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民族大學的學生們有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天氣轉涼同學們會選擇他的豆漿溫暖身心,他是民大的豆漿哥。
豆漿哥名叫韓清,91年生,來自大理一個小縣城--彌渡,八年前,豆漿哥走出了家鄉,帶著僅有的800元,不顧父母的勸阻開始了流浪,走著屬於他的旅途。八年間,他的足跡遍布四川、廣西、廣東等省份,修過高架橋、打過隧道,也住過危房、吃過爛菜葉。
和豆漿哥一番交流,豆漿哥的人生軌跡讓人陌生又熟悉。23歲,該是個噴薄著旺盛生命力的年紀,該是一場恣意的歲月。可是豆漿哥卻不是這樣,他如一口深井波瀾不驚,他用自己的溫潤包裹著那片翻滾熬煮著的生命力。
豆漿哥在廣東謀過生活,在五金廠打過工,下班後在城市流浪;在富士康附近一家餐館切過菜,目睹了富士康的跳樓事件;豆漿哥也去過廣西找出路,朋友介紹著去廣西賣水果,實際上卻是傳銷,所幸豆漿哥跑出來了。回昆明後的豆漿哥嘗試做生意,「第一次從蒙自進了3000多的枇杷在昆明賣,最後虧了1000多」,「第二次又從楚雄進核桃回來賣,40塊一斤的進口價,最後卻5塊錢一斤的賣」……
後來經過介紹,豆漿哥來到了民大,做著送水的工作,但是送水不掙錢,後來開始專注豆漿的製作,成為民大小有名氣的豆漿哥。現在豆漿哥覺得日子很安穩,安心做豆漿,安心給父母盡孝。
豆漿哥的豆漿味道很好,這是學生們公認的,豆漿哥也很得意:「主要是我的材料用的都是好料,年輕人長身體不能虧。」現在他閒下來就會去運動和看書,他發現知識的儲備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經常會去書店逛逛,如果遇到自己喜歡的書,不管多貴都會買下。說起未來的打算,他撓了撓頭笑著說:「希望豆漿越賣越好吧,父母身體健康,過著自己喜歡的日子。我現在很滿足。」
豆漿哥很普通,做的事情也很簡單,回憶起這些年的經歷時,豆漿哥感慨道:「日子還是要過的,做過的事從來都不後悔,因為它教會了我如何活著。」我從豆漿哥身上看到的卻是勃發的生活態度,從「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到「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期間的經歷是自己對生活的選擇和堅守。
大學生們,前路廣闊任君翱翔,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了安逸,不要在最難過時選擇了封閉,生活在磨練我們,我們也要選擇喜歡的生活。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糟。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時,我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人生就是這樣,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該奮鬥的年齡不要選擇了安逸,度過了一段自己都能感動的日子,就會遇見那個最好的自己,踏實一些,你想要的歲月統統會還給你。
(本文由人民日報社雲南分社實習生整理採寫,若有轉載敬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