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蝸牛大如雞蛋
當地村民說,從沒見過體形如此大的蝸牛
大如雞蛋,長約10釐米;
是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專害農作物,還會傳播結核病和腦膜炎,不能摸,更不能吃
海峽都市報(微博)8月12日訊 上周六,莆田涵江區國歡鎮的林女士在工廠食堂的洗菜池旁,「擒獲」一隻體形碩大的蝸牛,好奇的她將這隻大蝸牛帶回家中,準備給剛上初中的兒子當寵物玩。林女士剛考上大學的女兒,看到這「龐然大物」後產生警覺。她上網查詢發現,這傢伙竟然是「非洲大蝸牛」,為外來有害物種,還可能傳播結核病、腦膜炎等疾病。
撿回超大蝸牛,本想給兒子當寵物
昨日上午,記者在林女士家中看到,這隻大蝸牛大如雞蛋,長約10釐米,頭上長著觸角。記者對著它拍照時,其表現得十分「興奮」,時不時「引體向上」,並左右搖晃,最多時,身體伸出殼外有十多釐米長。
林女士兒子小郭說,這隻大蝸牛是他母親在村口一家服裝廠內發現的,母親是這家服裝廠食堂的員工。上周六上午,母親在洗菜池旁清洗蔬菜時,發現了蝸牛,因為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個的蝸牛,就將它帶回家中,準備給他當寵物。
小郭介紹,當天,他姐姐發現蝸牛後立即勸他不要玩,因為之前她剛好讀到一篇報導,說其並非善類。果不其然,之後他們上網搜索發現,家裡的這隻大蝸牛與「非洲大蝸牛」十分相似,其不僅是一種外來有害物種,還可能會傳播疾病。
林女士說,她所在工廠旁是一條河溝,她懷疑大蝸牛是從河溝裡爬到食堂內的。「聽同事講,他們曾抓到幾隻體形差不多的大蝸牛。」林女士說。「前段時間看新聞說,福州、廈門等地都發現了非洲大蝸牛,看來,莆田也遭到了『入侵』。」採訪期間,國歡鎮村民對這種大蝸牛的「身份」感到擔憂。
隨後,記者向莆田當地的農業、生物等方面的專家請教,並經過圖片比對後發現,林女士家的這個大傢伙就是「非洲大蝸牛」。郭家人說,如果這隻大蝸牛有害,他們將考慮用開水把它燙死。
非洲蝸牛繁殖力強 但用農藥可以殺滅
公開資料顯示,非洲大蝸牛,因原產於非洲東部沿岸,且個頭較大,俗稱為非洲大蝸牛。非洲大蝸牛約有10釐米長,最大的可超過20釐米,螺狀外殼黃褐色並帶花紋,非常堅硬,喜歡棲息在植被豐富的陰暗潮溼環境及腐殖質多的地方,每年6至9月最活躍,晨昏或夜間活動。這種蝸牛生長迅速、繁殖力強,一次產卵數達100至400枚,壽命可達5~7年。非洲大蝸牛遇到不良環境,還能進入休眠狀態,有很強的生存能力。
莆田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科鄭科長說,非洲大蝸牛是我國首批確認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破壞力很強,能波及500多種農作物、林木、蔬菜、花卉等。此前,莆田還沒有發現非洲大蝸牛的正式報告。
該蝸牛是不少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存在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等疾病的可能性,它們爬行過的蔬菜和水果也可能殘留病原,從而侵入人體。「不建議把它當寵物來養,更不能吃。」鄭科長說,為了謹慎起見,建議市民不要盲目地接觸和食用這種大蝸牛,如果接觸了應該將手徹底清洗。另據了解,非洲大蝸牛雖然繁殖速度極快,但有天敵,而且可以用農藥滅殺,因此,各地目前還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