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徵關稅後中國首艘貨輪抵港!到底誰為關稅成本買單

2021-02-15 環球網

站在公道正義一邊 堅決反制霸道行徑

6月1日來了。中國政府從這一天開始對價值約6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提高關稅,作為對美國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關稅提高到25%舉動的反擊。這叫言出必行!

另一個「重磅」信息也傳遍世界: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對不遵守市場規則、背離契約精神、出於非商業目的對中國企業實施封鎖或斷供,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的外國企業、組織或個人,將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來而不往非禮也。針對美方不斷將中國高技術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破壞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中方當然不得不果斷採取行動。根據中國《對外貿易法》的明確規定,任何國家或者地區在貿易方面對中國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類似措施,中方都可對其採取相應措施。中國《反壟斷法》《國家安全法》也為中方反擊美方制裁提供了法律支持。顯然,中國即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有力反擊美方霸道行徑,這叫於法有據!

回顧迄今舉行的11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世人可以發現正是由於美方出爾反爾、極限施壓,導致磋商進程遇挫。中國講原則、守底線,不卑不亢、不矜不盈、不屈不撓,冷靜應對來自美國發起的一輪又一輪攻勢,挺得起腰杆,站得穩腳跟。當初美方表示願意談,中國拿出了最大誠意,認認真真投入磋商;如今美方鬧著要打,中方從從容容應對,理智實施不得不採取的反制行動。

公道自在人心。美方一而再、再而三採取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行徑,不計後果、橫行霸道地蠻幹,攪得世界不得安寧。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方所採取的應對措施,既是在維護自身的正當合法權益,也是在維護多邊主義和全球自由貿易體制。

中國始終選擇站在公道正義一邊,順應時代潮流。中國的發展壯大,是和平的福音、繁榮的機遇,而不是衝突的威脅,這早已是國際共識。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日前在東京演講時公開告誡美方,不要期待自己總是處於科技領先的地位,各國需要通過對話的方式同強大的中國打交道;具有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必須和諧相處,美中之間的衝突只會導致「更大的破壞」。

的確,如果美方執迷不悟,他們就只能首先迎來「更大的破壞」。美國媒體日前報導稱,美國貿易政策已經把美國農民逼到「命懸一線」的境地。美國一些政客翻雲覆雨的「政策折騰」正逼著華爾街哭泣,經貿摩擦升級所驅動的利空信息,令美國股市市值近來已蒸發1萬多億美元。美國學者對1996至2014年間151個國家(包括34個發達國家)發生的貿易衝突進行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貿易保護主義對發達國家的衝擊通常更大,美方一些政客想像中國將在貿易爭端中損失更大,完全屬於站不住腳的認知。

國際交往中,戰略誤判是一大忌。對美國而言,當前真正危險的並不是什麼貿易逆差問題,而是認知赤字問題。美國一些政客該睜睜眼睛了,世界並不是他們腦子裡的那個世界,中國更不是他們可以輕視的國家。

人們無法預期美國一些政客將繼續朝錯誤的方向走多遠,但可以明確的是,即便不得不「戰」,中方也有足夠的底氣和實力、有堅定的決心和意志奉陪到底。勝利,終將屬於公道正義的一方。(人民日報/五月荷)

相關焦點

  • 航空業補貼之爭難解 歐盟擬下周對美加徵關稅
    歐洲聯盟打算下周對大約4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以報復美國補貼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  歐盟與美國的航空業補貼之爭已持續16年。美國指認歐盟違規補貼空中巴士公司,去年獲準對75億美元的歐盟產品加徵關稅。   【籌碼】   歐盟成員國貿易部長定於9日會晤。
  • 美國:加徵關稅!加拿大:迅速反制!貿易壁壘重新架起,加拿大總理拒絕訪美邀請?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在今年六月份,川普政府曾經表示過可能會恢復這一關稅,所以,最終決定沒有太出乎市場意料之外,但卻在美加商界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川普指出恢復加徵關稅的原因是因為加拿大鋁產品湧入美國,奪走了美國就業崗位,並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
  • 【DisplayTimes】印度:廢除液晶電視Open Cell面板關稅
    印度財政部於本9月17日晚間公告,針對製造LCD電視所需的液晶電視面板(open-cell TV panel)廢除5%的進口關稅,將有助振興印度國內電視製造業並使電視面板價格降低約
  • 加徵關稅倒計時!「大豆船」後,多艘美國煤炭貨船為避關稅正向中國飛奔!
    據路透社報導,至少有四批價值3000萬美元的美國煤炭貨船正向中國進發。報導稱,這些貨船總共裝載有33.5萬噸煤炭,希望能及時到達中國以避免新的關稅。媒體報導稱,自美國政府宣布對價值16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追加徵稅、並公布最終名單後,中國便承諾在同一天引入對等回應措施,將對333種美國商品加徵關稅。根據該份清單顯示,美國煤炭就在名單之列。
  • 【分享】川普關稅威脅將導致安全鞋靴價格上漲
    對進口中國鞋類產品加徵關稅的問題日益突出據美國鞋類經銷商和零售商協會稱,川普總統提議對鞋類加徵關稅,這將使美國人每年的鞋類零售最終成本增加70億美元,安全靴的關稅可能提高60%以上。專門在中國生產鞋類產品的鞋類專業國際公司(Footwear specialty International)總裁兼營運長亞倫.g.阿特金森(Aaron G. Atkinson)表示,美國工人將因此受到巨大影響。
  • WTO批准歐盟對美加徵關稅,波音市值跌破2%!美單邊主義再受打擊
    事實上,歐美航空製造業補貼爭端已經持續了16年之久,近日,WTO再次批准歐盟對美國近4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關稅。距離美國大選已不到3周的時間,WTO的裁決或將進一步影響美歐雙方的貿易緊張關係。據路透社消息,10月13日,據WTO裁決,歐盟獲準對美國4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關稅,以報復此前美國政府向波音公司提供違規補貼。
  • 美方稱維持對中國加徵關稅,外貿人做好準備!
    據路透社華盛頓報導,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當地時間18日對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說,美國目前將保留川普政府對中國商品所加徵的關稅。耶倫是在接受採訪時作此表示的。她還說,美國正在評估在這方面下一步的對華政策。耶倫表示,華盛頓預計北京會遵守已經做出的貿易承諾。
  • 德媒向默克爾疾呼:一定要拉中國「頂住」美國,中國不能屈服!
    因加關稅後原材料價格上升,工廠不得不對產品提價,導致訂單減半,被迫裁員,500名員工前途未卜。工廠負責人說「經歷了多次價格戰後,工廠生存了下來,可加增關稅使我們面臨倒閉,中國人沒把我們打垮,(川普)政府辦到了」。報導特別指出,工廠所在地區是川普的票倉,川普的做法「事與願違」。德國希望中國抗爭,也不希望中國不要太較真,加速現有體系的崩潰。
  • 美國宣布對韓國與中國臺灣(地區)部分鋼鐵製品徵收懲罰性關稅
    聲明稱,美國此前分別於2015年12月、2016年2月對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的相關鋼材出口徵收反傾銷與反補貼關稅。但後者試圖通過在越南進行少量加工後出口美國以規避關稅。據美國商務部統計,徵稅前的40個月(2013年9月起),越南對美國不鏽鋼出口價值2.2億美元。而開徵後截至今年4月,相關數字增至9.5億美元,同比增長331.9%。
  • 中國貨輪出航遇颱風巨浪 北薩馬省政府救出9名中國船員
    【菲龍網專訊】周二(2日),由於熱帶低壓「阿加頓」(Agaton)造成的惡劣天氣,載有9名中國人的中國貨輪「JIN MING 16號」在北薩馬省(Northern Samar)Pambujan鎮 2號Poblacion描籠涯
  • 快訊:特斯拉正式起訴川普政府 要求停止對華關稅 告川普政府「對中國課關稅違法」 要求退款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公司(Tesla Inc.)正式對川普政府提出訴訟,要求法院宣布華府對進口字中國的電動車零件徵收關稅的作法違法
  • 焦點:難道你願意為「餿水」買單?
    但是你想過嗎?也許不久之後,你就要為餿水以及其他各種生活垃圾買單!廚餘食物垃圾處理成本高,分類出錯概率大,收費高。廚餘食物垃圾種類複雜,且大部分易腐爛變質,無法按件計量。且含有大量水分,在稱重計量的情況下,會產生高額垃圾處理費。這就出現了前面說的為餿水買單的囧況。
  • 國際動態:美國、墨西哥最新關稅動態出爐!
    這意味著這些電池和組件將成為需要被審查的產品之一,一旦批准將被加徵25%的關稅。貿易專家JohnSmirnow證實,這些關稅將與對中國電池和組件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同時徵收。目前尚不清楚這一重錘何時落下。但由於這些反傾銷和反補貼稅,以及中國光伏製造商因之隨後在東南亞開設工廠,中國電池和組件在2017前11個月僅佔美國太陽能進口的11%。
  • 美國決定豁免中國口罩等醫療產品關稅
    3月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網站更新,對27家美國企業總計100多項進口中國的醫療相關產品,進行了關稅豁免。
  • 資訊︱日媒:日本財務省將於明日宣布取消中國「特惠關稅」待遇
    《日本經濟新聞》11月18日報導,日本財務省計劃不再對中國、墨西哥、巴西、泰國和馬來西亞
  • 德媒頭條| 2018.06.07:開始報復了,歐盟計劃對美國商品加徵進口關稅!
    其主要原因為東部地區人口持續下降,而人口發展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新聯邦州地區的經濟發展明顯滯後,東德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持續減少。根據各州統計局的初步數據表明,去年東德5個地區的經濟增長率為1.4%,西德為2.3%。據預計,到2035年,圖靈根地區的勞動人口數量將下降29%。這將是東德經濟的主要負擔因素。
  • 7大網站,教你查詢各國進口關稅 | 5分鐘外貿課堂
    用檯燈做一下示範:查詢結果,非常詳細、清晰,並且還有到岸成本計算器以及美國的稅費概覽知識科普,可以說是十分有用了。2. 通常情況下,我們應該以哪一項為標準呢?https://ec.europa.eu/taxation_customs/dds2/taric/taric_consultation.jsp?
  • 疫情期間, 某公司捐款50萬後, 員工蒙了, 「集體降薪讓員工買單」?
    而今天這件事卻讓人有點措不及防,某公司員工表示疫情期間,公司捐款50萬後,本來還以公司為驕傲呢,誰知道接下來公司一則通知一下子讓人蒙了,員工們看到後紛紛吐槽「集體降薪讓員工買單」?通過帖子介紹得知,網友表示某公司在疫情期間,伸出援手捐款50萬,雖然是一個小公司,但這樣的舉動著實讓人稱讚,但誰知道接下來公司卻突然通知,在特殊時期公司考慮各項成本,不得已而為之要全員降薪,最高降低比例能達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