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最新:可再生能源過渡受阻(中英)

2021-02-15 Recording Daily

Power companies 'hindering' move to green energy


01

New research suggests that power companies are dragging their feet when it comes to embracing green energy sources such as wind and solar. 

最新研究表明,電力公司在使用環保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時會拖延腳步。

Only one in 10 energy suppliers globally has prioritised renewables over fossil fuels, the study finds. 

研究發現,全球只有十分之一的能源供應商優先考慮可再生能源而不是化石燃料。

Even those that are spending on greener energy are continuing to invest in carbon heavy coal and natural gas.

即使是那些在綠色能源上進行投資的企業,也將繼續投資於重碳煤和天然氣。

The lead researcher says the slow uptake undermines global efforts to tackle climate change.

首席研究員說,緩慢的步伐破壞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In countries like the UK and across Europe, renewable energy has taken a significant share of the market, with 40% of Britain's electricity coming from wind and solar last year.

在英國和整個歐洲,可再生能源已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去年英國40%的電力來自風能和太陽能。

But while green energy has boomed around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many of the new wind and solar power installations have been built by independent producers.

但是,儘管近年來綠色能源在世界範圍內蓬勃發展,但許多新的風能和太陽能裝置卻是由獨立生產商建造的。

Large scale utility companies, including many state and city owned enterprises, have been much slower to go green, according to this new study.

根據這項新的研究,大型公用事業公司,包括許多國有和城市國有企業,向綠色邁進的步伐要慢得多。

The research looked at more than 3,000 electricity companies worldwide and used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to analyse their activitie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這項研究調查了全球3,000多家電力公司,並使用機器學習技術來分析其在過去二十年中的活動。

The study found that only 10% of the companies had expanded their renewable-based power generation more quickly than their gas or coal fired capacity. 

研究發現,只有10%的公司,比以天然氣或煤為燃料的發電方式更快地擴展了可再生能源發電。

Of this small proportion that spent more on renewables, many continued to invest in fossil fuels, although at a lower rate. 

在可再生能源上花費更多的一小部分企業中,許多這些企業繼續投資於化石燃料,儘管比率較低。

The vast majority of companies,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have just sat on the fence.

根據作者的說法,絕大多數公司只是騎牆派。

"If you look at all utilities, and what's the dominant behaviour, it is that they're not doing much in fossil fuels and renewables," said Galina Alova, from the Smith School of Enterprise and the Environ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牛津大學史密斯企業與環境學院的加琳娜·阿爾瓦(Galina Alova)表示:「如果您查看所有公用事業單位,以及主要的行為方式,那就是它們在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作用不大。」

"So they might be doing something with other fuels like hydro power or nuclear, but they're not transitioning to renewables nor growing the fossil fuel capacity."

「因此,他們可能正在使用其他燃料,例如水力發電或核能,但它們並未過渡到可再生能源,也未在擴大化石燃料的產能。」

The author says that many of these types of utilities are government-owned and may have invested in their power portfolios many years ago.

作者說,其中許多類型的公用事業都是政府所有,可能在多年前就已對其電力投資進行了投資。

The overall conclusion from the analysis, though, is that utility companies are "hindering" the global transition to renewables.

但是,分析得出的總體結論是,公用事業公司正在「阻礙」全球向可再生能源的過渡。

"Companies are still growing their fossil-fuel based capacity," Galina Alova told BBC News. 

Galina Alova告訴BBC新聞:「公司仍在增加其基於化石燃料的產能。」

"So utilities are still dominating the global fossil fuel business. And I'm also finding that quite a significant share of the fossil-fuel based capacity owned by utilities has been added in the last decade, meaning that these are quite new assets.

「因此,公用事業仍在全球化石燃料業務中佔主導地位。而且我還發現,在過去十年中,公用事業擁有的基於化石燃料的產能中有相當大的份額已經增加,這意味著這些是新資產。

She says that inertia within the electricity industry is one key cause of the slow transition. 

她說,電力行業的慣性是緩慢過渡的主要原因之一。

But the news reporting about energy companies doesn't always capture the complexity of their investments. 

但是有關能源公司的新聞報導並不總是能反映出其投資的複雜性。

"Renewables and natural gas often go hand in hand," said Galina Alova.

Galina Alova說:「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經常並存。」

"Companies often choose both in parallel. So it might be just in media reports we are getting this image of investing in renewables, but less coverage on continued investment in gas.

「公司通常會同時選擇兩者。因此,可能只是在媒體報導中,我們才獲得了這種投資可再生能源的形象,但對天然氣持續投資的報導較少。

"So it's not greenwashing. It is just that this parallel investment in gas dilutes the shift to renewables. That's the key issue."


「因此,這不是洗綠錢。僅僅是對天然氣的平行投資稀釋了向可再生能源的轉移。這是關鍵問題。」

相關焦點

  • IEA: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現已超過煤炭!
    《金融時報》10月26日報導稱,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報告顯示,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之快「超乎想像」,現已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新增電能來源。IEA表示,更先進的技術、更包容的政策及日益激烈的競爭等因素也驅動著可再生能源發展。很多國家,尤其是亞洲新興經濟體,為解決空氣汙染問題、尋求能源供應多樣化而加強能源安全的努力也促成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轉折點」。報告還認為,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主要歸功於美國、中國、印度、墨西哥等國家的政策支持。
  • 天然氣是可再生能源嗎?
    1、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充足、安全、清潔的能源供應是經濟 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本保障。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能源消費水平低,能源需求增長壓力大,能源供應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十分突出。
  • 企業 中國電建集團所屬水電總院與英方可再生能源辦公室共同籤署《中英海上風電產業合作指導委員會合作協議》
    在習近平主席開始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第四屆「中英部長級能源對話」10月18日-21日在英國倫敦召開。
  • 中國成為最大可再生能源生產國 碳排放量持續降低
    國際能源巨頭BP集團(英國石油公司,下稱BP)在上海最新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顯示,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包括水電)同比增長了
  • 【行業分析】德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經驗與啟示
    結合可再生能源分布特點、能源消納情況,做好目標的分解落實工作。「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光伏裝機規模分別增長了4 倍和168 倍,但棄風、棄光率達到近20%。設置總體目標後,如何結合可再生能源分布特點、消納情況等,對地方政府部門工作進行考核、評估顯得尤為重要。一是在《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基礎上,根據發展狀況,細化中長期目標,出臺實施細則。
  •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上日程
    一、 突出市場化低成本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戰略二、 系統評估各類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條件三、 科學論證「十四五」各類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四、 認真研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主要任務和重大項目布局五、 統籌做好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納和跨省區輸送六、 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技術裝備和產業體系建設七、 研究提出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長效機制和政策措施。
  • IRENA:全球可再生能源就業人數首超千萬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近日發布《2018可再生能源與就業》年度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包括大型水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領域就業總人數已達到1030萬。其中,僅2017年,可再生能源行業就在全球創造了50多萬個新的就業機會。
  • 阿聯合可再生能源開發商馬斯達爾中標烏國500兆瓦風電項目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總部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商馬斯達爾(Masdar)與烏茲別克斯坦政府籤署了一項協議,建設500MW風電項目。
  • 風採 | 水規總院:謀劃可再生能源與氫能融合發展布局
    在七十年的發展中,水規總院涉足了整個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宏觀政策研究、規劃、勘測、設計、科研,同時承擔著我國大中型水電、風電及太陽能發電項目等產業的前期工作管理技術服務、工程安全鑑定、工程建設驗收及一大批重大水利項目的評估工作,不斷引領著我國的能源變革。除了推動政策制定和重大項目的實施,水規總院還通過積極參與技術服務工作、建立健全行業標準、完善信息管理平臺,助力可再生能源行業提質增效。
  • 臺廠投入再生能源,並聯電網如何創造價值?
    面對諸多不同業者建置的案場,要怎麼能讓並聯回電網的電力質量、穩定度獲得控制,臺電本身不僅建置了自家的配電級再生能源管理系統(DREAMS),也針對再生能源閘道器(PV-Gateway)等關鍵設備做出規範。在日前公布的首波認證名單中,臺達電是唯二通過的業者。
  • 2019考研英語新聞熱詞:摩洛哥引領世界使用可再生能源
    該計劃預計到2020年百分之40的國家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Morocco is the only non-European country to achieve a top 20 spot in the 2016 Climate ChangePerformance Index and it ranks 7th in the world.
  • 日本能源快訊:日本賽雷斯表示將在Web服務中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後續將加入RE100及日本氣候領隊夥伴關係(JCLP)
    日本能源快訊:日本賽雷斯表示將在Web服務中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後續將加入RE100及日本氣候領隊夥伴關係(JCLP)
  • 日本可再生能源固定價格收購制度FIT臨時修正方案出臺
    日前,日本經濟產業省對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固定價格收購制度(FIT)的臨時修正方案出臺。
  • 外刊| 再生能源目標:用綠色來轉移注意力(上)
    目標應該是遏制全球變暖,而不是實現100%的可再生能源。Not that long ago, the world wondered whether clean energy could survive without  lavish government support.在不久前,人們想知道在沒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清潔能源是否能存活下來。
  • 生物質發電|同是非水可再生能源中三駕馬車,生物質發電為何落後?
    麥電網訊: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被譽為我國非水可再生能源中的三駕馬車,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三者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截止到2020年底,風電和光伏裝機總量都分別在3億千瓦左右,而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接近1200萬千瓦(不含:垃圾和沼氣發電)。風電和光伏的裝機規模,遠超生物質發電。
  • 杜祥琬院士:中國可再生資源增長空間不止十倍
    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日前表示。10月31日,北京市政府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2020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在北京未來科學城舉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在論壇上表示,2005~2019年中國GDP增長約4倍,二氧化碳的排放強度下降了45.8%,提前兩年實現了2020年前承諾的目標,實現了碳排放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脫鉤。「長期以來,我們講能源發展,現在講能源革命。這個本身就是很大的變化,經濟由平面擴張型向多維立體質量型轉變。」杜祥琬認為,中國能源結構的轉型有三個歷史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以煤為主。
  • 【新能源】韓國SK集團:宣布旗下8家企業將在2050年前完成轉型,全部使用新再生能源!
    原標題:2050年前全部使用新再生能源!
  • 丹麥希望在北海建造一個可再生能源島,這是丹麥歷史上最大的建築項目
    丹麥將推進在北海建造一座巨大的人工島的計劃,這座島將成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中心,開發成本高達數十億美元。隸屬於丹麥政府氣候、能源和公用事業部的丹麥能源局周四表示,該項目將由一家公私合營企業所有,丹麥政府持有多數股權。該項目將位於日德蘭群島(一個包含丹麥大陸的大半島)海岸80公裡外的水域,規模相當大。
  • 能源探討│新型能源的優缺點~
    這樣,我們就不得不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大量燃燒有機燃料給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存帶來了令人憂慮的環境問題;二是伴隨這些非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消耗的巨大增長,人類的能源供應面臨巨大危險。所以,人們將目光轉向新的、可再生的、清潔的能源,並不是追求時尚,也不是要故作神聖,而是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 英媒:中英核電項目合作崩盤風險上升,雙方或逐漸「分手」
    英國媒體預測,在此環境下,兩國核電站合作項目或成為中英下一個「爆發點」。圖為英國欣克利角核電項目施工現場。(圖片來源:新華社資料圖)中英核電合作緊密且互利互惠英國路透社報導,與電信領域的合作一樣,中英核電合作關係也十分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