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冬至吃餃子嘍! 新莊煤業職工餐廳如此安排,很貼心

2021-02-27 美麗新南陽

     在李科長的介紹中,此時,三、四個大廚師傅熟練地切著肉、蔥、姜、蒜、茴子白。手工和面加機器壓面,互相配合,提高效率。剁肉環節是最累人的,手起刀落,五花肉由大塊一點一點變成肉沫。

「李科長,我們為什麼不用機器絞肉呢?能省很多力氣啊!」攝像的小郭問道。 李科長又從專業角度的給我們講解了兩者的區別:「絞肉機把肉的纖維過度強力撕扯,肉細胞被破壞,甚至連肉裡面的汁都流出來了。而手工剁的肉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鮮肉本身含有的水份,裡面還會有一些纖維是剁不斷的,因此在嚼肉的時候還會嚼出香味,所以,手工餃子,我們就一定是全手工。」

     真是隔行如隔山,一個剁肉都這麼多學問。肉餡剁了約摸半小時,茴子白過鹽,擠出多餘水分後加入肉餡再剁十幾分鐘,加入各種調料,讓茴子白和肉餡充分融合。最後一步,學到了個小技巧,副科長賈振家告訴我們,這最後一步加香油,一是起香,二是封住水分,不讓茴子白水分流失,煮出來的餃子餡緊緊抱團才不會散開。

     餡拌好了,面也醒好了,生活科在崗人員齊上陣,切劑子、擀皮,餃子包起來。誰說廚房只是女士的營地,爺們也不差勁,熟練的一番操作,餃子包得小巧精緻,還不忘互相切磋技巧,怎樣包得又快又好還不會破皮兒。不一會兒,一盤餃子包好啦。包好的餃子都放在後院冰箱裡凍起來,迎接冬至的到來。

  這邊忙碌地包著餃子,那邊其他師傅們熱火朝天地準備著午餐菜品,顛勺、放調料一氣呵成,一人可同時操作兩口大鍋。我們平時只是看到了井下工人們黝黑的臉龐,卻從沒走近過為我們一日三餐忙碌的後廚師傅們。他們「刀山火海」不怕,「酸甜苦辣」品嘗,為我們烹飪這人間百味。站在這裡,看著忙碌的他們,記錄著這點滴,眼眶不禁泛出淚花。這些默默的可愛的人兒們,讓我們在這三餐中感受這世間幸福。

相關焦點

  • 【冬至吃餃子】你有福氣,我有酒 ! 黃金水餃等你來約!
    冬至來嘍;媽媽說,如果冬至不吃餃子,耳朵會被凍掉的!
  • 冬至吃餃子,必須餃翻天
    △經典套餐【翻天秘制牛雜湯+筆桿春卷+煮餃】暖湯熱餃加小吃,堪稱輕餐文化經典配搭冬至當吃餃子,餃翻天早已熱氣騰騰蒸餃、煮餃、煎餃、各色小吃陸續上桌…不想或沒空出門的親~三少也你們準備了貼心的[外賣]▽最後,三少無私奉獻外賣app三隻助你今夜成功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
  • 談岑學區:冬至餃子情 全心為教育
    (通訊員 楊榮)一年一度的冬至如期而至,為了給平凡的山村生活增光添彩,給一直堅守在教育崗位的自己加油打氣,也是為了給在寒冷冬日裡默默學習的孩子們源源不斷地注入青春活力
  • 冬至到,吃餃子!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
  • 冬至圖片大全大圖 冬至吃餃子祝福圖片大全
    1、冬至送你一碗平安如意湯圓,用真情煮水,以祝福調味,讓你吃出一天好運氣,一年好福氣。3、鄭重提醒:今天冬至,別忘記吃餃子,若忘記了,後果嚴重:一不漂亮了;二沒法帶眼鏡了;三沒法聽甜言蜜語了(吃餃子防耳凍掉).那生活多沒勁啊!
  • 吃吃的愛 | 冬至吃餃子~蘿蔔鮮肉餡兒餃子
    12月21日就到冬至了,冬至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在冬至這一天中國南北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北方大部分地區會吃餃子、南方會吃湯圓。 雖然我們家在南方,但今天也來試試蘿蔔餡兒的餃子!冬天的蘿蔔真的是甜滋滋,忍不住要多吃幾次。小惡魔聽說是這個餡兒的餃子的時候,還有點遲疑,怕不好吃,可事實證明,非常好吃哦!
  • 【冬至別忘了吃餃子】---餃子的幾種吃法,你做「煮」!
    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據說,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他為治療鄉親凍瘡,曾在冬至這天做「祛寒嬌耳湯」給百姓吃(嬌耳即餃子)。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也就形成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
  • 誰說冬至吃餃子,我們偏要吃「紅薯粉皮燉羊肉」!
    古人云: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同時冬至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訂出的一個。也正是因為如此,冬至在民間有很多其他的不同叫法,諸如:「一陽生」、「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 你一定不知道:冬至的習俗,冬至吃餃子又是為了紀念誰?
    冬至吃餃子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那麼冬至為何吃餃子呢?(註: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據說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 【圓方婦聯】這個冬至不一般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時節吃餃子是中國家庭的傳統習俗。
  • 從冬至吃餃子說起,談談冬季身體保健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節氣冬至。為什麼北方在冬天喜歡吃餃子?
  • 【微食療】餃子又是餃子?咱冬至吃的是羊肉!
    轉眼到了數九寒天,要說冬至吃啥好,萬能的餃子總會伴隨著所有傳統節日一起出現!
  • 紅豆口腔 | 冬至到,記得吃餃子哦!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北餃子,南湯圓,合家團圓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北方的餃子,寓意豐富。而冬至日恰好是一年中陰陽交泰的日子,意喻一家人和睦美滿。南方則是「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前一天,天沒亮,大家就起來做湯圓,在祭祀完成之後,一起吃團圓飯。圓滾滾的湯圓,一家人熱氣騰騰圍坐在一起,慶祝太陽回歸,生機重回大地。當然,如今慶祝新生的寓意已經淡化,更多的,則是對團圓的企盼。
  • 【大愛印臺】熱氣騰騰吃餃子 其樂融融過冬至
    「冬至大如年」,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為營造鄰裡互助、團結友愛、溫馨和諧的社區環境。12月22日,街南社區開展了以「團圓冬至鄰裡情、和諧幸福一家親」為主題的冬至包餃子、送餃子活動,王石凹街道黨委書記楊彩虹、黨委副書記高江與轄區老黨員、空巢老人、志願者們歡聚一堂,在一個熱鬧溫馨的氛圍下迎接冬至。
  • 吃餃子還是湯圓?看在柬華人怎麼過冬至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冬至吃餃子還有說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 你一定不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冬至吃餃子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那麼冬至為何吃餃子呢?(註: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
  • 冬至,美好如期而至,好吃不過餃子!
    冬至,願所有的美好和幸福都如約而至。魏雨橙:原來冬至要吃餃子啊!劉一鳴:發明餃子的人叫張仲景!陳昕玥:我知道了餃子以前叫嬌耳。彭思琪:我喜歡胡蘿蔔餡兒的餃子!劉慧靈:在冬至的這一天我想要做好保暖,保護好我的小耳朵,不要被凍掉。羅浚哲:今天是冬至,冬至就是吃餃子的節日。胡艾琳:吃了餃子身體暖和,我們就不會掉耳朵了!
  • 冬至吃餃子,源於醫聖張仲景
    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全國各地在冬至時都有不同的習俗。據說這種習俗,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為民施藥。
  • 冬至的餃子,就著那一碗餃子湯
    這個冬至,與我而言,與往年格外不同。
  • 迎冬至,總經理與大家一起包餃子
    關於冬至吃東西的風俗,不同的地方有所區別。北方人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寒冷的節氣裡,還有什麼能比得上一家人一起吃一頓熱騰騰的餃子更暖身暖心的呢!     餃子要吃燙燙的,生活才會旺旺的!!!在冬至來臨之際,信業商廈總經理、後勤各科室主管和樓層經理們與住宿員工們一起包餃子,快樂過冬至。