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百味年華排版設計的《沽水親聞》一書,收錄了各行各業離退休人員的回憶文章。王先生是1970年初中畢業後就成了天津公交公司的職工,他的文章記述了難忘的幾件事。
王先生回憶,上世紀70年代,有軌電車還是天津城市交通的主要車型之一。有軌電車用紅黃藍白綠等顏色作為線路走向的標識,比如白色就是繞著老城環行的線路,有一節或兩節木製車廂,行駛中始終有叮叮噹噹的響聲。
王先生回憶剛上班不久,他約了幾個新員工去西南角去看望師父,第一次坐了有軌電車。發現車票很別致,幾個人就沒有使用公交職工的免費乘車證,而是買了2分錢的車票。他們坐在車上繞城轉,久久不下車,引起了售票員大姐的懷疑。售票員看了乘車證後,才知道他們都是新入職的同行師弟,就對他們熱情起來,責怪他們為什麼還要買票。當得知他們是對車票好奇時,售票員大姐笑著說:「真還是小孩啊,將來你們見到的各種車票還多著呢!」他們下車後,還向逐漸遠去的售票員大姐招著手。
如今回想起來,有軌電車就像是在道路上移動的小木屋,叮叮噹噹的響聲如同美妙的音樂,令王先生難以忘懷。
王先生曾長期在公交二廠14路車隊工作。這條線路往返於佟樓和王串場之間,線路長,那時道路還比較窄。尤其是車型還比較另類,是外國造的「T234」車型。方向盤在右邊,分前後車廂,前面的大車是機車,後面拖著小車。
「T234」型公交車大多老舊,速度慢,加上車輛少、線路長、乘客多,且只有一個小門上下車。所以乘客們等車難,上下車難,在車裡站著坐著都不好受。往往是車未停好,等車的人已湧過來了。車門打開後上下車的乘客互相頂著,乘客爭相上車,車門關不上,好不容易關上門開車了,還甩下一堆沒擠上車的人,有的搖頭擺手,還有的罵罵咧咧。
雖說「T234」型公交車老舊不堪,但在當時還不是最差的。因為它好歹也是汽油車,當時還有極少數燒炭的車,需要售票員不停添炭才能正常行駛。這對今天的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正如有軌電車上那位售票員大姐所說的,作為一個公交老職工,王先生後來見到的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車票可多了。尤其是公交月票關係到國家利益,是企業的經濟命脈,是公交職工必須熟知和重視的。
公交職工、尤其是售票員一定要掌握月票種類和規定用途,嚴格查驗車票。按顏色區分月票的種類是最簡便的方法,比如2元的學生票是綠色的,3元的電車月票是紅色的,3.5元的汽車月票是藍色的,4元的電汽車月票是粉色的,還有公用月票、郊區月票等等。
公交車售票員必須要嚴格查驗月票,比如按照上行下行用紅藍筆進行標註,按照日期勾方格等。如被查出有失誤則會受到處分。回想到這些,王先生感嘆道,誰會想到,承擔著這樣重要職責的公交售票員如今竟然被淘汰了。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如今的城市交通已實現現代化、立體化,但王先生還是不時回望往日公交車碾壓出的一道道車轍。
地址:天津市和平區榮業大街與華安大街交口天匯尚苑4號樓1404
電話:400-100-1940 / 1572228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