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澳洲培訓學院「速成」證書增多,相當部分受僱於護老院的職工無法閱讀藥品表格甚至連英語都不會說。
▲部分領證護工英語讀寫能力都很差。(《每日郵報》圖片)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由於培訓質量下降,護老院目前僱用壓力大增,部分工人只需6周就在網上取得III類證書,卻連替人淋浴等基本技能都不會。
澳洲技能質量監管局(Australian Skills Quality Authority)前日披露,最近3年,有四分之一的護老培訓機構未能通過考核,21家培訓機構被取消資質或者暫停辦學。隨著問題愈發嚴重,慈善組織救世軍(The Salvation Army)考慮針對護工推出「文化智能(cultural intelligence)」培訓,教導護工「情商、社會融入和社會邊界」。
救世軍在護工議會調查中表示:「許多護老院聘請的III類證書護工根本不了解關鍵知識,甚至不了解個人護理的最基本內容,這令人失望。」
還有新員工缺乏基本技能,英語讀寫能力都很差,這就意味著他們連監督員的口頭或者書面報告這種基本東西都很難理解,更加無法理解長者面對的複雜問題、遵守書面護理方案或者理解藥物表格。
目前,部分培訓機構只是將工作手冊發給學員,學員除了急救課程以外根本不用上課。
長老會全國護老網絡(Presbyterian National Aged Care Network)也批評護工學員畢業時「技能和知識均未達標」,表示多數培訓機構招生時「沒有多加辨別」。
浸會護理組織(Baptist Care)在調查中警告,某些III類證書工人「缺乏行業準入的基本訓練」。就業部門調查發現,八分之一的護理機構批評訓練學員標準,尤其是「經驗不足、溝通或團隊合作技巧不夠」。
新州優質護老行動組(Quality Aged Care Action Group)表示,許多長者聽力有問題,需要護士和護工清晰交流。行動組在調查中表示:「海外招收的(護士)需要通過語言測試才能入行,但一旦受到僱用才會發現他們掌握的英語很有限。」
更多澳洲時政、財經、社會新聞
請翻閱11月25日《澳洲新快報》
或關注澳洲新快網 www.xkb.com.au
《澳洲新快報》旗下精品雜誌《Lifestyle Asia ·生活》月刊微信平臺全新上線
歡迎關注!
轉載任一條新聞到朋友圈,截圖並連同你的聯繫方式一併私信給我們,作為回饋,我們每周都將在轉發讀者中隨機抽取幸運讀者贈送價值50澳元左右的精美禮品。
讓身邊人了解澳洲事,讓權威、深刻、有趣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