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上日程
一、 突出市場化低成本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戰略二、 系統評估各類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條件三、 科學論證「十四五」各類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四、 認真研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主要任務和重大項目布局五、 統籌做好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納和跨省區輸送六、 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技術裝備和產業體系建設七、 研究提出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長效機制和政策措施。
-
5年投放3000輛氫能物流車!錫力科技與舟山國際水產城籤署合作協議
近日,舟山國際水產城就「氫能和燃料電池項目」與浙江錫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氫能生產供應、燃料電池研發、加氫站布局、氫能車輛應用等氫能產業鏈各環節展開深度合作,進一步推動全區綠色能源產業資源整合。
-
【行業分析】德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經驗與啟示
結合可再生能源分布特點、能源消納情況,做好目標的分解落實工作。「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光伏裝機規模分別增長了4 倍和168 倍,但棄風、棄光率達到近20%。設置總體目標後,如何結合可再生能源分布特點、消納情況等,對地方政府部門工作進行考核、評估顯得尤為重要。一是在《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基礎上,根據發展狀況,細化中長期目標,出臺實施細則。
-
企業 中國電建集團所屬水電總院與英方可再生能源辦公室共同籤署《中英海上風電產業合作指導委員會合作協議》
在習近平主席開始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第四屆「中英部長級能源對話」10月18日-21日在英國倫敦召開。
-
天然氣是可再生能源嗎?
1、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充足、安全、清潔的能源供應是經濟 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本保障。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能源消費水平低,能源需求增長壓力大,能源供應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十分突出。
-
多省市明確將大力發展氫能源 相關概念股或將受益
其中,遼寧省發布《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培育壯大氫能、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動能源消費結構調整。此外,《山東省十四五規劃》表示,新能源新材料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
-
IEA: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現已超過煤炭!
《金融時報》10月26日報導稱,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報告顯示,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之快「超乎想像」,現已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新增電能來源。IEA表示,更先進的技術、更包容的政策及日益激烈的競爭等因素也驅動著可再生能源發展。很多國家,尤其是亞洲新興經濟體,為解決空氣汙染問題、尋求能源供應多樣化而加強能源安全的努力也促成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轉折點」。報告還認為,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主要歸功於美國、中國、印度、墨西哥等國家的政策支持。
-
中國成為最大可再生能源生產國 碳排放量持續降低
國際能源巨頭BP集團(英國石油公司,下稱BP)在上海最新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顯示,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包括水電)同比增長了
-
能源探討│新型能源的優缺點~
能源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沒有能源,社會這個龐大的機器將會停止不前。所以,人們將目光轉向新的、可再生的、清潔的能源,並不是追求時尚,也不是要故作神聖,而是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做出的選擇。2、新能源按開發利用狀況分類:(1)、常規能源,如:水能、核能;(2)、新能源,如:生物能、地熱、海洋能、太陽能、風能。3、新能源按屬性分類:(1)、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地熱、水能、風能、生物能、海洋能;(2)、非可再生能源,如:核能。
-
BBC最新:可再生能源過渡受阻(中英)
在英國和整個歐洲,可再生能源已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去年英國40%的電力來自風能和太陽能。但是,儘管近年來綠色能源在世界範圍內蓬勃發展,但許多新的風能和太陽能裝置卻是由獨立生產商建造的。研究發現,只有10%的公司,比以天然氣或煤為燃料的發電方式更快地擴展了可再生能源發電。
-
氫能產業鏈企業必看!氫能儲存、運輸、加注環節難點全解析
氫能產業鏈相關企業:在碳中和目標和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氫能產業迎來重要發展機遇期,作為氫能產業最受矚目的應用場景,服務於交通物流行業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下快速發展
-
【分享】核能發電已成能源發展首選
太陽能、生物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遇到不穩定、受自然條件影響極大、功率低等多項瓶頸,使用成本極高。專家表示,在未來30年內,上述新能源不具備成為中國主力能源的條件,清潔、高效的核電成了首選。
-
國際資訊丨英國披露氫能網絡計劃,將建成全球首個100%氫氣供應管道網絡
「英國氫能網絡計劃」是英國能源網絡協會(Energy Networks Association)「管道氣體走向綠色」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規定了Cadent、英國國家電網、北方天然氣網絡公司、SGN和威爾斯及西部公用事業公司將承擔的工作,以助力實現英國的氫能目標,包括準備在2023年前將高達20%的氫混合到當地天然氣網絡中,並幫助英國實現2025年1GW和2030年5GW
-
IRENA:全球可再生能源就業人數首超千萬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近日發布《2018可再生能源與就業》年度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包括大型水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領域就業總人數已達到1030萬。其中,僅2017年,可再生能源行業就在全球創造了50多萬個新的就業機會。
-
中國東協綠色能源發展及節能環保產業合作研討會圓滿成功
2020年11月28日下午,「可持續發展機遇與挑戰—中國東協綠色能源發展及節能環保產業合作研討會」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召開。本次活動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由廣西節能減排研究會和重慶市可再生能源學會聯合主辦。
-
生物質發電|同是非水可再生能源中三駕馬車,生物質發電為何落後?
麥電網訊: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被譽為我國非水可再生能源中的三駕馬車,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三者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截止到2020年底,風電和光伏裝機總量都分別在3億千瓦左右,而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接近1200萬千瓦(不含:垃圾和沼氣發電)。風電和光伏的裝機規模,遠超生物質發電。
-
鴻達興業:與日本東芝締結戰略合作夥伴 ,發力中國氫能行業
雙方將在技術、研發、產品、服務、信息交流等諸多方面尋求開展廣泛合作的機會,促進雙方企業的共同發展;雙方共同探討在包括氫能在內的新能源領域、包括樓宇產品和電源產品在內的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模式。鴻達興業表示:此次與日本東芝(中國)有限公司的合作,將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和優勢,拓寬應用領域和渠道,推動氫能產業發展,符合國家關於發展清潔能源的政策導向,符合公司全體股東的利益,將進一步推動鴻達興業氫能產業化發展,做大做強實體產業,助力推動新能源汽車、電子冶金工業等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鴻達興業第一次與日本公司合作。
-
阿聯合可再生能源開發商馬斯達爾中標烏國500兆瓦風電項目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總部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商馬斯達爾(Masdar)與烏茲別克斯坦政府籤署了一項協議,建設500MW風電項目。
-
國家能源局布局氫燃料電池 概念股有望迎來炒作(附股)
中國證券網訊 記者(郭曉萍)1日從發改委網站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組織編制了《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部署了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等15項重點任務。行動計劃提出,研究基於可再生能源及先進核能的制氫技術、新一代煤催化氣化制氫和甲烷重整/部分氧化制氫技術、分布式制氫技術、氫氣純化技術,開發氫氣儲運的關鍵材料及技術設備,實現大規模、低成本氫氣的製取、存儲、運輸、應用一體化,以及加氫站現場儲氫、制氫模式的標準化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