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是把雙刃劍,給予了閱歷又會奪走身體素質,關節也是一樣,使用到某種程度後,就會因磨耗而退化。一旦出現名為退化性關節炎的骨病時,患者必須要有正確認知,才不會讓症狀急劇惡化下去。
根據統計,臺灣年逾50歲的中老年人,每2人中就有1人患有不等程度的退化性關節炎,一走路就痛。不少人因此整天待在家裡,一動也不敢動,導致症狀惡化速度加快,最後真的走不動了。
切莫久坐
軟骨就像一塊吸滿水分的海綿,當我們走路時,腳往下踩軟骨裡面的關節液就會被擠出;腳往上提關節液又回吸到軟骨裡面,通過這樣一個動態平衡,營養成分才能隨關節液進入軟骨組織裡面,維持軟骨的健康。
而現實是,大多數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一是擔心運動會增加關節的磨損,二也怕疼不敢走動,時間一久,軟骨缺乏足量的滑液的滋潤,反而會引發更大的問題。
「適度的運動可增強軟骨的海綿作用,藉著不斷流進流出關節滑液,既可帶給軟骨營養,保持溼潤,關節周圍的肌腱也會增強,減少軟骨磨損的機率。」
專家建議
陳教授認為,中老年人最佳的選擇是:走路。
如果覺得自己身體狀態還不錯,那麼騎自行車、跳舞、遊泳等有氧運動,也不妨試試看,但這些運動應融入日常生活中,切莫一蹴而就,應循序漸進。
若關節疼痛,就不要勉強去運動,以免症狀更加惡化。此時,不妨以「三隻腳」來替代兩隻腳,拄著枴杖來分擔身體重量,讓軟骨及關節獲得更充分的休息。
此外,患者取臥姿時還可以將兩下肢伸直,分別做兩膝關節的彎曲伸直運動,類似床上的踢腿動作,每次30-50下。適應後分別抬高下肢,再做上述的活動,這樣對關節的保健也很有用處。
文章視頻來源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再次感謝原作者辛苦創作,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微信:ZS26878 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