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啟動競價!日本可再生能源固定價格收購制度FIT臨時修正方案出臺

2021-02-15 光伏們

日前,日本經濟產業省對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固定價格收購制度(FIT)的臨時修正方案出臺。日本政府計劃通過市場交易和競標等,培育具有競爭實力的電力企業,同時減少百姓和企業的負擔。

 

根據臨時修正方案內容,日本政府明確將工商業用太陽能、風能發電項目列為「競價項目」,並引入競價制度,從FIT中獨立出來。

 

另一方面,住宅用等小規模戶用分布式太陽能發電、地熱發電電力被劃歸為「地區電力」。日本政府認為,這些分布式電源具有較強地應對災害的能力,將會按照FIT相關規定,本地發電、本地消納。除此之外,當地區產業等用電需求旺盛時,分布式電源也會供應給地區產業。

 

FIT於2012年正式實施,目的是為了促進日本可再生能源的推廣和普及。在FIT的推動下,日本可再生能源得到迅猛發展。但也由此導致消費端購電成本及光伏用電稅持續增加。

 

此前經濟產業省數據顯示,日本包括太陽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2019年的收購總額約3.6兆日元(約合人民幣2392億元人民幣),轉嫁到電費中的稅金約2.4兆日元(約合人民幣1595億元人民幣)。預計普通家庭今年負擔的年度稅金將達到9204日元(約合人民幣612元人民幣),這一數字是2012年的稅金686日元(約合人民幣46元人民幣)的13倍。

 

同時,現階段的日本還出現了太陽能所發電量無法併網的問題。日本九州電力公司已暫時減少了對外供電業務。經濟產業省對此表示,下一步將根據電源的特點,研究更適合的電力市場銷售制度。

 

如此種種倒逼著日本政府決定對現行FIT進行改革。經濟產業省計劃2019年秋季制定詳細的可再生能源制度修改方案,在2020年的國會上提交修改法案,2021年正式實施。

 

此外,為解決電力消納問題,京瓷、夏普等多家電力企業已開始積極應對。京瓷推出面向新建住宅用戶的服務,承諾電費更低廉,並承諾原則上10年的合同期滿後,將太陽能發電系統免費轉讓給客戶。夏普則與日本丸紅太陽能貿易公司合作,開展太陽能發電剩餘電力購買服務。對購買夏普家庭用蓄電池的顧客,夏普將以高於通常的電費價格從客戶手中購買電力。

 

來源:SankeiBiz、日刊工業新聞、時事通信社、每日新聞

 

責任編輯:吳迪

相關焦點

  • 每日全球併購:中投與GIP等37億美元收購亞洲最大獨立再生能源生產商,德爾福4.5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汽車公司(10/25)
    中投與GIP等公司37億美元收購再生能源生產商Equis Energy亞洲最大獨立再生能源生產商艾貴能源(Equis Energy)表示,公司同意以37億美元賣給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GIP)以及包括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投公司)在內的投資方。
  • 【行業分析】德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經驗與啟示
    結合可再生能源分布特點、能源消納情況,做好目標的分解落實工作。「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光伏裝機規模分別增長了4 倍和168 倍,但棄風、棄光率達到近20%。設置總體目標後,如何結合可再生能源分布特點、消納情況等,對地方政府部門工作進行考核、評估顯得尤為重要。一是在《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基礎上,根據發展狀況,細化中長期目標,出臺實施細則。
  • 錚議|城市引領清潔和分散式能源解決方案
    它們都旨在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應,增加電動汽車的數量,並為建築物提供可再生的供熱和製冷解決方案。所有這三個目標均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斯德哥爾摩的目標是到2040年實現無化石燃料,法蘭克福的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100%的可再生能源供應,首爾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20%的可持續電力自給。
  • IEA: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現已超過煤炭!
    IEA署長比羅爾稱:「我們見證著可再生能源引發的全球電力市場轉型。」這一增長得益於太陽能和陸上風電成本的降低,這在5年前是「無法想像的」。2010至2015年間,新增陸上風電發電成本降低30%,太陽能電池板價格下降2/3。未來5年,風電成本將繼續下降15%,太陽能將再降1/4。
  •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上日程
    一、 突出市場化低成本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戰略二、 系統評估各類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條件三、 科學論證「十四五」各類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四、 認真研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主要任務和重大項目布局五、 統籌做好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納和跨省區輸送六、 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技術裝備和產業體系建設七、 研究提出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長效機制和政策措施。
  • 天然氣是可再生能源嗎?
    1、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充足、安全、清潔的能源供應是經濟 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本保障。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能源消費水平低,能源需求增長壓力大,能源供應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十分突出。
  • IRENA:全球可再生能源就業人數首超千萬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近日發布《2018可再生能源與就業》年度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包括大型水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領域就業總人數已達到1030萬。其中,僅2017年,可再生能源行業就在全球創造了50多萬個新的就業機會。
  • 日本能源快訊:日本賽雷斯表示將在Web服務中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後續將加入RE100及日本氣候領隊夥伴關係(JCLP)
    日本能源快訊:日本賽雷斯表示將在Web服務中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後續將加入RE100及日本氣候領隊夥伴關係(JCLP)
  • BBC最新:可再生能源過渡受阻(中英)
    在英國和整個歐洲,可再生能源已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去年英國40%的電力來自風能和太陽能。研究發現,只有10%的公司,比以天然氣或煤為燃料的發電方式更快地擴展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因此,他們可能正在使用其他燃料,例如水力發電或核能,但它們並未過渡到可再生能源,也未在擴大化石燃料的產能。」
  • 中國成為最大可再生能源生產國 碳排放量持續降低
    國際能源巨頭BP集團(英國石油公司,下稱BP)在上海最新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顯示,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包括水電)同比增長了
  • 臺廠投入再生能源,並聯電網如何創造價值?
    面對諸多不同業者建置的案場,要怎麼能讓並聯回電網的電力質量、穩定度獲得控制,臺電本身不僅建置了自家的配電級再生能源管理系統(DREAMS),也針對再生能源閘道器(PV-Gateway)等關鍵設備做出規範。在日前公布的首波認證名單中,臺達電是唯二通過的業者。
  • 風採 | 水規總院:謀劃可再生能源與氫能融合發展布局
    在七十年的發展中,水規總院涉足了整個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宏觀政策研究、規劃、勘測、設計、科研,同時承擔著我國大中型水電、風電及太陽能發電項目等產業的前期工作管理技術服務、工程安全鑑定、工程建設驗收及一大批重大水利項目的評估工作,不斷引領著我國的能源變革。除了推動政策制定和重大項目的實施,水規總院還通過積極參與技術服務工作、建立健全行業標準、完善信息管理平臺,助力可再生能源行業提質增效。
  • 滴滴擬港股上市;首都機場T1試行電子臨時身份證「刷碼」乘機;上海鏞舍現已正式開幕
    滴滴擬港股上市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香港改革上市制度後,再有巨型新經濟企業擬到港上市。內地最大網約車平臺「滴滴出行」最快下半年啟動上市,已初步決定落戶香港,並考慮不同上市架構,不排除以同股不同權(Weighted Voting Rights, WVR)形式上市。
  • 生物質發電|同是非水可再生能源中三駕馬車,生物質發電為何落後?
    麥電網訊: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被譽為我國非水可再生能源中的三駕馬車,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三者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截止到2020年底,風電和光伏裝機總量都分別在3億千瓦左右,而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接近1200萬千瓦(不含:垃圾和沼氣發電)。風電和光伏的裝機規模,遠超生物質發電。
  • 【第28期社會法前沿論壇】日本固定期限僱用法制的展開與臺灣固定期限契約的種類與限制
    社會法前沿論壇第28期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勞動力市場呈現出新的變化和新的特點,尤其是用工形式日益靈活化,勞資關係日益多元化,使得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在建立和諧為了推進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的理論發展,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社會法教研中心擬舉辦「第28期社會法前沿論壇」,特邀請日本與臺灣地區勞動法領域卓有研究的學者就該前沿問題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
  • 阿聯合可再生能源開發商馬斯達爾中標烏國500兆瓦風電項目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總部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商馬斯達爾(Masdar)與烏茲別克斯坦政府籤署了一項協議,建設500MW風電項目。
  • 2019考研英語新聞熱詞:摩洛哥引領世界使用可再生能源
    該計劃預計到2020年百分之40的國家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Morocco is the only non-European country to achieve a top 20 spot in the 2016 Climate ChangePerformance Index and it ranks 7th in the world.
  • 【能源一分鐘】Google收購荷蘭風力發電場電力 為數據中心供電
    財新傳媒旗下新媒體實驗群的服務型資訊項目 【Google收購荷蘭風力發電場電力 為數據中心供電】  Google將收購荷蘭風力發電場18個渦輪機產生的所有電力,以此為其在該國建設的一個大型數據中心提供電力,這是一份為期
  • 能源探討│新型能源的優缺點~
    這樣,我們就不得不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大量燃燒有機燃料給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存帶來了令人憂慮的環境問題;二是伴隨這些非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消耗的巨大增長,人類的能源供應面臨巨大危險。所以,人們將目光轉向新的、可再生的、清潔的能源,並不是追求時尚,也不是要故作神聖,而是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做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