈手笨,所以改良了一下。【有獎徵集】冬季養生月·秀出你の私家食療方!
  • 提醒大家:肛門口有個軟軟的肉疙瘩是什麼?​痔瘡疼得厲害怎麼輕鬆緩解?
    肛門口有個軟軟的肉疙瘩是什麼?痔瘡疼得厲害怎麼輕鬆緩解?
  • 在皮下建個「靜脈輸液港」掛水就不用每次扎針痛苦啦
    在皮下建個「靜脈輸液港」掛水就不用每次扎針痛苦啦我市實行首例輸液港技術
  • 食療方 教你煲烏雞椰子湯,湯濃味香又好吃,是秋冬季食補佳選,快試試吧
    食療方 食療方 食療方                         食療方 食療方 食療方           >食療方 食療方 食療方               椰子富含營養,富含蛋白質,果糖和維生素。
  • 中醫藥谷:寒涼體質如何調理?5個妙招輕鬆應對!
    每天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保持樂觀的狀態,笑一笑十年少,天塌下來了也有高個的人頂著。出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凡事多看開。另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幫助我們減少疾病的發生,還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調理寒涼體質,每天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 血虛風燥,皮膚瘙癢,中醫1個方子4味藥挺好
    秋冬季節,皮膚瘙癢是個大問題,很多人都痒痒難受,而且皮膚乾燥,有時候還脫屑,這撓撓那抓抓,不僅麻煩還挺影響儀容的,大街上、辦公室,那可不是在家啊
  • 肺損分7種,中醫送你7個對症方
    秋季咳嗽多痰,肺不好,中醫:肺損分7種,送你7個對症食療方咳嗽是一種常見的病症,多發於天氣變化時,入秋後天氣轉涼,氣候變得乾燥,很多人因此出現了咳嗽的症狀
  • 提醒大家:肝火一燒,口臭口苦、失眠多夢,1碗水常喝,肝更「輕鬆」了!
    中醫常講到「肝火一燒,百病難熬」,雖然三伏天已過,但是天氣依然乾燥悶熱。燥邪嚴重,身體內部就很容易上火,特別時對肝臟來說,容易肝火旺。如果,清晨起床後口乾舌燥、口臭口乾,眼鏡澀、精神乏力、失眠多夢等等,當心是肝損傷、肝火旺了。肝火的現象,儘早知道,儘早調理!
  • 冬季乾燥咳嗽多,3個食療方,幫你潤肺止咳,心舒氣緩
    而在冬季的時候大家很喜歡吃一些溫熱滋補、油膩辛辣的食物,這些食物不好消化,容易凝滯在體內,冬季運動量也比較少,就會形成溼氣滯留在體內。這時候外部環境的乾燥和體內溼氣兼容,就會出現外感燥邪和內傷溼邪合而為病。我們就會出現嗓子癢、咳嗽等溼轉燥的症狀。想要解決這種問題,我們就需要清肺瀉火、滋陰潤燥。
  • 提醒大夥:痔瘡外面的肉球疼腫大怎麼辦?3個方法輕鬆消滅痔瘡肉球問題
    3個方法輕鬆消滅痔瘡肉球問題眾所周知,痔瘡不僅種類繁多,甚至不同種類的痔瘡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比較常見的有紅腫、腫塊、疼痛、便血、脫出等,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痔瘡腫塊,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小肉球症狀。痔瘡小肉球是怎麼形成的?
  • 中醫保健:男性保健之中醫補腎
    中醫認為精子稀少屬虛勞範疇,多因先天稟賦不足,或房勞過度損傷腎精,或大病久病,氣血兩虧,腎精化源匱乏,最終導致腎精不足而成本症,因此說腎之虛損是導致精子稀少的直接原因。但是腎之虛虧又包括腎氣、腎陽、腎陰等方面,到底哪方面的虧虛會導致精子稀少呢?
  • 院士提醒:經常失眠很痛苦,煮開水放點它,降肝火促睡眠,沾枕安睡8小時
    在這種高強度壓力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陷入失眠的痛苦和恐慌之中。如何才能改善睡眠呢?其實也很簡單,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個緩解失眠,改善睡眠的小妙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1、蓮子。失眠不僅痛苦,還會對身體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