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匹柏:我一直努力不去保護孩子

2021-02-13 南方周末


史匹柏在拍攝《間諜之橋》的頭一天,看到馬克·裡朗斯親切可人,「他一微笑,我們全都微笑」,當即決定讓馬克來演圓夢巨人。(劇組供圖/圖)

全文共4614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

微信號:nanfangzhoumo

70歲的史匹柏,有時還會做起小時候的夢,夢見自己在天上飛。更多的時候,他的夢中出現的是孩子。他有七個孩子,都已長大、結婚生子,最小的孩子也已經在讀大學,但史匹柏還是會做一些「為孩子擔心的夢」——儘管過去幾十年裡,他一直努力的是:做一個「不過度保護他們」的父親。

史匹柏說,孩子第一,電影第二。他的新片《圓夢巨人》,是拍給孩子看的,也是拍給有童心的大人看的。電影改編自挪威作家羅爾德·達爾的童話故事《好心眼兒巨人》。在接下這部電影之前,他的七個孩子全聽他講過這個故事。

史匹柏帶著這個故事來到中國,《圓夢巨人》將於2016年10月1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中國觀眾曾因盜版光碟而熟悉史匹柏,如今,史匹柏也越來越熟悉中國觀眾。

「中國人對我和我的電影一直特別好,中國觀眾很聰明,尤其在情感智力,以及對電影人物的理解上。中國觀眾看我的電影很久了,對此我特別驕傲,因為這意味著,我講的故事跨越了文化和國界。」史匹柏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這些粉絲之一,是馬雲。2015年底,史匹柏成立了安培林電影出品公司。2016年10月9日,阿里影業與安培林籤約,收購了其部分股權。現在,跨越了文化與國界的,不僅僅是史匹柏講的故事。

南方周末:《圓夢巨人》是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在1982年發表的同名兒童故事。同一年,《E.T.》上映。當時你們倆就互相知道對方嗎?

史匹柏:當時我們並不認識。我自己的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就給他們讀過《圓夢巨人》這個故事,但直到1990年代初,凱薩琳·甘迺迪(編註:《辛德勒名單》的製片人之一)在電影《情迷V女郎(Milk Money)》的拍片現場讀了這本書,並找我想把它拍成電影,才有了後來的事。

南方周末:有媒體說,在拍攝《間諜之橋》的第一天,你就意識到自己找到了心目中的「圓夢巨人(BFG)」,就是在那部冷戰片中扮演蘇聯間諜的馬克·裡朗斯。有這麼回事嗎?

史匹柏:是這麼回事。那是拍攝《間諜之橋》的頭一天,馬克坐在湯姆·漢克斯對面。在拍攝之間,我觀察到他的做派。馬克·裡朗斯除了是世界上最好的男演員之一,他還非常親切可人,我立刻就知道他就是BFG。他一微笑,我們全都微笑。BFG是一個讓你一見傾心的故事,無論老幼。

南方周末:拍《圓夢巨人》,怎樣把握恐懼感的尺度,讓兒童觀眾又害怕,又不被嚇壞?

史匹柏:孩子是聰明的。他們明白害怕是生活的一部分。作為一個藝術家和一個父親,我想我一直努力地不去過度保護他們。如果你想讓他們體會到不同程度的各種情感,這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讓他們體會恐懼。

羅爾德·達爾有一種驚人的本領,去表現兒童怎樣抱有陰暗的念頭,但與成年人不同,他們能在很多地方找到光明。此外,害怕然後得到解脫,一直都是迪士尼故事的特點之一。所以在這部電影裡我也想盡力找到同樣的平衡。

探索這個平衡的最好方式就是著眼於露比(露比·巴恩希爾,扮演女主角蘇菲的12歲演員)。從我們日常的談話裡和拍攝影片時的溝通中,去理解露比的恐懼與領悟,就是理解少年觀眾感受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南方周末:你的夢裡一般會出現什麼?

史匹柏:我想那全看我在人生的什麼階段。現在做了父親,我的夢不一樣了。我想我比以前操心得多——所以有時候我會做為孩子擔心的夢。有時候我也會做小時候做的夢,夢見我會飛。

南方周末:從你的作品看來,你有極其孩子氣的一面,至今還在拍兒童題材的電影和動畫片,也有極其成人的那一面,對你而言,哪個是更接近內心的你?

史匹柏:是我的童年。即便是我拍的那些被認為更成年人的,主題更嚴肅的電影,它們當中的法則和情感,都是由我童年經歷過的恐懼、思考、領悟深深地勾勒出來。

在你的內心中,必然保有「童稚」的一面。我認為那是很關鍵的,因為當你是孩子,你看到世界在你前頭——你的人生還在前邊而不是身後——因此理所當然,哪怕在悲劇和人生磨難的題材中,我也要把我童年的那一面拿到前邊,放在中心。

南方周末:你很長時間以來,都是專注在講故事,你也曾經說過要讓「故事從技術中獲益」,所以《圓夢巨人》是一部「故事從技術中獲益」的電影嗎?「是」或者「不是」,都請詳細告訴我們。

史匹柏:絕對的「是」。很多年以前,凱薩琳和我第一次談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們就明白,我們想要的技術還不存在。

這部電影的主要拍攝工作開始前一年,我在徹底的數字環境裡拍了每一場戲。我用了一臺小型的虛擬攝影裝備,讓一些演員穿上動作捕捉衣,創作了最基本的動畫動作。然後,我們把這些低解析度的素材渲染成3D,這真的就成了我這部電影的雛形——這是最頂級的「帶妝彩排」,幫助我更好地領會我們要做哪些事來講好故事。

真到了拍攝現場,我們讓(維塔數碼的視覺特效師)喬·萊特瑞和他的團隊開發了一套新的工藝,儘可能地逼近真人表演。拍攝是在真實的景地,混合了實拍和動作捕捉技術。我們也用上了協同工作攝影機(Simulcam),這是詹姆斯·卡梅隆在拍《阿凡達》時最先用的,把真實的演員、場景與計算機生成的演員、場景合成起來。這太有用了,我們可以把表演錄下來,然後就在攝影機監視器裡回放。這樣在實拍真人表演的時候,我們也能看到虛擬表演實時進行。

瑞克·卡特和羅伯特·斯特羅姆伯格為15米多高的巨人、7.5米高的BFG特製了超棒的布景,以及超大型的布景和道具,使蘇菲看上去很小。在超大布景裡我們有兩層樓高的腳手架,馬克站在布景中,面前有一臺表情捕捉攝影機,這樣他就能跟露比對視和互動。

在這部電影裡,我們嘗試把現代技術中無窮的可能性都用到真人表演當中。我們劇組做到的事情真的很了不起。因為我們都知道,技術會妨礙兩個演員之間的情感通聯。那樣的影響我們一點也不想要,我們只想用技術建造出這個魔幻世界,它是馬克和露比在現場用他們真正的友誼創造的。

南方周末:這是你第一部非膠片電影,也是你的第一部3D真人電影,這兩個技術上的「第一」,給你講故事帶來了什麼好處?或者也可能是壞處?

史匹柏:新技術的好處在於,你能把做夢也沒想過的東西放上銀幕。那些在你腦子裡很生動的東西,你畫在紙上或描述給別人聽的東西——你完全可能讓它們成真,跟你想像的一模一樣,甚至更好。

好處就是,能把我們一些最新奇的想法變成有形。壞處,我們是沒遇到這種問題,但我想,當你不好好為你想講的故事花心思,當你過於看重技術而不是看重它能怎樣服務你的故事,技術在電影創作中的各種壞處就冒出來了。

你得從故事和人物出發,技術是用來錦上添花的。反過來沒戲。

南方周末:你有戴著3D眼鏡看過電影嗎?是哪些電影?你喜歡這種觀影方式嗎?

史匹柏:太多了。我有7個兒女4個孫輩,我們總是一起去看3D電影。我喜歡和他們一起看《功夫熊貓》系列。我喜歡3D,也樂於看到孩子們與這種技術交融的方式。他們看上去真的深陷故事當中——從他們戴上3D眼鏡的那一刻就掉進去了,我喜歡這種感覺。

南方周末:在中國,哪怕不是用3D攝影機來拍攝的,都會被後期做成3D,你知道這件事情嗎?

史匹柏:我對這個做法很熟悉。美國也有這麼幹的,它叫後期轉制。

南方周末:你有多了解現在流行的VR技術?2016年年底,據說將有VR拍攝的長片問世,你會使用VR進行拍攝嗎?

史匹柏:VR技術是令我著迷的,我每一天都對它了解更多。我剛拍完了我頭一部用上VR技術的電影,叫《READY PLAYER ONE》(《玩家一號》)。

南方周末:華裔導演李安的新片使用了120幀技術,據說你也在嘗試,可否聊聊具體情況?

史匹柏:我了解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裡的計劃,我也在等著看這部電影。但我還沒有在我的電影裡試過這個技術。


70歲的史匹柏,有時還會做起小時候的夢,夢見自己在天上飛。(劇組供圖/圖)

南方周末:在中文世界裡對你的介紹,有一條廣為人知:據說你們家每天晚餐時,都是你先說一個故事主線,然後讓孩子們接著編下去。這是真事,還是謠言?

史匹柏:這真是一個甜蜜的故事,我猜裡邊還算有一點點真實。可以一起吃晚飯的時候,我的孩子還小。

我一個具體的故事大綱也不知道,不過的確,我們一直是一家子夢想家和合作者。我的孩子現在是演員、作家、創作者、藝術家——我很願意認為這是妻子凱特和我的遺傳。在他們的成長期我們當然鼓勵他們講故事。

不過現在他們都大了,自己過。每當我們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飯,我們就接著講故事——講我們日常的生活,講他們一起做的項目。看到他們寫了自己的歌或者故事,拿到我這兒朗讀或討論,那是我最快樂的事,而不是他們小時候那樣,總是我主導和他們的談話。

南方周末:你每天肯定都會收到無數的劇本、故事,你選擇它們和不選擇它們的原因是什麼?每一個都讀,還是先憑感覺篩選一遍?

史匹柏:熱情。這是唯一的答案。我必須由衷地相信那個故事,相信它應該講述,相信我講這個故事是在做有意義的事。這最終會歸結到兩個字:熱情。

南方周末:還有一個很籠統、可能也很難一句話回答的問題:在你看來,怎麼編好一個故事?

史匹柏: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不過有太多種答案。一個好故事裡有很多要素——文筆,人物,要說的話……各種要素。最首要的,我想你得有一個作者,他對題材和你有著同樣的理解,以及我剛才說的,同樣的熱情。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得理解你想在這個電影裡講的事情有多重要。但故事本身——我想你一定要確保你做的一切(作為作者、導演,任何角色)都紮根於真實。人們溝通的方式,行動的方式,生活的方式,一切事情演進的方式——如果你專注觀察我們身邊的日常生活怎樣進行,你就要保證你的故事紮根於其中,這樣人們立刻就能有共鳴。你要是能做到這個,好故事就來了。

南方周末:拍電影,對你而言,依舊讓你興奮不已的是什麼?讓你已經失去了興奮的又是什麼?

史匹柏:我對有關拍電影的任何事情都沒有失去半點興趣。在影片拍攝期的大多數晚上,我上床睡覺時都等不及第二天開工。

是拍電影的什麼讓我興奮呢?一切。是每一天都不一樣。我幹這行四十多年了,還從沒有哪一天我在片場沒學到什麼新東西。我工作的日子從來沒有重複過。

南方周末:你覺得,現在有超越《辛德勒名單》的電影了嗎?《間諜之橋》算不算?為什麼?

史匹柏:《辛德勒名單》是我拍過的最重要的電影。但我無法比較我的影片。這是兩部很不一樣的電影,很不一樣的題材。

當我提到《辛德勒名單》,哪怕用「成功」這個字眼都讓我不舒服。我很驕傲這部電影被用來告訴人們大屠殺,教給人們勇氣和同情。

我想《間諜之橋》也講了同情,它講的是當我們必須要獨自經歷,並且要做正確的事,會是什麼樣——哪怕我們是惟一做正確事情的人。同情,這是兩部影片共有的主題,但它們還是非常不一樣的。兩部電影我都很驕傲。

南方周末:你在片場會發脾氣嗎?一般會對什麼發脾氣?

史匹柏:不會。片場的每個人都很努力地完成每一條拍攝,我們是一隊人。有時候我很興奮,想要拍攝進度更快,這時候要是有電腦或者攝影機不好用了,我會很鬱悶。但我從不發脾氣。那對我,對別人都沒用。

南方周末:《圓夢巨人》裡的小演員露比·巴恩希爾,你覺得可能是下一個德魯·巴裡摩爾(曾在《E.T.》中飾演小女孩歌蒂)嗎?為什麼?

史匹柏:德魯·巴裡摩爾只有一個,露比·巴恩希爾也只有一個。她就是她。她真的是一個特別的孩子。她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一定能成。她還拍了一些特別棒的短片——我猜有一天她會當導演的。

南方周末:你怎麼看待一個演員在一部電影裡的作用?

史匹柏:無可取代。演員是故事的脊梁骨。人類從演員身上看到我們自己真實生活中的各種情感,看到彼此的人性。我想當演員演戲時,他真的能讓我們看到某些人物、故事和文化,沒有他們時我們是不知道的。

相關焦點

  • 巨獻:26部史匹柏電影合集!
    「我只是步入我人生中的第七個十年而已」,史匹柏這樣形容自己。「現在,也是時候和觀眾們再次合作了,去試著洞悉他們的想法並真正與他們產生互動,而不是僅僅只為他們講述一個故事」。 7.7罕見的呈現中日戰爭的電影,1987年史匹柏親赴中國取景
  • 原來,我們一直都在被保護著
    「可是,我們總是在保護著我們的人受傷或離開以後,才會姍姍來遲地意識到他們的存在
  • 潘懷宗:我們該努力的事,是用保護自己的態度保護別人
    另外來講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緊張,它的致死率,你可以看到,不論從1月30號,1月30號一直下來,每一天的統計,它的致死率都只有大概2%左右,甚至可能比還要低。為什麼我要說還要低,原因是你確診人數裡面現在目前大概都是有住院的,我因為你身體非常不舒服,你才會去住院,我們才有辦法統計,你想想看,如果一個人輕輕咳兩聲,過幾天就好了,他會來嗎?不會。
  • 孩子偷偷去買平板電腦,店家該不該賣給未成年人?
    任女士:「(孩子買這個東西沒有跟您講嗎?)沒有跟我講(他手頭怎麼會有這麼多現金?),我陪他來買,跟他一個人拿著現金來買,性質是不一樣的。」找到孩子買平板電腦的地方——龍湖鉑金島這家科聯通訊器材,當天的銷售小李正好在。
  • 我們保護你!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電影《少年的你》中小北對陳念說的臺詞曾深深戳中觀眾的痛點也讓更多人關注
  • 不帶你去抓捕現場看看,你都不知道犯罪分子有多「努力」
    請不要假裝很努力,因為結果不會陪你演戲!哇,果然是振聾發聵的一句話,小編不由得反思一下自己到底是否足夠努力……但這圖裡的一大群涉詐騙案嫌疑人,我相信確實是足夠努力了,否則網警叔叔也不會大老遠找到他們,來陪他們「演戲」了。struggle for  a better future!哇哦,very的棒啊!
  • 教育部:周末假日不補課!孩子,請不要假裝努力,成績不會陪你演戲!(家長讀給孩子聽)
    雖然常常還是會覺得媽媽這碗飯很難端 但有時也很慶幸自己選擇了媽媽這個腳色 因為當了媽媽,我開始學著承接別人的情緒 別了以往以自我為中心,只在乎自己的開心難過、順遂與否 當了媽媽我在乎起身邊的人的喜怒哀樂 他的喜我為他欣喜、他的哀我為他撫平、他的怒我為他消弭 反而因此努力穩定自己的情緒 因為我知道,眼前的人與事需要自己沈的住氣 也因為當了媽媽,我學會開口說、學會開口問 別了以往自以為別人都該知道,只一昧希望他人能如我意
  • 傅盛年會走心演講:我為什麼要不顧一切地努力?
    我一直在想我奮鬥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麼?我為什麼會這麼努力?因為也有人不停跟我說,傅總你好有精力,你怎麼不睡覺,你滑雪為什麼那麼好。我看上去是一個很努力的人。包括學英語,還有減肥。但我發現,我以前不是這樣的。昨天大家在交流青少年時代,我覺得我在青少年時代是一個特別愛哭,動不動就會跟家人鬧意見的人。有一段時間,我都覺得自己好像性格太柔軟了。
  • 我不打算比現在更努力,我要準時下班!
    後來我才意識到,打工的只有我一個,他們這些人上人都還在睡覺。*星巴克的咖啡45元一杯,喜茶的多肉葡萄29元一杯,全家桶的可樂10元一杯,辦公室的桶裝水免費供應,無限續杯。你問我為什麼打工?因為我超愛喝水。*過安檢的時候檢測儀一直響,安檢姐姐讓我把所有東西都掏出來檢查了一遍還是響,然後她問我幹什麼的,我說打工的,她說好傢夥,難怪檢測出了鋼鐵般的意志。
  • 父親突然患癌症去世,我一直走不出來怎麼辦?
    他走得太突然了,真是很難接受,一想到去年過年還一起有說有笑一家人在一起打麻將,突然好好一個人就這麼沒了,以後再也不想過年了我上小學的時候我爸就出去打工了,常年都在北京務工,每次都是過年才回家,今年也是在北京工作的時候,他突然肚子不舒服,國慶節從北京回來帶他去醫院一檢查就是晚期。
  • 楊冪接孩子是擺拍,不接孩子是離婚,所以到底怎麼做,你們才能滿意?
    可是狗仔們實在太強大,對於偷拍跟蹤這種事情已經沒辦法避免了,最後連她的家人們也不得不妥協,只能儘自己的努力來保護好家人了。不知道是不是有一種想擼袖子打人的衝動。這小糯米才公然帶出來一次,就上了熱搜,也難怪楊冪不願意和小糯米同框了。圍觀群眾們八卦可以,但是記得帶上腦子,不要帶別人孩子。看了孩子的照片就說是誰誰劈腿,不是親生的這種話,如果沒有實錘,還是不要說出來秀智商了。退一萬步講,就算楊冪和劉愷威離婚了,那也只是他們的事情,吃瓜群眾始終只是吃瓜群眾。家沒住在海邊,那管好自己就好了。
  • 【能量杯】一直想表揚,不知道去哪裡!
    我有能量杯,你有正能量麼?只要您發來的故事、事件、素材、表揚信,擁有足夠的正能量,就有機會獲得大好老限量定製版的茶缸子(仿)!昨天才說徵集正能量,立馬就有粉絲響應,發來有一封表揚信。粉絲 @安妮 發來能量!
  • 我不會做太上皇,與孩子一起成長
    我不會做太上皇,與孩子一起成長     昨天晚上,揚州的天氣格外好,風輕雲淡,不是陽春三月,勝似陽春三月。     晚飯後,我說「兒子,我們一起去散步吧?」孩子愉快地答應了。我們來到家門口的京杭之心——京杭大運河邊,這裡是我們家經常散步的地方。
  • 《受過度保護的加穗子》--溫室花朵成為頂梁柱
    該劇講述了一直被精心呵護長大的女孩加穗子受到同校藝術生麥野初的影響,發現了自己的父母對自己過於的保護,導致自己事事都依賴著自己的父母,無憂無慮的長大,都已經是大四的學生了,沒有真正的去認識這個社會。 在父母的過度保護下,她顯得和這個社會格格不入。而加穗子就像一個「在無菌環境下培養出來的神奇人類」。
  • 「9歲的我帶你去南極!」
    這幾年她一直滿心撲在個人成長上,直到20歲那年,一次氣候大會和實習,讓她重拾童年夢,南極夢。9歲的我帶你去南極20歲那年,她在德國波恩做交換學生,隨後進入了一家環保機構實習,並參加聯合國的後續氣候大會。那一刻,她決定今後的職業一定要與環境有關。
  • 拿什麼保護你,我的孩子?
    位於石獅市南郊的華林寺也一直有著收養孤殘兒童的傳統。據知情人介紹,自從清華姑在2003年前後當上該寺住持以來,前後共收養了三、四十名孤殘兒童。事發前,在不少當地人眼中清華姑是個大善人。然而,在其收養的蔡德志等孩子眼中,「見到清華姑,我們就像見到老虎一樣」。
  • 黃曉明兒子近照曝光,網友:不像爸爸不像媽,難怪一直不敢公開
    看來這小海綿的長相,一直是大家關注的點。黃曉明和楊穎的婚姻,一直備受關注。他倆可以說是天作之合,但結婚這麼多年,小海綿也已經很大了,也很不少有人看過關於孩子的照片。即使有時看到,也不是小海綿的照片,大家免得不了猜忌一番。
  • 禿子都能騎大洋馬,你為什麼不努力?
    禿子都能騎大洋馬,你為什麼不努力?社會不安定因素啊,讓我遇這上,我肯定會嗷嗷撲上去。。。。在醫院生孩子,孩子出生了,孩子會叫媽媽了,孩子他爸消失了我還以為只有狗能夠到,原來所有動物裡只有我夠不到(皺眉叉手)
  • 水蜜桃姐姐說故事|泡沫戰士保護我
    大家好我是水蜜桃姐姐//水蜜桃姐姐說故事 的時間到嘍!!!//今年過年新冠病毒四處流行雖然大家都積極做好防護措施但還是不可以掉以輕心哦!今天要講的故事是一本讓小朋友簡單了解如何做好防疫措施的繪本故事在這個非常時期大家都要好好保護好自己哦!水蜜桃姐姐在此也要向站在防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們致上最高的敬意感謝你們一直守護人民的健康加油!!
  • 自小腿部殘疾,爸媽問我怎麼不去死
    我奶奶跟我說,我出生之後,大人們覺得孩子腿有問題,還是個女孩,有想過把我送人。好像是我爸不同意,就沒送成。但一直以來,都是我爸我媽帶我弟弟去超市,我跟著奶奶在家,他們吃好吃的,我在家裡根本不敢說話。有的時候,他們三個人聊得很開心,我只要一插嘴,我媽就給我使眼色,避免我挨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