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猛將:可殺死擁有多重耐藥性細菌

2021-02-13 獸藥資訊

近日,英國《自然·微生物學》雜誌在2018年2月11日發表的一篇報告,稱美國生物科學家通過提取土壤細菌DNA並測序,從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新抗生素,這種抗生素被命名為Malacidins,它能夠殺死許多擁有多重耐藥性的細菌,包括目前最讓人類頭疼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抗生素的本質作用是幹擾其他細胞的發育功能,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擁有耐藥性的微生物被發現,抗生素的需求逐漸增大,但是新型抗生素的開發速度卻日益緩慢,在過去的30年中,僅有少數幾種抗生素被開發,人類迫切需要新型抗生素來應對這些已經獲得耐藥性的微生物,由於大多數的抗生素都是從微生物中發現,因此現在生物學家已經將工作重心移到從不同的環境樣本中尋找新藥。

此次發現的新型抗生素就是由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研究人員肖恩·布拉迪及其同事,對美國各地約一千多份土壤樣本中提取的細菌DNA進行測序,終於發現一組產生新抗生素Malacidins的基因,Malacidins對抗細菌的方式和其他藥物不同,它可以直接攻擊細菌細胞壁的關鍵部位,效果驚人,而且在實驗室中,擁有耐藥性的微生物對這種機制並沒有產生抗性。

免責申明:本微信訂閱號所發資料信息來自網際網路收集,主要用於供給大家學習、交流。我們尊重原創作者和單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繫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焦點

  • 科學研究:千年前的中世紀蔥蒜藥方可殺死現代超級細菌!
    來自英國華威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者通過實驗發現,根據一份中世紀手稿所記藥方製備的藥劑可以對抗很多當代抗生素都無能為力的超級細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該細菌可導致危及生命的血液感染、肺炎和外科手術部位感染。BBC新聞稱,這份中世紀藥方成分包括大蒜、洋蔥(或韭蔥)、葡萄酒和牛膽汁。
  • 為潔癖正名:公共場所超 50% 細菌具有多重耐藥性 |「科學 60 秒」
    圖片來源:Janice Haney Carr從倫敦公共場所採集的細菌中,約一半都對兩種以上常用抗生素(例如青黴素,紅黴素)具有耐藥性。細菌耐藥性的驚人現狀如果你有細菌恐懼症(是個潔癖),卻不得不呆在城市裡,那麼這幾條生存法則你必須遵守:觸摸廁所門把手之前先在手心墊一張紙巾;用鞋子提起馬桶座圈;在自動取款機、人行橫道紅綠燈和電梯上用指節或手背觸摸按鈕,決不用指尖。我很了解這些,因為我就有潔癖。最近,一項新研究在某種程度上證明,我的行為是正當的。
  • WHO:12大耐藥性細菌排名公布
    這種"十二惡菌"涵蓋了12種不同科目的具有抗生素耐藥性的細菌類型。抗生素耐藥性每年造成70萬人的死亡,如果這一現象無法解決的話,專家們預測2050年每年的死亡人數將會達到1000萬人。這個列表根據危險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三類:"嚴重致命、高度致命、中度致命"三類,代表了我們所需要特異性抗生素的急迫程度。
  • 「抗生素≠消炎藥、感冒藥……」慎用抗生素,從我接力……
    會同新聞網11月13日訊(記者  胡江勇)  「濫用抗生素原來這麼多危害,太可怕了……」11月13日上午,縣衛計系統專家在人民醫院廣場開展「保護自我健康,請慎用抗生素「平時對抗生素藥物不懂,小孩子一感冒就去藥房開一些消炎類抗菌藥物,聽了專家宣傳講解,受益匪淺……」市民楊穎靜說。
  • 最新研究首次揭示細菌細胞壁的精細化結構 有望徹底解決抗生素耐藥性問題!
    ,相關研究結果對於闡明抗生素耐藥性產生的分子機制至關重要。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菌外膜的新型重要結構,相關研究結果對於理解細菌生長及抗生素的作用機制都很關鍵,同時其也推翻了此前關於細菌外膜結構的相關理論;研究者所獲得的圖像能幫助他們深入理解細菌細胞壁的組成
  • 央視報導:近六成孩子查出抗生素!為了孩子的健康,請為他補充益生菌!
    需要強調的是,一般來說,輕度上呼 吸道感染選用口服抗生素即可,但很多人卻選擇了靜脈輸液,這無形中也增加了出現副作用的風險。第二重:過敏反應多發生在具有特異性體質的人身上,其表現以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青黴素、鏈黴素都可能引發,其中青黴素最常見也更為嚴重。過敏反應嚴重時可能致命。
  • 《Sci Rep》:手機新用途:檢測細菌耐藥性?
    耐藥細菌嚴重威脅著全球公共衛生,造成了越來越多的高死亡率疾病,如肺炎、腹瀉和敗血症等。
  • Nature:抗生素促進腸道病原菌生長???
    ,它能夠解釋服用抗生素如何改變腸道菌群,增加有益於沙門氏菌等病原菌生長的營養物可獲得性。        這項研究是比較重要的,這是因為腸道菌群變化是很多人類疾病產生的基礎,而且鑑定一種負責改變微生物群體的機制也為開發旨在幹擾在抗生素治療後給予這些病原體生長優勢的一連串事件的新療法打開大門。論文第一作者Franziska Faber說,「傳統上的研究著重關注抗生素協助控制細菌生長的機制,或者當細菌對現存的藥物產生耐藥性時提醒開發新的試劑。
  • 植物抗生素:各種炎症都能消!堪比人參的保健品
    魚腥草是天然而又安全的抗生素,能夠清熱、消炎、抗病毒。魚腥草作為植物抗生素,最難得的是它的藥性可以通達人體的上中下三焦。炎症就中醫來說,是身體溼熱程度比較嚴重的表現,例如風熱感冒、流感、泌尿系統感染、生殖系統感染,甚至皮膚上的炎症和皰疹,魚腥草都是它們的剋星。
  • 師法自然:取經蟬翼、蜻蜓翅膀,成功開發對抗超級細菌新方法
    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是對全球衛生的最大威脅之一,對感染的常規治療正變得越來越困難。受到蟬翼與蜻蜓翅膀的啟發,通過納米尺度的拉伸、切片或撕裂來消滅細菌,科學家們成功開發了對抗超級菌的新方法。蟬翼與蜻蜓翅膀,是天然的細菌殺手。受其啟發,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Elena P.
  • 曝光 香港三文魚刺身含抗生素且重金屬超標!那國內呢?
    而重金屬鎘含量方面的規定,最高準許濃度為每公斤2毫克,違者可被罰款5萬港元及監禁6個月。氯黴素是抗生素,大家都知道抗生素是用來抗擊細菌的,但是沒病沒痛的時候身體就吃進一堆抗生素,只會導致身體中的細菌慢慢形成耐藥性,從而產生「超級細菌」,即連抗生素也無法打敗的細菌
  • Cell子刊:細菌大戰沒有投降一說,打不過就發動自殺式襲擊
    這些策略中最極端的一種是細胞主動分裂並死亡,以釋放大量的毒素來殺死其他菌株。雖然我們知道一些細菌會這樣做,但這種行為是否具有普遍性還不得而知。近日,發表在《Current Biology(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英國牛津大學動物和生物化學系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細菌大戰中,為了打敗競爭對手,交戰的細菌會進行大量自殺性攻擊。這項研究表明,在細菌戰場的某些區域,幾乎所有的細菌都會殺死自己,從而產生大規模的同時攻擊。
  • 【淨水課堂】濾除抗生素及重金屬汙染,可選反滲透淨水機
    水網微信公眾號Shui.org編輯提示:
  • 新華社:治療咳嗽,蜂蜜優於抗生素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一項新研究顯示,對於緩解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蜂蜜可能比抗生素療效好。研究人員建議醫生把蜂蜜作為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一個選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9日報導,英國牛津大學醫學院和納菲爾德初級衛生保健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4項先前研究的結果後發現,對於緩解上呼吸道感染的整體症狀和降低咳嗽的頻率與程度,蜂蜜比用非處方抗生素藥物等常用治療方法效果好。
  • VOA慢速英語:抗生素抗藥性帶來日益嚴重威脅 Growing Threat from Antibiotic Resistance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由於抗生素抗藥性增強,越來越多的感染都無法醫治。這種抗性讓數百萬人們的生命飽受威脅。WHO表示,接受研究的國家中只有25%的國家採取了周密計劃,應對抗生素抗藥性增強或者細菌對其他抗菌藥物抗藥性增強的現象。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many people do not know about the problem.
  • 廚房最噁心的8個髒點:砧板、開罐器上細菌多到爆!
    雖然你知道要定期消毒門上的把手與更換牙刷,以避免細菌的傳播,但你一定忽略了家中細菌大溫床-廚房。其所含有的細菌數堪稱整個家之冠!
  • 老獸醫:這個中藥經典方可治療雞傳染性鼻炎,可淨化細菌混感
    加上現在藥殘查得厲害,已經習慣了用抗生素的養雞戶,不知道如何避開「藥殘蛋」,保證雞蛋安全性。下面就分享一個經典中藥方-辛夷散,該方能有效治療雞傳染性鼻炎及與細菌混感,且對家禽的毒副作用小,給產蛋雞使用辛夷散既能夠保證雞蛋安全無藥殘,也能有效地防治疾病。
  • 暨南大學研究:在18種即食食品中均發現了多藥耐藥性基因
    此前已有研究發現,肉類、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不僅是抗生素耐藥性基因(ARGs)和AR細菌的貯存庫,而且通過直接接觸或食用受汙染的食物,環境和人類之間在傳遞ARGs和AR細菌。當地時間10月22日晚間,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在線發表了由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日本大阪府立大學聯合完成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在中國南方的18種即食(RTE)食品樣本中全都發現了多藥耐藥性基因。
  • 服用抗生素千萬別喝酒!春節前後就有20多人被「放倒」
    「春節前後,我們科先後接診了20多個類似病人,大多是青壯年,他們都是在服用了抗生素後喝酒而發病的。」昨天,麻坤告訴遵義晚報記者,春節期間親朋好友相聚,難免會喝酒助興。一些愛酒的市民在吃了抗生素後,也抱著「喝一點沒事」的心理,不忌嘴,最終發生中毒就醫,「我接診的一位病人平時酒量是一斤白酒,春節期間因為生病吃了頭孢類藥品,想到喝一杯酒應該沒問題,結果喝了沒多久就犯病了,所以千萬不要抱僥倖心理。」麻坤說。據了解,酒類中都含有乙醇,人喝酒後,90%的乙醇都要經過肝臟解酒。正常人的肝臟都有一種物質,叫乙醇脫氫酶,能將乙醇轉化為乙醛。
  • 綏中人,吃海鮮當心這些奪命細菌!
    送到醫院後,醫生對症用了各種抗生素,效果都不明顯,譚先生仍繼續發高燒,右手腫脹加重,皮膚都開始流膿壞死。究竟什麼原因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原來譚先生是感染了一種叫做「創傷弧菌」的細菌,該病死亡率極高,當地醫院建議譚先生必要時可能需要截肢,再行針對性處理。隨後,譚先生被送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