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進一企業研發生產「電子鼻」 遠程監控排放

2021-02-08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4月4日訊 治理揮發性有機物和環境隱患,是「263」專項行動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記者日前從武進綠建區獲悉,該園區企業寧和(常州)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製成功一種新型「電子鼻」,通過遠程監控及時掌握揮發性惡臭有機物排放動態,為環境監管和執法提供科學依據。

  「電子鼻」,即模仿動物嗅覺功能的仿生氣體傳感電子儀器,將被檢氣體轉化為一定的信號,統計處理後形成惡臭指紋圖譜,進行被檢揮發性氣體分析、檢測和識別。該產品是寧和公司與法國阿默思公司的最新合作成果,並根據國情進行了技術化再設計,「嗅覺」靈敏度比警犬高出百倍。

  記者看到,這套「電子鼻」設備有手提箱大小,安裝在戶外,可對同風向直徑1公裡範圍的大氣環境惡臭實行網格化在線監測、溯源分析和預警預報,構建起區域性綜合環境質量聯防聯控機制。「過去,辨別惡臭都靠人來聞,雖然能大概摸清偷排範圍,但很難確定哪家企業偷排。」寧和公司總經理周俊傑表示,「電子鼻」可在幾小時、幾天甚至數月內,連續實時監測特定位置的氣味狀況,汙染物排放濃度超標時會自動報警,精確鎖定排放源。

  目前,該「電子鼻」已被用於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場、上海汽車城汙水廠、常州第四製藥廠等,今年下半年將在綠建區實現批量組裝和調試。

  武進綠建區黨工委書記徐寧表示,以綠色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來增強示範性,是園區的首要任務。經過4年多探索實踐,綠建區已形成綠色社區、綠色工廠、綠色辦公、綠色公園、綠色基礎設施全方位展示格局,集聚了200餘家綠建生產企業和科研機構,覆蓋全產業鏈。今年將重點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競爭力強、輻射作用大的綠色項目,加速打造「產業特、形態美、效益好、制度活」的一流科技園區。

  (徐安邦 俞兢 馬浩劍)

相關焦點

  • 「千裡眼」「電子鼻」齊上陣 助力「航空藍」
    在西安航空基地,系統一旦監測到企業有違規操作,生態環境局環境監管人員就會收到這樣的報警提示。這一「千裡眼」報警系統便是近年來轄區強化科技支撐,實施智能布控精準治氣的一個縮影。「我們在企業的生產裝置和環保除塵設施分別安裝了環保配電監管系統,環境監管人員可通過手機APP即時查看,只要企業開始生產,就能實時向手機傳送『電流數據』。
  • 「千裡眼」「電子鼻」助力西安航空基地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在西安航空基地,系統一旦監測到企業有違規操作,生態環境局環境監管人員就會收到這樣的報警提示。這一「千裡眼」報警系統便是近年來轄區強化科技支撐,實施智能布控精準治氣的一個縮影。「我們在企業的生產裝置和環保除塵設施分別安裝了環保配電監管系統,環境監管人員可通過手機APP即時查看,只要企業開始生產,就能實時向手機傳送『電流數據』。
  • 以色列研製納米傳感器「電子鼻」 嗅覺勝過偵探犬
    (原標題:技壓犬鼻的「電子鼻」)如今全球多地局勢動蕩不安,安全現狀的確令人擔憂。日前,以色列科研人員研製出一款用納米化學傳感器為主要材料製作的新型電子晶片———「電子鼻」,它的出現將為維安人員的工作減壓不少。
  • AspecMS可攜式電子轟擊質譜儀:助力氫燃料電池研發,探索新能源未來
    每一項前沿科技的研發過程中,總是會面臨許多關鍵性的核心難題,氫燃料電池研發亦是如此。而每一次攻堅克難,專業的設備和技術支持總是不可或缺。由維恩科儀獨家代理的AspecMS可攜式電子轟擊質譜儀,則能應用於氫燃料電池車整車氫排放測試和氫燃料電池耐久性測試等關鍵環節,高效助力氫燃料電池研發。
  • 2020年「武進十大新聞」解讀(一)
    為銘記這特別的2020年我們對這一年的重大新聞事件進行了梳理歸類凝練出「武進十大新聞」一起來回顧下吧~解讀:2020年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標誌著「十三五」的圓滿收官。五年來,面對紛繁複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全區上下攻堅克難、砥礪奮進,交出了厚重提氣的「十三五」答卷,區域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創新發展動能顯著增強,實體經濟優勢不斷擴大,生態宜居魅力得到彰顯,群眾幸福指數持續攀升,開創了武進發展史上又一個嶄新篇章,體現了武進「全市挑大梁、全省當先行、全國佔前位」的應有擔當。
  • 中材、紅獅、塔牌以及南方水泥等63家公司被環保部重點監控
    行業已有99%的人關注了水泥人網  就差你了  環境保護部日前發布了全國各地重點監控企業名單,在這些名單中
  • 納米傳感器讓手機長出「電子鼻」
    原標題:納米傳感器讓手機長出「電子鼻」   科技日報訊 (實習生魏曉敏 記者張曄)手機能聽、能看不稀奇,能聞出「味道」的手機你見過嗎?10月27日,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七屆中國納米博覽會上,世界上首個將納米技術、化學氣體傳感器、移動終端結合的嗅覺手機亮相。
  • 你的挖機發動機排放達新國標了嗎?
    2013年,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油品質量升級工作的要求,有關部門先後發布了汽柴油的國五標準,並表明國五標準的過渡期至2017年年末,之後全國範圍內鋪開。現在,這個為期三年的過渡期將縮短至兩年。本月上旬,國標委在就此召開的油品質量標準制修訂工作協調會明確了這一意見。之所以壓縮過渡期,關鍵是因為高層對環境問題很重視,國標委壓力不小。
  • 銅仁市生態環境局關於啟用黑煙車電子監控設備的通告
    為加強機動車超標排放治理,加快降低機動車汙染物排放量,促進我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有關規定,銅仁市生態環境局將啟用1處固定式道路黑煙車電子監控設備,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啟用時間:2021年3月1日。
  • 全國鋰電百強企業尋訪:走進重慶紫建電子、興能新材
    一場「掃描」中國鋰電池市場,「檢索」行內百強企業的發現之旅以深圳為起點盛大開啟。     7月14日、15日,尋訪團隊分別走訪了重慶紫建電子有限公司及成都興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兩家企業高層進行了探討與交流,調研中國鋰電池行業生態現狀及市場發展需求。
  • 「路橋湘軍」名不虛傳 生產安全兩手抓
    ◣江智抵達常祁高速項目部湖南路橋是湖南省唯一具備施工特級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作為江智的老客戶,今年已經是第2次合作了,就在今年7月份,江智為湖南路橋在平益高速中的架橋機提供了安全監控管理方案◣數據監測結果和視頻顯示單元格直觀清晰呈現設備運行狀態江智自成立15年來,為將近2000家企業提供各類起重機安全監控管理系統,領先於行業水平的遠程監控系統、高達99%的客戶好評率和復購率使江智成為起重安全保護領域的領先品牌
  • 7家山東企業監控數據異常、涉嫌超標被環保部通報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日前向媒體通報重汙染天氣應急督查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高架源」自動監控超標情況。
  • 歐雅針織:研發時尚針織面料 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陳一飛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企業的面料樣板間,幾乎每一塊面料摸起來都柔順絲滑,且花色各異、品種多樣。陳一飛說,這得益於去年4月的一次探索。當時,歐雅針織嘗試性地引入了2臺電腦大提花設備,實現了許多以前達不到的生產技術。
  • 權威發布 / 成都治臭氧汙染下狠手:火電鋼鐵等企業排放不達標要停產!停車3分鐘應熄火!
    一是開展前期清理整頓5月底前——→ 全市火電、鋼鐵、水泥熟料、玻璃生產行業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要停產整改→ 磚瓦生產企業無法達標排放的要停產整治→ 經監測未達標排放的鍋爐一律停用→ 全面排查排放揮發性有機物的工業企業,未安裝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或未按規定使用治汙設施的停產整改
  • 【安全生產訪談錄(三)】 宏基集團:40年發展 安全生產第一位
    記者:蘇總,據了解,現在宏基集團的業務已經遍布全國各地,有著40年的發展史,那麼請您跟我們聊一聊咱們企業的安全生產情況是怎樣的?存在哪些突出的問題呢?重點防範的部位和關鍵環節又是什麼?赤峰宏基集團本部總經理 蘇振東:宏基集團當前的安全生產狀況比較平穩,目前可達到我們年初制訂的安全事故控制目標、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的管理目標。
  • 山東這7家企業自動監控數據異常、涉嫌超標被環保部通報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日前向媒體通報重汙染天氣應急督查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高架源」自動監控超標情況。
  • 即日起,中心城區對移動汙染源超標排放進行專項整治
    專項整治的具體內容為:  1、對在中心城區無環保號牌和在政府劃定的「禁用區」內非道路移動機械和專項作業車及作業動力源,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6886-2018非道路柴油移動機械排氣煙度限值及測量方法,排放限值不得高於:發動機額定淨功率<37KW,光吸收係數0.8(m-1);發動機額定淨功率≥37KW,光吸收係數0.5(m
  • 楓葉能源榮獲2014、2015雙年度中國地源熱泵行業主機生產十強企業稱號
    2016年4月15日,兩年一屆的地源熱泵行業十強企業評選——「2014-2015年度中國地源熱泵行業十強企業評選」正式揭曉了獲獎名單。 本屆評審的分數統計與往屆一樣分為三大項:根據企業申報數據形成的基礎分(基礎分打分的指標體系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反應企業直接量化因素的指標——可稱之為「硬指標」,這類指標是指企業在2014-2015年內全部的地/水源熱泵機組銷量、以及新技術的研發應用和公司申請的相關專利等要素;另外一類是反映企業間接量化因素的指標——也可稱之為「軟指標」,這類指標是指企業是否注重誠信經營和安全管理
  • 一查到底!白雲區分局嚴厲打擊汙染源在線監控違法行為
    汙染源在線監控系統是一套以在線自動分析儀器為核心,以移動通訊為傳播媒介,由專用分析軟體和通訊網絡所組成的一個綜合性在線自動監測系統。通過在線監控實施監測數據實時向生態環境部門傳輸,可以有效地、及時地了解重點企業排汙狀況,督促企業自覺落實汙染物治理設施的有效運行,防止超標排放汙染物,是生態環境部分日常監管的輔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