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口純正的永和豆漿嗎?
別妄想啦!據說在濟南至少有7家各種來路的永和豆漿連鎖!
7家永和豆漿連鎖啊!
這是要召喚神龍的節奏嗎?
董永和白雪公主的煩惱也不過如此啊!
那麼,永和家的「七仙女」到底長得咋樣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她們。
大姐:永和豆漿
說到最早的永和豆漿,還跟山東有點關係呢!據說是上世紀50年代,在臺北永和市中正橋一代,由山東和河北的兩位老兵開創的。
上世紀的永和豆漿承載了很多美好的記憶,尤其是那金黃酥脆的大油條。毫無疑問,永和豆漿也是最早登陸內地的快餐品牌之一,所以這個「大姐」當之無愧。
二姐:永和大王
不知是不是受了啟發,就在「大姐」駕臨內地的那一年年底,永和大王在上海成立了!
跟小編一起唱:兩隻「永和」兩隻「永和」,真好吃,真好吃!一隻來自臺北,一隻來自上海,真奇怪,真奇怪!
除了豆漿油條,二姐永和大王還兼售蔥油餅、飯糰等中式餐飲,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
妹妹軍團排名不分先後,因為小編也分不清誰先誰後……
傳統永和豆漿
你想用「來自寶島」和「來自上海」來區分永和豆漿「們」嗎?圖樣圖森破!因為這裡就有來自海南島的傳統永和!誰說「寶島」只能是臺灣?海南難道不是寶貝一樣的島?(重點錯)
傳統永和豆漿也有十幾年的歷史,而就餐環境卻偏時尚適合情侶約會。至於LOGO上為啥「永和」大而「傳統」小呢?誰也說不清……
來來永和豆漿
有天真的網友問「來來永和豆漿」跟「永和豆漿」是什麼關係,而調皮的網友則回答:名字中有個「來」字,證明是從未來穿越而來!
那麼名字裡要是有個「去」,難道就是從過去穿越而來?霍去病欲穿越而來……
據說來來永和豆漿也源自臺灣,除了「長得很像」永和豆漿外,在揚州還鬧出過同一代理商同時代理「永和」和「來來」兩家的荒唐事。捎帶一提,這位代理人現在後來又運作了一個「嘉和豆漿」!
天知道以後來來永和豆漿將何去何從。
長河永和
下面這個妹妹是咱地地道道的「山東嫚兒」!長河永和隸屬於山東長河豪門集團,據說運營各種手工麵點、鮮蝦煎餃、香酥蔥油餅、特色南瓜餅等食品,還有WIFI哦親!
好像哪裡不對……
你不賣豆漿,你叫啥永和?坑爹呢這是?(據說也賣,但不主打而已)
味沁三鼎永和
從安徽蚌埠的一個小店做到遍布全國的百家門店,要不是看到這家店名中有「永和」二字,小編真以為這是一個讓人心酸的屌絲逆襲的故事呢!
很多餐飲企業都是從一做到多,從小做到大。一時的「傍名牌」或許會加速企業的發展,而到了一定層面就必須考慮轉型了!
親,你知道阿迪王嗎?聽說是阿迪達斯的高端品牌……(好像是真的)只要功夫深,山寨也能做成真!
家和豆漿
還記得上文提到的「嘉和豆漿」嗎?永和、來來永和、嘉和豆漿撕逼的故事來到濟南啦!話說大明湖西南門開了一家「永和豆漿」見下圖:
真是「遠看是永和,近看是永和」,直到外放喇叭說出「歡迎光臨家和豆漿……」原來這個字是家!
據說這個「家和豆漿」正是來自揚州的「嘉和豆漿」……你改個名我還真認不出你啦!
盤點至此,小編已無力吐槽。對於企業,你認為永和是地名,他認為永和是品牌各有各的道理;但對於消費者來說想喝一口地道的臺灣永和豆漿,咋就這麼難呢?
送你們四個字:貴圈真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