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位於福井縣大飯町的關西電力公司大飯核電站1號(近處)和2號機組。(共同社)
據共同社17日獲悉,日本關西電力公司基本決定對大飯核電站1、2號機組(位於福井縣大飯町)反應堆實施報廢。兩座機組從開始商業運轉將近40年,由於延長至最高60年的年限還需要巨額投資,決定放棄重啟。若除去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這將是日本首次報廢輸出功率超過100萬千瓦的大型核電站反應堆。關西電力將與日本政府和當地政府展開協調,最快於年內正式決定。
根據政府的能源基本計劃,2030年度核能佔比為20至22%。如果其他大型核電站報廢反應堆動向增加,或有被迫調整計劃的可能性。
大飯1、2號機組分別從1979年3月和同年12月起投入商業運轉。輸出功率均為117.5萬千瓦,將於2019年迎來運轉40年。若能通過原子能規制委員會的審查,便能運轉超過40年,最長至60年,但需要1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9億元)規模的追加投資用於安全措施。這兩座機組與其他核電機組相比,發生事故時使用的冷卻方法等結構不同,審查和措施相關工程可能會花費大量時間。
關西電力擁有的11座核電機組中,美濱核電站1、2號機組(福井縣美濱町)已決定報廢反應堆。而高濱核電站1至4號機組(該縣高濱町)等總計7座擬讓其繼續運轉,計劃投入約8300億日元用於安全措施。預計若加上大飯1、2號機組的重啟,將達到1萬億日元規模。
由於電力零售自由化導致一些顧客流向新電力公司以及節能的推進等電力需求或難增加,關西電力此前出現了 「無法承受增加更多成本」。因此,重啟了高濱核電站3、4號機組後全面下調電費,但顧客的流失仍在持續。由於作為火力發電燃料的液化天然氣(LNG)等價格也相比幾年前有所降低,很難得到像以前一樣通過核電達到縮減成本的效果,這也成為了重啟的阻礙。
關西電力17日發表評論稱:「已著手(向規制委員會申請重啟審查的)準備,正就技術層面和安全層面展開探討。」(完)
(信息來源:共同網新聞稿,客觀日本編輯部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