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翻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血清狀態對宮頸細胞學診斷準確性的影響

2021-02-22 華夏病理學網

Cancer Cytopathology; December 2014, Volume 122, Issue 12


Abstract

Women who are infected with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are at high risk of human papillomavirus-persistent infections.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is listed among the illnesses associated with the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The objective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in South Africa, the accuracy of abnormal cytology confirmed by a histological diagnosis using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 is affected by knowledge of the woman's HIV serostatus.
Of 7648 biopsy specimens, 941 were LEEPs indicated by a cytology report of 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A total of 618 specimens (65.7%) were from HIV-uninfected women and 323 specimens (34.3%) were from HIV-infected women. Those women with an unknown pre-LEEP cytological diagnosis were excluded from the study.
The total prevalence of HIV infection among the 7648 patients was 18.6%, reflecting its prevalenc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women aged 15 to 49 years. The rate of HIV infection among 3462 women with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was 10.7%.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preinvasive lesions was 73.9% in HIV-infected women compared with 50.3% in women not infected with HIV (P<.0001). The concordance and discordance rates between cytology and histology were similar in uninfected and infected women (P =.93 and P =.18, respectively). Among HIV-infected women, 79.1% of discordant results were due to cytological overdiagnosis; among HIV-negative women, 86.5% of discordant results were due to underdiagnosis (P<.0001).
It appears that the finding of a higher prevalence of preinvasive lesions combined with the knowledge of a patient's HIV-positive serostatus prompts more cytological overdiagnosis, thereby resulting in avoidable LEEP interventions.


摘要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是女性持續感染人乳頭瘤病毒的高危因素。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相關疾病中包括浸潤性宮頸癌。本研究的目的旨在研究南非人群中,經電套圈外科切除(LEEP)、組織學診斷證實的細胞學診斷異常準確性是否受女性HIV感染狀況的影響。

7648例活檢病例中,941例為細胞學報告為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或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的LEEP標本。其中有未感染HIV女性618例(65.7%),感染HIV的女性323例(34.3%),在LEEP前未進行細胞學診斷者排除出本研究範圍。

7648例中HIV感染率為18.6%,在普通人群中,女性患病年齡為15-49歲。3462例浸潤性宮頸癌中HIV感染率為10.7%。HIV感染者與HIV未感染者癌前病變整體患病率分別為73.9%和50.3% (P<.0001)。未感染和感染HIV女性的細胞學與組織學診斷的一致率與不一致率相似 (分別為P =0.93和 P =0.18)。HIV感染女性的診斷不一致結果中,79.1%是由於細胞學過診斷,HIV陰性女性的診斷不一致結果中,86.5%是由於細胞學診斷不足 (P<.0001)。

本研究發現,患者血清學HIV陽性時會導致細胞學過診斷,從而出現高比例的癌前病變,因此導致了不必要的LEEP。


相關焦點

  • 正經科普:宮頸上皮內瘤變
    1. 首先,什麼是「宮頸上皮內瘤變」?為什麼會得宮頸上皮內瘤變呢?它是一種介於正常宮頸與宮頸癌之間的一組病變,分為低級別上皮內瘤變(LSIL,即原CIN1)和高級別上皮內瘤變(HSIL,即原CIN2和CIN3)。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與性傳播疾病(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多個性伴侶、性生活過早(<16歲)、免疫抑制等密切相關。
  • 王洪亮:AKI的定義、診斷和流行病學
    會議第一天,來自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重症醫學科的王洪亮教授帶來了題為「AKI的定義、診斷及流行病學」的精彩報告。48小時內腎功能急劇下降,表現為血清肌酐(Scr)上升 > 0.3 mg/dl(26.5 µmol/L)或Scr上升 > 50%(達到基線的1.5倍)或尿量減少(< 0.5 ml/kg/h)超過6小時。
  • 維生素D檢測:血清還是血漿?
    哇哦.同事看到後便建議我專業組更換採血管,既方便前處理又減少下次此類事件發生。如果這樣利己利民的事兒,是不是要妥協呢?我和小組同事從以下幾方面探討:(1)放射免疫法(RIA),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精密度好,儀器設備條件要求不高,但存在放射汙染的潛在風險;(2)ELISA法:設備和操作簡單,無汙染但敏感性和特異性較差;(3)化學發光免疫測定(CLIA):操作簡單、快速,無同位素汙染等優點,容易自動化,現已有多家廠商開發出相關自動免疫分析儀;(4)高效液相色譜法
  • 圖表神經病學:血清肌酸激酶(CK)在肌肉疾病中的診斷價值
    肌病患者常可見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其升高程度結合臨床表現,肌電圖改變,影像學特點和組織病理學特徵有助於不同類型肌病的診斷。
  • 醫生:3個方式幫你「穩住」宮頸,遠離宮頸癌
    ,但依然有一些病毒感染者會轉變成宮頸病變患者甚至宮頸癌患者,給女性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都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作用。很多女性之所會經常被HPV病毒所纏身困擾,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為平時不良的行為習慣,在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女性不僅更容易罹患HPV病毒,也更容易加重病毒的感染狀況。哪些行為或誘發病毒感染出現呢?1、不潔的男女交往如果兩性生活關係混亂,或者平時同房過程中不太注意一些保護措施的採取,都會在很大程度上誘發和加重HPV病毒的感染情況。
  • 警惕水體汙染:血清微囊藻毒素的致肝癌風險首次在人體中得到驗證
    微囊藻毒素是分布最為廣泛的肝毒素,動物實驗和細胞實驗提示其有致肝臟腫瘤作用,但人類血清微囊藻毒素與肝細胞癌風險的關係尚不確定。我國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預防醫學院學者開展了一項臨床病例對照研究,對此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近日被Hepatology雜誌接收並在線發表。
  • 測定血清膽固醇對甲狀腺疾病的意義?|測定血清總T3、總T4等的臨床意義?
    測定血清總T3、總T4、游離T3、游離T4的臨床意義?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今天的電臺1測定血清膽固醇對甲狀腺疾病有什麼意義?甲狀腺是調節人體代謝的重要內分泌器官。因此,甲亢時由於甲狀腺激素過多導致人體處於高代謝狀態,常使血中總膽固醇降低,而甲減則與之相反。另外,血脂水平又與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等密切相關,因此,測定血清膽固醇水平對指導甲狀腺疾病診斷及治療效果的評價有重要意義。
  • 最新英文文獻:高壓氧治療對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勃起功能和血清睪酮水平的影響
    高壓氧治療用於幾種泌尿系統疾病,包括間質性膀胱炎,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和FG,然而,關於高壓氧治療對勃起功能的影響的報導很少。M EuroUller等在大鼠海綿體神經(CN)損傷模型中評估了高壓氧治療對勃起功能和海綿體組織的影響。他們發現高壓氧治療是保護或恢復CN損傷後EF的有效和可靠的治療策略,其作用機制與神經營養因子和內皮因子的表達有關。
  • 「速覽」:肝纖維化無創診斷方法的優缺點
    肝纖維化是個動態過程,研究表明,適當的臨床幹預可使肝纖維化發生動態逆轉,因此肝纖維化早期診斷並準確分級對患者的治療至關重要。肝活組織檢查為臨床診斷肝纖維化的金標準,但由於其存在有創性、抽樣誤差及患者難以接受等情況,臨床應用方面受到限制。 目前,各種無創性肝纖維化診斷方法得到推廣,包括血清生化指標、肝臟硬度值等,已成為目前診斷肝纖維化的常用檢查方法。
  • Nature Sustainability | 土地權屬幹預對人類福祉和環境的影響【轉】
    *中文標題和摘要系簡單翻譯,可能存在部分錯誤,請以英文為準————摘要:
  • 藥材:見血清
    見血清是一種中藥材,它來源於野生植物羊耳蘭,是這種植物的乾燥全草,它在自然界中也叫羊耳蒜或者立地好,因為它入藥以後具有特別好的止血作用而被人們稱為見血清,下面是對它功效與作用的具體介紹,大家可以重點了解一下。
  • 共識易覽:血清降鈣素原指導兒童感染性疾病管理
    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機體在全身炎症反應特別是細菌感染時釋放的一種急性可溶性蛋白,是嚴重細菌感染和膿毒症的早期診斷標誌物。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醫院感染管理與控制專業委員會組織專家制定了《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在兒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
  • 輕度認知障礙:如何早期診斷?
    ,一般日常生活能力保持完好,未達到痴呆的診斷標準。值得注意的是,輕度認知障礙早期症狀比較隱匿,一部分人可僅表現為輕微記憶力減退,另一部分人可表現為熟悉的地方看起來陌生,想表達的詞語怎麼也想不起來,臨摹能力較前下降等,因為均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難以引起重視。當你發現自己或親朋好友有以上或類似表現,但又不確定是否為疾病狀態時,建議你最好可以到記憶相關科室就診,由專科醫生為你診斷。
  • 瀋陽立即進入戰時狀態!
    現將1例韓國返沈人員解除隔離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患者的有關情況通報如下:一、患者基本情況尹某某,女,67歲,中國籍,家庭住址:瀋陽市于洪區北陵街道宏達社區,無業。11月29日由韓國乘坐CZ682次航空班(座位號:32C)抵達瀋陽桃仙機場,瀋陽海關回報其首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
  • 政治文獻翻譯中的加減法 ————《2014年財政報告》英文翻譯技巧探討
    ,政治文獻的中譯英翻譯往往更為嚴謹。政治文獻的中譯英翻譯中,需要做加法的情況通常包括:1. 對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術語,或者高度概括性政治概念、方針政策需要做解釋性翻譯時,我們會使用加法,進行「擴充翻譯」,便於英語讀者理解。例如:開展財政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創新試點和新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試點。
  • 臨床調查:這兩個因素影響蹠疣冷凍療法的效果
    冷凍療法是病毒性疣的常用治療,其療效據報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病程、部位和損害大小,近期韓國 SMG-SNU Boramae 醫學中心 Kim DY 等研究了影響蹠疣冷凍療效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