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養生方 ▏產後調理身體,這四個經典滋補食療方要知道

2021-03-04 羊城晚報嶺南大醫館

產婦常因產後氣血不足,情志失調而出現怕風、頭暈、心悸、失眠、汗多、便秘、腰痛、腹痛等症狀,因此產後可以從飲食及生活方式上進行調理,在飲食上需要增加營養的攝入。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雜病門診副主任中醫師高三德介紹,孕婦產後身體較為虛弱,特別是高齡產婦,尤為明顯,《景嶽全書》載有產後調理滋補食療古方4首,推薦給有需要的產婦選用。

羊肉湯   圖/視覺中國

高齡產婦食療古方四湯

羊肉湯

選材:精羊肉200克,當歸25克,川芎25克,生薑50克。

做法:清水1500ml,煎至600ml,分4次空腹服。

適宜:產婦脾虛,寒邪內乘,以致腹冷痛,或頭暈,臍脅急痛。

黃雌雞湯

選材:當歸、白朮、熟地黃、黃芪、桂心(去掉外層粗皮的肉桂)各25克,小黃雌雞一隻,去頭、足、腸、翅,細切。

做法:用清水1750ml(七碗),煮雞至750ml(3碗),每用汁250ml(一碗),上述藥粉12克同煎,每天服3次。

適宜:產後身體非常虛弱,氣血虧虛明顯,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腹隱隱作痛。

母雞湯

選材:人參、黃芪、白朮、白茯苓、麻黃根、煅牡蠣各9克。母雞一隻。

做法:母雞去毛洗淨,用水1500-1750ml(六七碗),和所有中藥材煮至750ml(三碗),任意服之。

適宜:產後氣虛,虛汗不止。

豬腰湯

選材:豬腰一對,當歸、白芍藥酒炒,各50克。

做法:把當歸和白芍藥,用水750ml(三碗),煎至500ml(二碗),去渣,將豬腰切如骰子塊,同米20ml,加蔥、椒、鹽煮稀粥。空腹服,日服一次。

適宜:產後褥勞,寒熱如瘧,自汗無力,咳嗽,頭痛,腹痛。

溫馨提醒

以上4款食療方藥力較強,適宜產後虛弱症狀明顯的產婦,普通產婦運用可能會滋補太過而引起不適。當一般食療方調理效果不佳時,普通產婦才可以選用以上食療方。

文/羊城晚報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梁譯尹

責編/餘燕紅

相關焦點

  • ​今日養生方 ▏此時養生以補脾益氣為主!推薦這幾個食療方
    山藥豬肚湯材料:紅棗6個、山藥30g、豬肚200g、生薑少許做法:將豬肚清洗乾淨,用開水焯一會,然後撈出切大片,放入砂鍋中煲1小時,然後再加入山藥煲半小時,最後加紅棗和生薑煲半小時,即可。作用:適合脾胃虛弱的人群。
  • 今日養生方|豬腳湯裡加點這個,竟能益氣血、潤肌膚!快試試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藥師李欣特別推薦的這一款豬蹄湯,其源自《內外傷辨惑論》中的當歸補血湯,原方劑由黃芪、當歸二味藥組成,具有補氣生血的功效,加上豬腳煮成靚湯,不僅適合寶媽產後調理,還有潤膚養顏的功效,愛美的女士不要錯過了。
  • 小兒風寒感冒食療方:芫荽黃豆湯
    小兒風寒感冒食療方:芫荽黃豆湯[原料] 香菜(即芫荽)30克,黃豆10克,食鹽少許。附:其他相關食療方1、治風寒感冒兼有嘔惡、腹痛、洩瀉:大蔥連根須30克,豆豉15克,豆豉加水先煎煮10分鐘後,再加洗淨的蔥根須,繼續煎5分鐘,最後加米酒50毫升
  • 身體寒涼畏冷,四肢手腳冰涼?4碗暖身養生粥幫助調理
    實際上天氣寒冷並不意味著人就會出現手腳冰涼的問題,也可能是由於身體健康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尤其是手腳冰冷的人容易出現感冒、細菌感染等,這類人需要注意身體調節。手腳冰冷的人儘早進行保健滋補增強免疫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秋冬季節往往是進食進補的最佳時間,不妨進行藥膳調理達到暖身驅寒的效果,長此以往也能夠促進血液的運轉,讓身體血虧和氣虛的問題得到緩解,而養生粥簡單方便好吃,是絕佳的食療方式。
  • 拜託冰箱第4季:謝娜生燕窩寶寶,冰箱的燕窩被貼標籤「滋補孕媽」,明星為何都熱衷燕窩?
    看過節目大家都知道,冰箱裡面不僅有這些富有滿滿的生活氣息的居家食材,裡面還有很多的滋補的燕窩,一看就知道是為了生完孩子的娜娜準備的。現場的廚師,在探索冰箱時,也不只一個人對燕窩貼上了「滋補孕媽」的標籤。
  • 今日養生方 ▏一場秋雨一場涼,四款潤燥湯水防秋燥!
    這是由於空氣中水分減少,人體隨之產生的一系列不適,中醫稱之為「秋燥」。此時,僅僅給皮膚補水是不夠的,你的身體也需要做足「滋潤」功課。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楊小紅教授向羊城晚報讀者推薦幾款潤燥湯水。
  • 【養生】孕婦吃蝦對身體好不好?為了家人,一定要知道
    孕婦吃蝦對身體好不好?為了家人,一定要知道!3、 通乳吃蝦還有通乳的功效,產後新媽媽可以適當吃一點蝦,不僅能補充營養物質,也能起到通乳的作用,對母乳餵養也很有好處。4、 滋補凡是久病體虛、氣短乏力、不思飲食的人,吃蝦都是很好的滋補方式。
  • 今日養生方|都說秋冬養陽,滋腎養肝喝什麼湯好?
    這時飲食要以滋陰潤燥為主。鄧力推薦一款養陰潤燥、滋腎養肝經典食療方——雙冬枸杞湯。    枸杞子,茄科性平味甘;歸肝、腎經;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功效。凡肝腎陰虛諸證均可應用。
  • 總結了4個食療方,學起來簡單又方便
    總結了4個食療方,學起來簡單又方便一般來說,痔瘡這種肛門疾病的發生應該引起重視,因為痔瘡在發展過程中也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導致各種不良表現。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合理的飲食調節,可以控制痔瘡的發展,預防疾病惡化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然而僅僅依靠日常飲食調節是不可能完全治癒的。需要藉助藥物的幫助,中醫治療已成為一種趨勢。
  • 養生|產後大補湯——當歸黃芪土雞湯
    當地窖姜150克,切段、拍扁土雞蛋6個,煮熟去殼黃芪30克,當歸20克,紅栆20克洗淨,清水浸泡備用。一道經典的傳統藥膳,此湯氣血雙補,固腎調精,適合產婦生產一周後食用。雞湯本就具有催乳的作用,再加上當歸、黃芪等中藥材,產婦食用不僅可以起到恢復身體的作用,還可以調理產後氣血虛弱以及血淤引發的腹痛和惡露淋漓等症狀。此湯不止是產後調補的非常好的方劑,也適合氣血虧虛的人群食用,如氣血不足、腎虛者,症見經期不準,經量少而色淡,神疲氣短,多夢失眠,頭昏腰酸,面色蒼白等。
  • 養生科普|揭秘:林心如產後為何要喝杜仲湯?
    喜歡中醫的讀者朋友可能對杜仲不是太陌生,那麼,林心如為什麼要喝杜仲湯呢?專家介紹,杜仲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適合於孕婦產後調理。女人懷胎十月,加之分娩時消耗大量力氣和血液的損耗,如果不注意產後保養,可能會引發一些產後疾患。產後喝杜仲湯,不但有補益作用,而且還能對一些產後容易出現的疾患進行積極預防。杜仲的藥效有很多,主要還是偏補。
  • 如何吃才能滋補又養心?
    想問問養心專家進補過多會傷心那麼要如何吃才能滋補又養心?,我們是還是要注意不要吃這些油膩、海鮮、內臟這些高嘌呤的食物;朱曉峰主任: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身體反應來進行調整。補身體是好的,一定不可以補太多,要及時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 中醫4個食療方輕鬆除胃寒
    有些人會有胃寒痛疼的毛病,你知道該如何調理脾胃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款調理脾胃的中醫食療方,馬上跟著小編去看看吧!1、紅薯粥冬季是吃紅薯粥的好時節,中醫認為,紅薯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綱目拾遺》也認為紅薯能「補中,暖胃,肥五臟」。
  • 分享案例:玉容散調理身體
    河南平頂山魏老師分享案例青偉姐來敷華溪玉容散調理身體期間,受益太多了當時面部和前胸敷華溪玉容散一個多月
  • 產後自汗盜汗預防保健
    產婦分娩以後,全身各器官組織(除乳房以外)在解剖上和生理上都恢復到妊娠前狀態的一段時間稱為產褥期,也叫"坐月子".一般為6周,這段時間雖短
  • 藥膳烏雞湯-秋冬滋補-健康調理
    都知道很多中藥材對於人體是有著不少的滋補功效的,而且烏雞的滋補效果不用多說,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藥膳烏雞湯是綜合了這兩者的滋補效果,可見藥膳烏雞湯對人體是很好的,但是也是不可以經常食用的。患有脂肪肝、血脂高的人群:這部分人平時不敢喝雞湯,害怕雞湯導致症狀加重,因此這部分人群在食用雞湯進補時,可以在雞湯裡配上些降血脂的中藥,比如山楂、首烏等,這樣可以起到軟化血管、降脂保健的作用。
  • 小兒保健推拿系列 ▏堅持這樣做,孩子吃飯香!
    小孩不吃飯就不長個,就容易面黃肌瘦,長期如此就會出現生長發育不達標等系列問題。厭食是指小兒較長時間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種常見病症。本病多由於飲食餵養不當導致脾胃不和,運化失職。發病年齡多見於1-6歲。患兒除厭食外,其他症狀不明顯,預後良好。但病程長者,可造成氣血生化不足,從而出現面色少華、形體消瘦、衛表不固以及容易感冒不適,甚者轉為疳證。
  • 【蒲醫生講保健】經常出現口臭、長瘡的溼熱體質調理(內有食療方)
    調理方法1.起居居室宜乾燥、通風良好,避免居處潮溼,高溫,可在室內用除溼器或空調改善溼、熱的環境。選擇款式寬鬆,透氣性好的天然棉、麻、絲質服裝。保持充足而有規律的睡眠。保持二便通暢,防止溼熱積聚。2.參考食療方:(1)苦瓜赤小豆瘦肉湯:苦瓜、赤小豆、瘦肉、陳皮、生薑,具有清熱利溼、理氣和中的功效,適合溼熱體質者食用。
  • 今日養生方 | 明日立冬,補腎養精護陽,「補冬」養藏這樣吃!
    本品質潤入腎,善滋補腎陰,填精益髓,為補腎陰之要藥,在經方「六味地黃丸」作為主藥。古人云其「大補五臟真陰」,「大補真水」,為壯水之主藥。並能補陰益精以生血,也為養血補虛之要藥。現代研究表明,本品補血作用與骨髓造血系統密切相關,能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延緩衰老。熟地黃可入丸、散,熬膏或浸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