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NA:全球可再生能源就業人數首超千萬

2021-02-15 中國能源報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近日發布《2018可再生能源與就業》年度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包括大型水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領域就業總人數已達到1030萬。其中,僅2017年,可再生能源行業就在全球創造了50多萬個新的就業機會

根據該報告,中國、巴西、美國、印度、德國和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僱主」,包攬了全球可再生能源行業2017年全部就業機會的70%以上。

從行業來看,太陽能光伏業仍是就業人數最多的領域,2017年共提供了約340萬個工作崗位,比2016年增長近9%。據IRENA估計,其中,中國佔光伏行業就業崗位數量的2/3,約有220萬個,比上一年增長了13%

另外,儘管日本和美國的太陽能光伏就業略有下降,但其仍是世界最主要的太陽能光伏就業市場。印度和孟加拉國分別排在第四、五位。

2017年,全球風能行業的就業人數略有下降,為115萬。中國佔全球風能就業的44%;其次是歐洲和北美,分別佔30%和10%。報告指出,雖然風能就業崗位分布在相對較少的國家,但集中程度仍低於太陽能光伏部門。

IRENA總幹事阿明表示:「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各國政府低碳經濟增長的支柱,在政策有吸引力的國家,可再生能源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最為明顯。預計2050年前,可再生能源領域有望在全球創造2800萬個就業機會。」  

相關焦點

  • 天然氣是可再生能源嗎?
    1、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充足、安全、清潔的能源供應是經濟 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本保障。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能源消費水平低,能源需求增長壓力大,能源供應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十分突出。
  • IEA: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現已超過煤炭!
    《金融時報》10月26日報導稱,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報告顯示,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之快「超乎想像」,現已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新增電能來源。>根據IEA報告,2015年,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153吉瓦,佔全球新增總裝機的50%以上。
  • 中國成為最大可再生能源生產國 碳排放量持續降低
    國際能源巨頭BP集團(英國石油公司,下稱BP)在上海最新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顯示,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包括水電)同比增長了
  • BBC最新:可再生能源過渡受阻(中英)
    研究發現,全球只有十分之一的能源供應商優先考慮可再生能源而不是化石燃料。Even those that are spending on greener energy are continuing to invest in carbon heavy coal and natural gas.
  • 2019考研英語新聞熱詞:摩洛哥引領世界使用可再生能源
    今年早些時候,摩洛哥還開放了首個世界上最大的聚光太陽能電站。The plan is to generate 40% of the country’s energy from renewables by 2020.該計劃預計到2020年百分之40的國家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
  • 【行業分析】德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經驗與啟示
    結合可再生能源分布特點、能源消納情況,做好目標的分解落實工作。「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光伏裝機規模分別增長了4 倍和168 倍,但棄風、棄光率達到近20%。設置總體目標後,如何結合可再生能源分布特點、消納情況等,對地方政府部門工作進行考核、評估顯得尤為重要。一是在《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基礎上,根據發展狀況,細化中長期目標,出臺實施細則。
  •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上日程
    一、 突出市場化低成本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戰略二、 系統評估各類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條件三、 科學論證「十四五」各類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四、 認真研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主要任務和重大項目布局五、 統籌做好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納和跨省區輸送六、 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技術裝備和產業體系建設七、 研究提出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長效機制和政策措施。
  • 阿聯合可再生能源開發商馬斯達爾中標烏國500兆瓦風電項目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總部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商馬斯達爾(Masdar)與烏茲別克斯坦政府籤署了一項協議,建設500MW風電項目。
  • 風採 | 水規總院:謀劃可再生能源與氫能融合發展布局
    在七十年的發展中,水規總院涉足了整個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宏觀政策研究、規劃、勘測、設計、科研,同時承擔著我國大中型水電、風電及太陽能發電項目等產業的前期工作管理技術服務、工程安全鑑定、工程建設驗收及一大批重大水利項目的評估工作,不斷引領著我國的能源變革。除了推動政策制定和重大項目的實施,水規總院還通過積極參與技術服務工作、建立健全行業標準、完善信息管理平臺,助力可再生能源行業提質增效。
  • 臺廠投入再生能源,並聯電網如何創造價值?
    在全球產業潮流及政策帶動下,再生能源已經成許多臺灣業者投入的重要項目,多數業者除了滿足相關規範之外,更希望能藉由並聯電網創造更多貢獻
  • 生物質發電|同是非水可再生能源中三駕馬車,生物質發電為何落後?
    麥電網訊: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被譽為我國非水可再生能源中的三駕馬車,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三者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截止到2020年底,風電和光伏裝機總量都分別在3億千瓦左右,而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接近1200萬千瓦(不含:垃圾和沼氣發電)。風電和光伏的裝機規模,遠超生物質發電。
  • 外刊| 再生能源目標:用綠色來轉移注意力(上)
    目標應該是遏制全球變暖,而不是實現100%的可再生能源。Not that long ago, the world wondered whether clean energy could survive without  lavish government support.在不久前,人們想知道在沒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清潔能源是否能存活下來。
  • 杜祥琬院士:中國可再生資源增長空間不止十倍
    「我國的風能和太陽能已經開發的量遠遠低於技術可開發資源量的1/10,這意味著中國可再生資源還有十倍都不止的增長空間。」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日前表示。10月31日,北京市政府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2020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在北京未來科學城舉行。
  • 風向:美國風電公司超埃克森美孚成市值最大能源公司!
    總部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清潔能源企業NextEra本周五盤中市值最高曾達到1386億美元,一舉超過了曾經的全球最高市值企業
  • 日本能源快訊:日本賽雷斯表示將在Web服務中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後續將加入RE100及日本氣候領隊夥伴關係(JCLP)
    日本能源快訊:日本賽雷斯表示將在Web服務中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後續將加入RE100及日本氣候領隊夥伴關係(JCLP)
  • 日本可再生能源固定價格收購制度FIT臨時修正方案出臺
    日前,日本經濟產業省對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固定價格收購制度(FIT)的臨時修正方案出臺。
  • 【分享】核能發電已成能源發展首選
    太陽能、生物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遇到不穩定、受自然條件影響極大、功率低等多項瓶頸,使用成本極高。專家表示,在未來30年內,上述新能源不具備成為中國主力能源的條件,清潔、高效的核電成了首選。
  • 國際資訊丨英國披露氫能網絡計劃,將建成全球首個100%氫氣供應管道網絡
    「英國氫能網絡計劃」提出,在全球建成首個100%的氫氣供應管道網絡,以更廣泛的行動實現向氫能轉型;同時,到2030年建成首座氫能城鎮。該計劃還預計,氫能將在脫碳過程中創造19.5萬個就業機會,其中,到2035年將創造7.5萬個就業機會和180億英鎊的經濟增加值,顯著支持英國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
  • 【新能源】韓國SK集團:宣布旗下8家企業將在2050年前完成轉型,全部使用新再生能源!
    原標題:2050年前全部使用新再生能源!
  • 頭條|億利資源榮獲「2016年中國能源環保創新企業」
    導讀:10月18日,由新華網主辦的2016第六屆中國能源高層對話在北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