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一日仨棗,健康到老。冬天到了,很多老年朋友都會吃點紅棗來養生,但紅棗到底有哪些藥用功效,你知道嗎?昨日,記者專訪了杭州市紅會醫院中藥房黃芳中藥師,她詳細解釋了食用紅棗的注意事項。
健脾、補氣、安神、緩和 紅棗四大功效
紅棗又名大棗,它的品種甚多,如無核棗、金絲棗、圓紅棗、扁棗、脆棗等,均較有名。
黃芳從健脾益胃、補氣養血、養血安神以及緩和藥性四方面,對紅棗的營養保健作用進行介紹。
◆健脾益胃: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紅棗與黨參、白朮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慾、止瀉的功效;紅棗和生薑、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引起的胃炎,減緩胃脹、嘔吐等症狀。
◆補氣養血:食療藥膳中常加入紅棗,以補養身體、滋潤氣血。平時多吃紅棗、黃芪、枸杞,能提升身體元氣,增強免疫力。
◆養血安神:女性患躁鬱症、心神不寧等,用紅棗和甘草、小麥同用,可起到養血安神、疏肝解鬱的功效。
◆緩和藥性:紅棗常用於藥性劇烈的藥方中,以減少烈性藥的不良反應,並保護正氣。
吃紅棗因人而異
民間有「天天吃紅棗,一生不顯老」之說。
黃芳表示,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及神經衰弱者,用紅棗煮湯代茶飲,能安心守神,增進食慾。老年朋友如果經常失眠,可以用紅棗煎湯,每晚服用,有助安眠。每到換季之時,還可在紅棗中加幾片桑葉煎湯代茶飲,預防傷風感冒很有效。夏令炎熱,紅棗與荷葉同煮,可利氣消暑,冬日嚴寒,紅棗湯加生薑紅糖,可祛寒暖胃。
但有一點值得提醒,紅棗雖好,吃多了會脹氣。因此,應注意控制食量,且溼熱重、舌苔黃的人不宜食用。同時,紅棗中含糖量太高,糖尿病病人最好少食。
四款紅棗藥膳推薦
冬天到了,紅棗到底怎麼吃?黃芳推薦了四款紅棗藥膳,適合不同體質的老年朋友,可以跟著學起來哦!
當歸紅棗粥
【原料】當歸15克、紅棗50克、白糖20克、粳米50克。
【製法】先將當歸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水200毫升,煎濃汁100毫升,去渣取汁,與粳米、紅棗和白糖一同加水適量,煮至粥成。
【功效】此粥具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適用於氣血不足、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虛頭痛、眩暈及便秘等證。
首烏紅棗粥
【原料】何首烏粉25克、紅棗50克、冰糖15克、粳米50克。
【製法】先將粳米、紅棗一同入鍋,熬煮成粥。待粥半熟時加入何首烏粉,邊煮邊攪勻,至粥黏稠即成,再加入冰糖調味。
【功效】此粥有補肝腎、益精血、通便、解毒等功效,適用於肝腎兩虛、精血不足所致的頭昏眼花、失眠健忘、夢遺滑精等證,老年性高血壓、血管硬化病人久服可強身健體。
紅棗參杞膏
【原料】紅棗30克、元參30克、烏梅6個、枸杞子15克。
【製法】加水4碗煮沸20分鐘後,加入適量冰糖(也可用紅糖),煎至微稠,待稍涼後用容器裝之備用。
【功效】此膏可補中益氣、養血補血,更適於體虛、脾胃弱或手術之後的調養。
旱蓮草紅棗湯
【原料】鮮旱蓮草50克、紅棗20克。
【製法】先將旱蓮草和紅棗洗淨,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煨湯,熟後去渣,飲湯吃棗。
【功效】此湯具有滋補肝腎、養血止血的功效,適用於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出血、失血性貧血等。
(文章來源:青年時報 記者 鄭琪 通訊員 胡惠娟)
關注「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微信公眾帳號
微信頁面:
通訊錄—訂閱號—右上角「+」—搜索「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文章頁面: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添加關注
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